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救助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廖益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02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社会救济-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救助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救助概述1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含义和特点2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2
二、社会救助的特点3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对象和内容4
一、社会救助的对象4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6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原则与方法11
一、社会救助的原则11
二、社会救助的方法12
第四节 社会救助的地位和作用13
一、社会救助的地位13
二、社会救助的作用14
第二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历史沿革1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救助思想与实务18
一、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思想18
二、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实务20
三、中国古代社会救助的历史作用与借鉴意义21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救助与实务22
一、中国近代社会救助制度的产生22
二、中国近代社会救助实务及其评价23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社会救助2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工作的建立和发展25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救助工作25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26
三、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27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27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救助工作27
第三章 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32
第一节 社会救助体系的概念和意义33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概念33
二、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义33
第二节 我国传统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构成及其缺陷35
一、我国传统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构成35
二、我国传统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成37
三、我国传统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缺陷39
第三节 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2
一、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思想42
二、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42
第四节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内容44
一、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44
二、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45
第四章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0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51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51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立与推广52
三、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与完善54
第二节 城市低保制度的实践操作56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界定56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操作程序57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测算的方法60
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与管理62
第三节 城市低保制度的改革与发展64
一、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64
二、城市低保制度的改革与发展67
第五章 城市边缘群体的救助71
第一节 城市边缘群体概述72
一、城市边缘群体的构成与救助意义72
二、城市边缘群体边缘化的原因74
三、城市边缘群体的特征75
四、城市边缘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77
第二节 城市边缘群体救助的主要内容78
一、城市边缘群体的住房救助78
二、城市边缘群体的医疗救助84
三、城市边缘群体的教育救助88
第六章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94
第一节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产生95
一、城市收容遣送制度的产生及其影响95
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96
第二节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和内容98
一、城市流浪乞讨救助对象的界定98
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本原则99
三、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主要内容100
四、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程序101
第三节 流浪儿童的救助102
一、儿童流浪问题的成因及救助的意义102
二、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03
三、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建设104
四、关于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探索106
第四节 救助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107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的管理体制107
二、民政部门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与管理中的任务108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的自身建设和管理108
第七章 城市医疗救助111
第一节 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和标准112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群医疗现状112
二、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和范围114
第二节 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117
一、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117
二、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申请与审批118
三、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119
第三节 城市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120
一、城市医疗救助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120
二、城市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120
第四节 城市医疗救助的探索与实践121
一、城市医疗救助的主要模式121
二、目前城市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122
三、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健康发展的思路123
第八章 城市其他救助127
第一节 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128
一、精简退职老职工生活救助128
二、特定人员救助130
三、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131
第二节 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援助132
一、失业人员与下岗人员的概念132
二、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局限133
三、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援助134
第九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44
第一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45
一、农村低保制度的产生145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试点及推广146
第二节 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与实践148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48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与范围149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149
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与审批程序150
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151
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机制152
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53
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的成就153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53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155
第十章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158
第一节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概述159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含义159
二、五保的由来和发展159
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意义160
第二节 五保供养的对象和内容161
一、五保供养的对象161
二、五保供养的内容165
第三节 农村五保的供养形式、供养标准及资金渠道167
一、农村五保的供养形式167
二、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169
三、农村五保供养的资金渠道170
第四节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建设171
一、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性质172
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173
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建设174
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176
第五节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体制178
一、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职责与履行方式179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职责与履行的义务179
三、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与履行方式180
四、村民委员会的职责与履行方式180
第十一章 农村医疗救助183
第一节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和标准184
一、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和范围184
二、农村医疗救助的标准和原则185
第二节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申报、审核与拨付187
一、农村医疗资金的申报187
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审核188
三、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拨付188
第三节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189
一、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189
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190
三、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191
第四节 农村医疗救助的程序与组织实施192
一、农村医疗救助的程序192
二、医疗救助服务192
三、农村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193
第十二章 农村其他救助196
第一节 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与临时救助197
一、农村特困户概述197
二、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197
三、农村特困户临时救助201
第二节 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204
一、农村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的对象和范围204
二、农村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的目标与原则205
三、农村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的工作方式与程序206
四、农村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的组织与领导207
第三节 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208
一、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的目标和原则208
二、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的对象与标准209
三、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的工作程序210
第四节 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援助211
一、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管理211
二、进城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213
三、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213
四、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保障214
第十三章 自然灾害救助217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助概述218
一、灾荒概说218
二、自然灾害与贫困的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220
三、自然灾害的长期性和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性221
第二节 防灾抗灾救灾222
一、防灾223
二、抗灾224
三、救灾225
第三节 自然灾害救助实务230
一、报灾、计灾、查灾230
二、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职责237
三、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规程239
第十四章 农村扶贫开发248
第一节 贫困的分类及测定249
一、贫困的概念与分类249
二、贫困的标准及测定251
第二节 中国大规模扶贫开发的背景、历程与成效255
一、农村扶贫开发的背景255
二、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256
三、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258
四、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261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262
一、自然生态原因263
二、人口原因263
三、体制原因264
四、其他原因264
第四节 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措施与途径265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266
二、实施自愿移民搬迁267
三、推进整村扶贫267
四、组织劳务输出268
五、推动扶贫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68
第十五章 慈善救助271
第一节 慈善救助概述272
一、慈善与慈善事业272
二、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273
第二节 慈善事业的功能与意义275
一、慈善事业的功能275
二、慈善事业的意义77
第三节 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现状279
一、慈善救助事业的组织类型和机构279
二、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281
三、慈善救助事业的贡献与成就281
四、当前慈善救助事业存在的问题282
第四节 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285
一、慈善救助的原则285
二、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模式285
三、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287
第十六章 法律援助292
第一节 法律援助概述293
一、法律援助概述293
二、法律援助的特征294
三、法律援助的起源294
四、中国法律援助的产生与发展295
第二节 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296
一、法律援助的对象296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297
三、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298
第三节 法律援助的程序与方式299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299
二、法律援助的操作程序300
三、法律援助的基本方式302
第四节 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与经费管理302
一、法律援助机构的分类302
二、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与管理303
三、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304
四、法律援助经费的管理与使用305
第五节 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与探索306
一、目前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306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探索307
参考文献311
后记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