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无线电通信理论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移动无线电通信理论及应用
  • 刘友学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1589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移动无线电通信理论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移动无线电通信概论1

1.1 移动无线电通信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中的作用和地位1

1.2 移动无线电通信的分类及其应用5

1.3 移动无线电通信的特点12

1.4 移动无线电通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14

1.5 移动无线电通信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17

第二章 统计通信理论基础25

2.1 统计方法25

2.2 平均值27

2.3 遍历过程28

2.4 累积概率分布29

2.5 概率密度函数30

2.6 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34

2.7 电平交叉率39

2.8 衰落的持续时间42

2.9 相关函数42

2.10 功率谱密度和连续谱密度46

2.11 采样分布48

2.12 置信区间50

2.13 错误概率51

第三章 系统技术规范53

3.1 名词术语和功能的定义53

3.2 美国移动台技术规范55

3.3 美国基地台技术规范68

3.4 世界上不同蜂房式系统的技术规范80

第四章 移动无线电信号环境82

4.1 移动无线电通信媒质82

4.2 传播路径损耗85

4.3 由散射体产生的多径衰落88

4.4 热噪声和人为噪声特性97

4.5 延迟扩展103

4.6 相干带宽106

4.7 800~900MHz频带中的多径衰落现象108

第五章 平滑地形上的路径损耗110

5.1 用模型分析法预报路径损耗110

5.2 光滑地形上的传播损耗113

5.3 起伏地形上的传播损耗117

5.4 天线高度影响123

5.5 计算传播路径损耗的规则126

5.6 预报传播路径损耗的模型128

第六章 丘陵地形上路径损耗和一般预报方法136

6.1 以模型分析为基础的路径损耗预报136

6.2 绕射损耗142

6.3 决定路径损耗斜率的程序147

6.4 路径净空标准149

6.5 场强预报150

6.6 信号门限预报155

6.7 信号覆盖区预报155

第七章 系统射频设计对信号传输的影响158

7.1 天线设计的影响158

7.2 天线方向性的影响161

7.3 天线图型波纹的影响164

7.4 高增益天线的影响169

7.5 移动无线电环境中电磁场的独立性170

7.6 无线电波极化的影响174

第八章 接收信号的包络特性179

8.1 短期衰落与长期衰落179

8.2 短期衰落的模型分析182

8.3 累积概率分布184

8.4 电平交叉率191

8.5 求衰落平均持续时间200

8.6 以时间间隔为基础的移动接收信号的包络相关202

8.7 以时间和空间间隔为基础的包络相关204

8.8 以频率和时间间隔为基础的移动接收信号的包络相关性207

8.9 以空间间隔为基础的基地台接收信号的包络相关性209

8.10 功率谱分析212

第九章 接收信号的相位特性214

9.1 与移动无线电信号有关的随机变量214

9.2 相位相关特性221

9.3 随机调频特性225

9.4 喀呖噪声特性230

9.5 模拟模型235

10.2 移动无线电调频239

第十章 调制技术239

10.1 系统应用239

10.3 数字调制254

10.4 扩展频谱系统262

10.5 跳频差分相移键控系统263

10.6 跳频差分相移键控的差错率和系统效率267

10.7 频谱的效率和每个蜂房的信道数272

10.8 改良单边带系统273

第十一章 分集方式276

11.1 移动无线电系统功能设计——分集方式276

11.2 宏观分集方式——适用于不同场地的天线277

11.3 微观分集方式——适用于同场地的天线278

11.4 空间分集279

11.6 极化分集283

11.5 场分量分集283

11.7 角度分集284

11.8 频率分集286

11.9 时间分集290

第十二章 合成技术292

12.1 宏观分集合成技术292

12.2 微观分集合成技术294

12.3 前检测和后检测合成295

12.4 选择性分集合成297

12.5 开关合成303

12.6 最大比值合成305

12.7 等增益合成312

12.8 馈电合成技术324

12.9 前馈合成324

12.10 反馈合成(格兰任德合成)328

12.11 多支路天线阵的合成技术330

第十三章 信号处理336

13.1 移动无线电系统功能设计——信号问题336

13.2 比特流波形分析338

13.3 比特同步和帧同步348

13.4 音节压缩扩张350

第十四章 干扰问题354

14.1 干扰的影响354

14.2 同频道干扰354

14.3 邻近频道干扰365

14.4 近-远比干扰370

14.5 互调干扰371

14.6 符号间干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