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永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22174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北京市-地方史-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内城和外城1
一、里九外七皇城四 九门八点一口钟2
二、前门3
三、崇文门7
四、宣武门8
五、德胜门9
六、安定门10
七、朝阳门10
八、东直门11
九、阜成门12
十、西直门12
十一、永定门13
十二、左安门13
十三、右安门14
十四、广渠门14
十五、广安门15
十六、东便门16
十七、西便门17
十八、和平门的增辟18
十九、复兴门19
二十、建国门19
二十一、北京城的水关和“豁口”洞子门19
第二章◎街巷胡同21
一、元大都街巷胡同考22
二、繁荣的钟鼓楼商业街23
三、历史上的西四牌楼26
四、东单的历史沧桑29
五、祈年大街的历史旧址30
六、崇文门外大街31
七、大都市街的历史32
八、西单牌楼地区的今昔33
九、十里河34
十、抽分厂不是臭粪场35
十一、东、西安门因何不相对35
十二、亮果厂北果成堆36
十三、马家堡车站36
十四、放生池36
十五、定阜街和三不老胡同等几条街巷的来历37
十六、北京前门东站37
十七、北河沿大街38
十八、难(南)大街38
十九、海户屯的来历39
二十、沙子口和宝华里地名的来历39
二十一、大栅栏曾叫廊房四条40
二十二、北京的三不老胡同和南京的马府街41
二十三、为什么叫象来街?41
二十四、揽杆市地名小考41
二十五、钱粮胡同的来历42
二十六、菊儿胡同变迁42
第三章◎河流和乡镇43
一、龙须沟的历史变迁44
二、金鱼池的变迁47
三、京东重镇—通州48
四、历史上的京畿码头—张家湾52
第四章◎行业和老店55
一、造纸行56
二、毛笔行56
三、制墨行57
四、制砚行58
五、钟表行59
六、眼镜行59
七、布匹行60
八、茶叶行61
九、酒行62
十、花炮行63
十一、纸花行64
十二、中医行64
十三、中药行65
十四、成衣行66
十五、靴鞋行67
十六、托运行68
十七、铁锅行68
十八、化妆品行69
十九、曲艺行70
二十、梨园行70
二十一、西金行71
二十二、剧场行72
二十三、茶房行72
二十四、保险行73
二十五、钱行74
二十六、拍卖行74
二十七、剪刀行75
二十八、皮货行76
二十九、旧货行76
三十、南药王庙百货批发市场77
三十一、月盛斋三迁79
三十二、便宜坊的特味食品81
三十三、正明斋糕点铺81
三十四、北京内联升鞋店83
三十五、张一元茶庄84
三十六、北京通三益秋梨膏84
三十七、正阳楼的涮羊肉85
三十八、一条龙羊肉馆85
三十九、驰名京城的双顺成衣铺86
四十、宝古斋古玩铺87
四十一、汪元昌茶庄88
四十二、会仙居和天兴居88
四十三、普云楼酱肉铺88
四十四、双十字菜刀89
四十五、老米面89
四十六、旧北京的卤虾店90
四十七、青山居90
四十八、沙锅门的焦排叉91
四十九、大栅栏里几家老字号91
五十、东安市场的创办92
五十一、“白薯王”经营的广和楼93
五十二、大栅栏店铺与镖局93
五十三、闻名城南的“小鱼王”94
五十四、旧北京的煤炭业94
五十五、旧北京的药市95
五十六、二十六家炉房96
第五章◎名工和名商97
一、铸铜佛的98
二、黑白铁行98
三、旧京刮地皮的人98
四、北京的纸折扇99
五、北京打竹帘子的99
六、雕漆手工业100
七、补铁锅的100
八、骨刻作坊101
九、做旋木活的101
十、箍桶的101
十一、打石磨102
十二、刻字的102
十三、烘笼季103
十四、脂粉作坊103
十五、打铜活的103
十六、腌菜把式104
十七、摇煤球的104
十八、弹棉花105
十九、编筐的105
二十、北京的粉房106
二十一、旧京的装饰业106
二十二、旧京的席箔铺107
二十三、冰核与土冰棍107
二十四、旧北京的大车铺108
二十五、房山的白灰厂108
二十六、旧北京的庙市109
二十七、小碗干炸110
二十八、年三十最忙的店铺110
二十九、刨冰110
三十、串学房的111
三十一、昔日的“对槽驴”111
三十二、旧北京的鬼市112
三十三、旧京拔牙和镶牙者113
三十四、胡盐牙粉113
三十五、冷布庄114
三十六、大和恒的小米面114
三十七、代写书信者114
三十八、旧京存款的店铺115
三十九、木版印刷术115
四十、朝阳门糖市115
四十一、旧京“五子行”116
四十二、红桥农贸市场与红桥116
四十三、旧北京的假头发店铺116
四十四、永茂盔头铺117
四十五、二妙堂咖啡冷食店117
四十六、享誉京城的钢刀王117
四十七、挂货屋子118
四十八、凉烂肉面118
四十九、夏日美食水晶肉118
五十、福云楼的酱猪头肉119
五十一、复顺斋的五香酱牛肉119
五十二、罗兴泰钻石店119
五十三、老北京的搭棚工120
五十四、旧北京的大碗茶120
五十五、会贤堂的四鲜冰碗121
五十六、四大恒121
五十七、“雪花酪”和汽水121
五十八、卤鸡蒋和卤鸡王122
第六章◎游逛和玩乐123
一、隆福寺—有名的东庙124
二、护国寺—有名的西庙125
三、白塔寺庙市126
四、土地庙庙市127
五、热闹的花市集128
六、都灶君庙129
七、驰名京城的蟠桃宫130
八、善哨的鸟130
九、打弹、叼旗练玩意儿的鸟132
十、观赏鸟133
十一、燃放烟火133
十二、养金鱼为乐134
十三、斗蛐蛐135
十四、冬天是放鹰逮兔的好时节136
十五、外边飞着雪花,屋中蝈蝈鸣叫137
十六、北京最早的旱冰场137
十七、老北京的冰嬉138
十八、子弟花会138
十九、洋画儿140
第七章◎世俗与民风141
一、正月习俗多142
二、二月的讲究144
三、三月的风俗144
四、四月的娘娘庙145
五、五月祭屈原和忌讳多145
六、六月的风俗146
七、七月的风俗146
八、八月的风俗147
九、九月的风俗147
十、十月的风俗148
十一、十一月的风俗148
十二、十二月的风俗148
十三、嫁娶喜庆风俗150
十四、旧京病葬陋俗154
十五、“放生”和“粥场”158
十六、年三十,栖流所的哭泣159
十七、灯节“打灯虎”160
十八、禁止赤背160
十九、年三十,教养院里的悲哀160
二十、老北京喜欢“四”161
二十一、四不时兴与四大时兴161
二十二、关于“不开眼的房山县”之说162
二十三、“主心骨”一词的来源162
二十四、清茶圣会163
二十五、敬惜字纸163
二十六、暑汤163
二十七、旧京的花样摊164
二十八、旧京的煤火炉164
二十九、不怕三红,就怕一黑165
三十、拆炕、搭炕、肥土165
三十一、三月三瓦木匠上了天165
三十二、旧京店铺的牌匾166
三十三、旧京居民贴窗花166
三十四、旧京捡破烂的167
三十五、堆泥匠不信佛—心中有数167
三十六、挖好白菜窖167
三十七、地摊上的膏药—找病168
三十八、“小鸡不懂事”—骗人的鬼话168
三十九、巫婆打喷嚏—下神啦169
四十、小雪下工以后169
四十一、私塾老师的生日一般在三、四月169
第八章◎注事轶闻171
一、于谦和于谦祠172
二、朱彝尊与海波寺172
三、看和珅侵吞多少民脂民膏173
四、恭亲王和同文馆174
五、王懿荣与甲骨文174
六、北京城内一次反清斗争175
七、林清起义攻进紫禁城175
八、乾隆和“都一处”176
九、松筠庵里发生的历史事件177
十、天安门前西侧华表修补过177
十一、天蕙斋和京剧演员178
十二、几次轰动北京全城的抗日斗争178
十三、日本在北平实施的殖民统治和人民的抗日斗争180
十四、张自忠将军和张自忠路182
十五、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183
十六、八路军袭击京郊敌伪184
十七、沦陷期北平店铺纷纷倒闭184
十八、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185
十九、金石篆刻家刘淑度188
二十、织云公所大演堂会戏191
二十一、侯宝林第一次说相声在鼓楼市场191
二十二、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邢韶瑛192
二十三、齐白石与刻刀张交朋友193
二十四、“葡萄常”:五个女孩的故事193
二十五、四大名医课徒办学194
二十六、北京最早的官办屠宰场194
二十七、平民住宅195
二十八、忆北京的有轨电车195
二十九、京郊农民告别“土坯楼”196
三十、北京的望火楼196
三十一、架松王爷坟忆旧197
三十二、二本堂197
三十三、龙须沟一带藏龙卧虎198
三十四、粪霸·水霸198
附◎短评和小议199
一、天桥市场考199
二、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手工业发展简况202
三、前门大街何以成为当年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204
四、历史上北京就是商业繁华的城市205
五、王府井大街是近代兴起的新式商业街206
六、娱乐的兴盛和今天没庙的庙会208
七、回想当年北京的名药209
八、北京的帽铺210
九、北京人几乎将喝茶与吃饭看得一样重要211
十、关于六必居老匾的几种说法213
十一、北京小吃贴近百姓214
十二、比皇帝“宝座”作用更大的是质量215
十三、餐饮业老字号三宝:厨工、跑堂和茶房217
十四、昔日北京餐饮业的称谓有讲究218
十五、探寻老北京盛行吃喝玩乐的原因219
后记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