图书介绍

国家的秩序-韩非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的秩序-韩非子
  • 张素贞编撰 著
  • 出版社: 海口:三环出版社
  • ISBN:7805648735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墨家-研究;墨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的秩序-韩非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明定公私的区分77

(二)守公法可使国家强盛79

(三)法令可以矫正违法偏私的行为81

(四)太子也得谨慎守法83

(五)吴起出妻86

二、定法篇的赏祈88

(一)法与术的定义88

(二)单用法或单用術都不理想93

(三)申不害与商鞅的学说不够完善93

三、法的制定96

(一)法应该成文公布96

(二)法应该详尽明白99

(三)法应该因时制宜101

(四)法应该统一固定102

(五)法应该易知易行104

四、法的实施108

(一)法是一切行动的准则108

(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110

(三)法的普遍性与绝对性115

(四)用一座城市去引渡一个逃117

(五)诉诸理智得用法治118

(六)便民长利得用法治121

(七)厚赏重罚122

(八)吴起攻秦亭说赏就赏126

(九)越王试肆人民救火129

(十)罚比赏管用——鲁哀公救火130

(十一)重刑有理——素灰断手132

(十二)毁誉应与法令一致135

五、法的教育138

(一)人民惧怕成权服从法令138

(二)爱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141

(三)以森严的法令禁止人民为非作歹143

叁、韩非子的用术理论147

一、术的特质149

(一)治国要有方术149

(二)宓子贱治理单父152

(三)运用方术要隐密难测153

二、无为是用术的总原则155

(一)守法责成155

(二)以一御万156

(三)虚静无为157

(四)依凭法度158

(五)君主不必躬亲琐细的事物160

(六)交讬给臣僚的事就不必自己去做162

(七)作战不必要君主观自率领163

(八)舜一个人的德化效果有限166

(九)要委任重要人员去治理泉人169

(十)君主安享成功,让臣子竭智劳虑172

(十一)集结亲人的才智,收揽总成果173

(十二)只有无为可以窥测臣子的实情175

(十四)一鸣惊人也是无为的用术手段177

(十三)把自己掩蔽起来178

三、二柄篇的赏析180

(一)赏罚的权柄不能被臣下夺走180

(二)运用形名术来行使赏罚183

(三)不轻易表露欲望以免误用赏罚185

四、循名责实188

(一)参合名贵,审查细验188

(二)发言与不发言都要加以督责191

(三)君主不审合参验,法术之士才会被害193

(四)君主不审合参验,贤智之人使被排斥197

(五)循名贵因参验,可使臣于奉法守职199

(六)行参揆伍——详细错综考察君臣的方衍202

(七)在棘刺的尖端雕刻猴子205

(八)白马总是马——逻辑理论笔不过实208

(九)教「长生不老之道」的人死了210

(十)鬼魅最好描绘211

五、听言的方术212

(二)无为与参伍并用212

(二)由各方面参合比验冷静判断212

(三)多方面综合观察——衆端参观216

(四)有人遮蔽了鼋口的火光——一人炀鼋217

(五)错认河伯218

(六)滥竽充数219

(七)督责言论能合乎功用220

(八)買桧还珠222

(九)木鸢不如车輓实用226

(十)坚瓠无用——坚硬的大葫芦没有用227

(一)用术去任选官吏229

六、用人的力术229

(二)用舍自主231

(三)因材器使232

(四)专任分职235

(五)循序迁升236

七、伺察的方术240

(一)故意让臣子摸不透君主的旨意——疑诏诡吏240

(二)掌握明确已知的事来探问臣子——挟知而问242

(三)颠倒言论来试探自己疑虑的问题——倒言反事242

(四)提防臣子拿类似的情事来扰乱国君的判断——托于似类244

(五)该察明谁可能因此蒙受利益——利害有反246

(六)杜防八种姦情248

(七)留意猛狗与社鼠251

肆、子的任势学说255

(一)任用威势柬行法用术257

一、任势才能治国257

(二)人民畏服威势——孔子向鲁衷公?臣260

二、威势须由君主掌握263

(一)威势相当于人主的筋力263

(二)君主要有权势才能生存264

(三)大臣太贵必易主位266

(四)不能与臣僚共用威权267

(五)不能掌权就等于亡国一样268

三、难势篇的赏析270

(一)慎到认为:任贤不如任势270

(二)儒家主张要由贤人来任势272

(三)韩非于提出了人设之势275

四、借赏罚来巩固权势283

(一)顺应人情而制定赏罚283

(二)太公望诛杀狂商华士284

(四)必罚明威285

(三)赴汤蹈火是赏罚的功效288

(五)不该慈惠乱了赏罚292

(六)赏罚得宜比悦近来速妥当293

伍、韩非子对谏说技巧的探讨297

一、说难篇的赏析299

(一)谏说困难不在于说者本身300

(二)谏说的人有七件足以危身的事302

(三)谏说的人有八件事要遭受轻视306

(四)委曲陈辞迎合欢心的各速方式307

(五)谏说成功的最高境界310

(六)判断正确还得应对合宜312

(七)视察人主的爱憎心理再进言316

(八)别触犯了人主的逆鳞317

附录一 原典精选319

附录二 引据篇目解题表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