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
  • 魏英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2251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改造旧道德,建立新伦理1

一 毛泽东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

(一)民国初年的社会思潮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2

(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6

(三)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初步形成15

二 倡导精神个人主义,批判纲常名教19

(一)自我实现:伦理哲学的核心19

(二)唯我主义与主观之道德律22

(三)精神之个人主义与三纲五常28

三 毛泽东哲学、伦理观的转变和新伦理观的确立32

(一)“五四”运动的洗礼与毛泽东哲学、伦理观的转变32

(二)民主革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确立36

(三)毛泽东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征39

第二章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44

一 实事求是与务实精神44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中国化45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前提47

(三)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49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是对理论的发展51

二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人的主体性53

(一)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53

(二)物质变精神与精神变物质57

(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的能动性59

(四)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60

三 宇宙的根本规律与事物的发展变化62

(一)矛盾问题是辩证法的核心62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是辩证唯物论的精髓64

(三)矛盾着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66

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党的基本路线6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特点70

(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其处理方法72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据和意义75

五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其伦理思想的关系78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方法论78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针81

第三章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理论85

一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86

(一)无产阶级道德与历史上道德的联系86

(二)新与旧、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89

(三)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理论依据92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98

二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方针98

(二)一分为二,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103

三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标准与方法106

(一)历史标准107

(二)现实标准109

(三)划清界线,区别对待113

(四)改造旧形式,加进新内容,形式内容一并改造117

第四章 道德原则、规范与范畴124

一 “五爱”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124

(一)“五爱”的内容125

(二)“五爱”的性质与意义135

二 集体主义与革命功利主义136

(一)集体主义产生的基础与前提136

(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138

(三)集体主义的实质是革命功利主义141

三 人性与人道主义144

(一)人性、阶级性、党性的关系144

(二)作为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148

(三)人道主义与“博爱”152

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公而忘私154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154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56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反对以权谋私160

五 若干道德范畴162

(一)善与恶163

(二)生与死165

(三)荣与辱168

一 道德评价的理论根据172

第五章 道德评价的理论172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173

(二)毛泽东对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理论的新发展177

二 功利主义道德评价标准187

(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言论与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88

(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一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192

三 道德评价的方法论原则198

(一)否定单纯的动机论或单纯的效果论198

(二)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论202

(三)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动机善恶的唯一尺度209

第六章 培养、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理论214

一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214

(一)德智体三者辩证统一关系215

(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五个条件221

(三)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224

二 道德理想人格的范式226

(一)共产主义者的品质227

(二)共产主义者的觉悟与境界236

(三)道德理想人格的楷模240

三 培养一代新人的途径和方法24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243

(二)参加社会实践,与工农相结合245

(三)批评与反省248

第七章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道德实践253

一 健全的道德人格253

(一)智、仁、勇的化身253

(二)自强不息的精神258

(三)公而无私的品质261

(四)谦虚谨慎的态度265

(五)艰苦朴素的作风269

二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271

(一)同妻室儿女相处的伦常之理271

(二)与至亲好友交往中的义与礼275

(三)对警卫、勤务人员的情与谊278

三 交友之道282

(一)以诚相见282

(二)关怀备至285

(三)体谅与宽容286

(四)重承诺,守信义288

结束语291

主要参考文献296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