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反贪通史 先秦到魏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春瑜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491728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历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反贪通史 先秦到魏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1
第一节 上古三代贪贿的萌生1
一、“大道既隐”,贪人出现1
二、“三代”国家政权及其贪贿和反贪的特征3
三、早期倡廉勤及反贪贿的政治伦理8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贪贿与反贪的发展11
一、春秋时期列国间的贪贿12
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的贪贿17
三、春秋时期反贪拒贿的义举20
四、战国时期的贪贿与反贪24
第三节 反贪贿暴敛的思想文化27
一、揭露、谴责贪贿28
二、揭露、抨击淫逸暴敛32
三、树立清廉勤政的典型38
四、反贪贿暴敛的文学41
附录 略述先秦时期的监察状况49
第二章 秦汉时期52
第一节 短命的秦朝52
一、秦朝的建立与灭亡52
二、秦朝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55
三、秦朝的贪贿与急政60
四、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反贪意识65
第二节 在辉煌中走向灭亡的西汉王朝68
一、西汉的建立与灭亡68
二、西汉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73
三、黄老思想指导下的西汉前期吏治91
四、贪污横行与汉武帝加大反贪力度112
五、愈演愈烈的贪贿风131
第三节 与腐败为伍的新王朝144
一、新朝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147
二、新政实施中的贪贿风149
第四节 在外戚宦官擅权中走向灭亡的东汉王朝152
一、东汉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152
二、“退功臣、进文吏”政策下的东汉前期吏治165
三、凤毛麟角的循吏180
四、外戚、宦官交替擅权192
五、难以遏抑的贪贿风204
第五节 秦汉时期反贪的启示21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219
第一节 三国219
一、三国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219
二、曹魏政权的反贪实践与吏政232
三、诸葛亮的法治与清廉245
四、孙吴的吏政254
第二节 两晋十六国260
一、两晋的反贪机制及其运作260
二、西晋腐败之风273
三、东晋贪污概况279
四、十六国政权的反贪机制及实践285
第三节 南朝289
一、南朝的监察制度289
二、刘宋吏治与寒人掌机要294
三、齐朝统治集团的腐败302
四、梁朝贪污之风与贺琛上疏307
五、陈朝吏治及其覆亡313
第四节 北朝318
一、北朝的监察制度318
二、北魏前期官无俸禄下的吏治状况323
三、孝文帝班行俸禄与整顿吏治328
四、北魏后期贪污盛行与腐败之风338
五、东魏北齐的贪污腐败和反贪活动344
六、西魏北周的改革与吏治350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反贪的启示356
一、贪污与门阀特权356
二、反贪和改革357
三、贪污与政权存亡358
第四章 隋唐时期361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贪污361
一、隋朝的贪污361
二、唐朝前期的贪污369
三、唐朝后期的贪污38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反贪机制394
一、法律监督394
二、监察制度405
三、官吏管理制度409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反贪实践414
一、隋朝的反贪实践414
二、唐朝前期的反贪实践421
三、唐朝后期的反贪实践425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反贪文化430
一、反贪诏令431
二、反贪奏议436
三、反贪的言论、民谣和文学作品447
第五节 隋唐时期反贪的启示450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453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贪污453
一、五代十国的更替线索453
二、五代时期的贪污状况454
三、十国时期的贪污状况460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反贪机制与成效465
一、五代十国时期的反贪机制465
二、五代十国时期的反贪成效469
第三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反贪文化473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反贪的启示476
第六章 两宋时期480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贪污480
一、王朝更替线索480
二、贪污滋生的社会土壤481
三、贪污成风的直接原因483
四、北宋的贪污状况491
五、辽西夏金的贪污状况500
六、南宋的贪污状况505
七、贪污腐败的危害514
第二节 两宋时期的廉政与反贪机制522
一、监察制度522
二、法律规定532
三、廉政措施537
四、舆论监督549
五、辽西夏金的廉政与反贪机制558
第三节 两宋时期的反贪实践与成效568
一、北宋时期的反贪实践与成效568
二、南宋时期的反贪实践与成效573
三、辽西夏金的反贪实践与成效576
四、反贪成效的不平衡性与不稳定性583
第四节 两宋时期的反贪文化590
一、官员上书590
二、儒士清议596
三、史书方志600
四、民谣谚语605
第五节 两宋时期反贪的启示610
一、“吏不廉则政治削”610
二、“严贪墨之罪”612
三、“王者禁人为非,莫先于法令”614
四、强化监督,防治并举617
五、反对“贪利禄而不贪道义”,提倡“做好人而不做贵人”621
第七章 元朝625
第一节 大蒙古国时期的反贪措施625
一、耶律楚材的反贪措施625
二、乃马贞氏称制时期的贪污之风629
三、蒙哥汗的反贪措施633
第二节 元朝前期的贪污与反贪斗争637
一、世祖朝的法制建设和监察制度637
二、阿合马事件641
三、卢世荣事件644
四、桑哥擅权646
第三节 元朝中期的贪污与反贪斗争648
一、成宗朝的贪赃之风与反贪斗争648
二、仁宗之治与铁木迭儿之奸653
三、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656
第四节 元朝后期的社会腐败659
一、燕铁木儿和伯颜的擅权659
二、脱脱“更化”与三相治国662
三、元朝最黑暗的岁月667
第五节 元朝的反贪文化674
一、邓牧的反贪杂文674
二、元人笔下的反贪诗678
三、民歌中的反贪谣681
四、元杂剧中的反贪戏683
第六节 元朝反贪的启示685
一、元朝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挥霍者685
二、权臣必然贪赃689
三、“元亡于吏”692
四、世祖、英宗的廉政措施值得肯定694
第八章 明朝697
第一节 明初的反贪活动及反贪机制的建立697
一、洪武时期的反贪风暴697
二、明初反贪机制的建立706
三、永乐、仁宣时期反贪斗争的继续719
四、正统年间贪风复燃726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反贪斗争的新形势730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变化730
二、明中后期贪污受贿面面观735
三、明中后期反贪机制的逐渐破坏758
四、明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反贪人物774
五、明中后期反贪思想的新发展790
第三节 农民起义军的反贪倡廉792
一、鲜明的反贪态度793
二、追赃助饷795
三、起义军内部的反贪倡廉798
第四节 明朝的贪污与反贪污在文学领域的反映798
一、明朝故事中的贪污与反贪污799
二、文学作品中对明朝著名大贪官的指斥808
三、往代故事中反映的贪污与反贪污813
四、诗歌、民谣中的贪污与反贪污817
第五节 明朝反贪的启示821
第九章 清朝823
第一节 清朝反贪概述823
一、顺治朝反贪概况823
二、康熙朝反贪概况827
三、雍正朝反贪概况829
四、乾隆朝反贪概况831
五、嘉庆朝反贪概况833
六、道光朝及其以后的反贪概况835
第二节 清朝反贪机制836
一、民本主义与清朝封建皇权836
二、反贪立法839
三、清朝惩贪案举要848
四、监督防范机制925
五、清朝政治制度对反贪的影响974
六、清朝财政经济制度对反贪的影响978
第三节 清朝反贪文化1014
第四节 清朝反贪的启示1019
附录一 清朝贪污罪律例1021
附录二 清朝贿赂罪律例1023
附录三 关于律例的说明1031
第十章 民国时期1034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反贪机制与反贪实践1034
一、湖北军政府和《鄂州约法》反贪机制的建立1034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反贪机制建设1042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贪腐状况和反贪机制1053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贪腐手段和状况1053
二、北京政府的反贪原则和反贪法规1090
三、北京政府的反贪机制1101
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反贪理念和建制1122
一、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贪腐问题和反贪理念1122
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反贪法规1127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反贪机制1133
第四节 “训政”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反贪1143
一、“训政”时期贪腐状况举略1143
二、“训政”时期的反贪法规1151
三、“训政”时期的反贪机制1168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贪腐问题和国民政府的反贪机制1214
一、抗战时期的贪腐状况1214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反贪立法和反贪机构1234
第六节 “崩溃”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贪腐与反贪1261
一、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的贪腐征状和反贪运作1262
二、“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反贪法规和反贪机构1286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反贪文化和经验教训1304
一、民国时期的反贪文化1304
二、民国时期反贪的经验教训1309
第十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1315
引言1315
一、从“通告”到“风暴”:三个“第一”奠定反腐基础1315
二、廉洁自律,强基固本:夺取和巩固政权的保障1322
第一节 反腐倡廉,巩固政权(1949年10月—1956年8月)132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1328
二、整风整党运动1330
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1336
四、“新三反”运动和新的反贪污运动1374
五、中国共产党纪检工作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386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廉政建设(1956年9月—1966年5月)1395
一、八大和八届二中全会对廉政建设思想的发展1395
二、1957年的整风运动1403
三、反对党政干部的特殊化1412
四、农村的“三反”运动1415
五、《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执行1418
六、“四清”运动1421
七、党政的监察和纪律检查制度的变化1431
第三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廉政曲折(1966年5月—1976年10月)1437
一、毛泽东提出“革命化”的纲领1437
二、“精兵简政”的失败1439
三、没有实效的“节约闹革命”1442
四、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一打三反”运动1445
五、全面整顿的缘起与夭折1446
六、沉痛的历史教训1451
第四节 拨乱反正,廉政建设的伟大转折(1976年10月—1982年9月)145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廉政建设的新局面1454
二、推进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纲领1459
三、廉政建设纲领的实施1461
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73
五、党政纪检机构和法规制度的恢复与发展1475
第五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廉政建设全面推进(1982年9月—1989年6月)1485
一、十二大争取党风根本好转战略任务的提出1485
二、以反腐败为中心内容的整党1486
三、严禁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公司1492
四、中央机关做出表率,狠刹各种不正之风1494
五、法制建设的加强1499
第六节 治理整顿,反腐肃贪(1989年6月—1992年1月)1503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对廉政建设的新部署1504
二、廉政建设新部署的贯彻落实1505
三、治理整顿中党建工作的加强1516
四、党政监督制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1520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的反腐倡廉(1992年1月—1997年9月)152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腐败特征剖析1521
二、反腐败斗争三项任务的确定1534
三、从上到下抓干部的廉洁自律1536
四、查办一批大案要案1541
五、狠刹不正之风,清理“翻牌公司”1546
六、党政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国家反贪机构的成立1549
第八节 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治腐方略及其初步实施(1997年9月—2002年10月)1552
一、十四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形势1553
二、跨世纪反腐倡廉方略的制定1555
三、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1564
四、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1574
第九节 新世纪反腐倡廉的新举措(2002年11月—2007年10月)1592
一、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形势与特征1593
二、党中央推进制度反腐的新举措1598
三、首次设立国家级预防腐败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1614
四、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1621
第十节 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规划(2007年10月—2012年9月)1636
一、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1637
二、十七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部署1644
三、继承发展,改革创新——惩防腐败体系的优化发展1656
四、科学反腐,从严治党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