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讲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俞明仁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4103·52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论》讲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3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3
银行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由有价证券构成的3
银行资本的另一部分由现金构成8
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区别不会改变银行资本的物质组成内容8
对于银行存款的分析10
对于银行准备金的分析11
银行券兑现的保证也是不可靠的12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Ⅰ14
考察时遇到的困难14
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关系15
商业信用的性质、形式和作用18
商业信用的破裂和经济危机23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交织24
借贷货币资本增加的原因25
借贷资本的运动和产业资本的运动不相一致26
经济危机同信用危机、货币危机的关系28
生息证券形式的货币资本的价格大大下降31
第三十一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Ⅱ(续)32
和生产积累成反比的借贷资本堆积32
1.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33
贴现和再贴现。汇票经纪人34
没有现实积累的借贷资本积累34
借贷资本的量大于通货的量36
英国现实资本的扩大会表现在出口贸易上37
2.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38
货币资本积累的两种不同情况38
作为现实积累结果的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39
第三十二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Ⅲ(续完)41
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比现实存在的资本积累更大41
借贷货币资本的虚拟性质45
借贷资本的供求和利润率的高低对利息率的影响47
借贷资本的运动和产业资本的运动并不是一致的50
对支付手段的需求和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流行的两种危机理论52
利息率由货币资本的供求而不是由现实资本的供求决定55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56
信用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和节约流通中的货币数量56
银行券的流通和数量59
通货充足和通货短缺。通货的绝对量不会影响利息率61
通货的发行和资本的贷放之间的区别63
高利息并非大繁荣和高利润的标志64
银行的准备金和金准备(金属贮藏)66
不应将货币贷放看成是资本贷放68
银行家怎样凭借信用制度发财致富69
第三十四章 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71
英国银行立法的主要内容71
通货原理派对李嘉图学说的应用和加工72
金的输出和输入不影响商品价格而只影响利息率76
英国银行立法的制订和后果78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83
Ⅰ.金贮藏的变动83
关于贵金属的流出和流入84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和贵金属流动的关系92
贵金属的流动所引起的巨大影响93
货币主义和信用主义不断地互相交换着位置95
Ⅱ.汇兑率97
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表97
利息率怎样影响汇兑率100
贵金属输出和一般资本输出对汇兑率的影响不同102
利息率运动和汇兑率运动的关系104
借贷货币资本的运动不同于现实产业资本的运动107
贸易差额、支付差额和汇兑率110
信用主义无法从货币主义的基础上解放出来112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115
高利贷资本的存在条件和剥削对象115
高利贷者所获利息的来源117
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118
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和银行制度120
现代银行制度引起的错觉和误解122
第五篇 复习思考题125
序言127
封建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127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127
级差地租128
绝对地租129
地租来自劳动不来自土地129
第三十七章 导论131
现代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和农业中三个互相对立的阶级131
地租和租金134
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137
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138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理解级差地租的基础142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142
级差地租理论简述145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Ⅰ)149
本章论述内容的缘起149
土地的好坏和耕种的顺序150
级差地租的图表说明151
价格下跌时的地租变动153
农产品价格中包含虑假的社会价值156
总耕地面积的总地租的变化159
每亩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及它们的变化161
几点补充说明163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165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Ⅱ)165
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167
追加资本的利润率对级差地租Ⅱ的影响172
级差地租Ⅱ使每亩土地的地租增加和价格提高175
第四十一章 级差地租Ⅱ——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177
追加投资带来级差地租Ⅱ的几种不同情况177
级差地租Ⅱ使土地价格提高179
第四十二章 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181
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181
农产品产量按资本增大的比例增加181
谷物供过于求,生产价格下降,A级土地退出耕种183
A级土地退出耕种185
Ⅱ.追加资本的生产率降低185
B级土地上的投资不提供级差地租,只获得平均利润186
Ⅱ.追加资本的生产率提高188
A级土地追加资本的生产率提高,引起谷物生产价格下降188
关于每亩土地平均投资标准的变化问题189
第四十三章 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193
A级土地仍起生产价格调节作用的几种情况193
比A更坏的土地a加入竞争情况197
研究级差地租Ⅱ得出的绪论199
关于地租篇的安排顺序200
连续投资各部分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平均化为全部产品的个别平均生产价格201
对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界限205
第四十四章 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210
较好土地上连续投资的生产率不断下降210
追加产品由 A-1级土地提供的情况212
A 级土地上追加资本的生产率提高213
A 级土地上追加资本的生产率降低217
澄清三点模糊的认识219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223
为什么经营最坏的土地也得支付地租223
绝对地租理论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解决227
土地私有制消灭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的情况233
对于新进入耕种的土地的分析235
绝对地租的本质237
第四十六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238
非农业部门地租的特征238
地租和垄断价格时关系239
土地价格的不合理241
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242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优点244
第四十七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246
Ⅰ.导论246
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困难所在246
资本主义地租的理论探索的历史247
资本主义地租必然采取货币的形式250
劳动地租的特征251
Ⅱ.劳动地租251
农奴能有财产独立发展的原因253
Ⅲ.产品地租255
土地的所有者和土地的占有者相对立255
产品地租使各农户之间的差别扩大256
Ⅳ.货币地租257
产品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257
阶级关系和地租性质的变化258
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方法论问题260
Ⅴ.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262
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民对产品分成的制度262
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264
土地私有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265
第六篇复习思考题268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269
序言269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273
“三位一体的公式”是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最好工具273
资本生出利息的假象的形成和对它的剖析274
土地生出地租的假象的形成和对它的剖析277
劳动生出工资的假象的形成和对它的剖析280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人和自然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281
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区别284
平均利润和地租的总和等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和290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290
工资总是等于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291
不变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补偿292
关于总收益和纯收益、总收入和纯收入295
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原因297
收入来源于价值,并非价值来源于收入299
每年新追加的劳动要分别生产两类产品301
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303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305
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分解不应混淆305
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都不会超越价值的界限307
是一分为三而不是三合为一308
错误观念的成因。假象何以具有骗人的魅力310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317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31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319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必然灭亡322
第五十二章 阶级324
本章的地位和意义324
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324
社会的阶级划分必然归于消灭326
第七篇复习思考题328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