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值论 一种主体性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价值论 一种主体性的研究
  • 李德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0148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价值论 一种主体性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前言8

导论 价值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9

一、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10

二、价值问题与思想史20

三、价值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1

第一编 价值的本体论研究55

第一章 价值的基础55

主体客体与“人——外部世界”56

一、主体与客体56

主体客作与“主观、客观”62

二、主体性与客体性68

主体性:人性的高层次、高水平68

客体性:对象的独立性74

三、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76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77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84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94

第二章 价值的本质97

一、人类的两个“尺度”与价值、真理98

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98

主体的尺度与价值101

客体的尺度与真理108

二、价值与真理范畴的理论地位112

作为认识的内容范畴112

为实践~认识活动的要素114

作为人类全面关系的侧面116

第三章 价值的特性123

一、价值的客观性124

客体的属性与价值124

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的客观性130

价值与人的社会存在133

二、价值主体性的表现144

个体性或独特性145

多维性或全面性149

时效性或历时性154

第四章 价值的类型161

一、价值基本类型的划分162

划分的方法问题162

划分的基本形式165

“真”、“善”、“美”171

二、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综合价值177

物质消费价值与物质生产价值177

精神享受价值与精神生产价值179

综合价值:物质与精神、生产与享用的统一184

三、人的价值187

个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与享用的关系189

个人的自我价值:“自我”与社会的统一192

第二编 价值的认识论研究201

第五章 价值意识201

一、价值意识与非价值意识202

“态度”与知识202

价值意识与社会意识208

价值意识的形式212

二、价值意识的心理水平215

欲望和动机216

兴趣和趣味220

情绪和情感223

意志227

三、价值意识的观念水平230

信念231

信仰235

理想240

第六章 评价的本质(评价论之一)244

一、评价与反映245

评价活动的形式245

评价的反映论实质248

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254

评价的本质和特点257

二、评价所反映的对象——价值事实259

评价与价值事实260

价值事实的特性266

“价值事实”观念的意义272

第七章 评价标准(评价论之二)277

一、评价标准与价值标准278

在评价标准主观性的背后278

价值标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282

评价标准的“真”和“假”284

二、评价标准与实践289

二、在发展中相互引导290

实践是“标准”的形式290

实践是最高评价标准292

对一种诘难的思考294

三、评价标准中的矛盾298

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299

理性和非理性301

多样化和统一性305

流变性和稳定性307

第八章 社会评价(评价论之三)311

一、社会评价的特点312

社会评价的主体313

社会评价的形式317

社会评价标准320

科学性与合理性323

二、社会评价的合理性与科学化323

社会评价标准的合理内容327

社会评价科学化的标志329

三、社会评价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333

主体原则334

实效原则336

综合原则338

发展原则339

第三编 价值与真理的辩证法研究343

第九章 价值与真理的实践地位343

一、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344

真理原则344

价值原则347

两大原则的矛盾性质及其理论意义350

二、价值与真理相互统一的基础和条件358

统一的根据和方式358

统一的根本条件362

“应该怎样”不能从“是什么”中得到吗?365

第十章 价值与真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71

一、相互规定、相互渗透372

价值与真理的相互映照372

真理的价值问题376

价值的真理问题382

从真理走向价值391

从价值走向真理394

相互过渡的发展链条397

三、“标准”的实践一体化399

价值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399

价值与真理统一的标准402

统一的具体历史性404

第十一章 两种截然不同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409

一、实用主义概观——一种唯心主义的价值与真理统一论410

实用主义的由来411

对实用主义的总体评价415

二、实用主义“调和”论的手法和特征417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意义”论417

詹姆士的实用主我真理论420

杜威的工具主义424

三、真理与“有用”两种理论关系的比较430

“统一”的辩证性质与形而上学431

基础的唯物论与唯心论431

一元论与多元论432

历史主义与相对主义434

革命功利主义与庸俗功利主义435

两种不同的实践效果观437

第十二章 自由440

“自由”的内在矛盾441

自由的本质449

自由的历史发展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