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地理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丽娇主编;廖荣华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0564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人文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文地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论3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任务7
一、探索正确的人地观,协调人地关系8
二、正确评价自然资源11
三、积极发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4
四、人文地理学的普及教育15
一、地理科学体系17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科学体系17
二、人文地理学科学体系18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1
第一节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时期21
一、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22
二、国外人地关系思想的变化24
第二节 近代人文地理学创立和发展时期26
一、国外近代人文地理学26
二、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30
第三节 现代人文地理学大发展时期31
一、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31
二、建国以后,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35
一、人口和人口的两种再生产38
二、人口的两种属性38
第一节 人口概述38
第三章 人口与人口分布38
三、人口的两种规律39
第二节 人口的数量、分布与迁移40
一、人口数量及其增长40
二、人口分布的一般趋势44
三、人口的迁移47
第三节 人口构成51
一、城乡人口构成51
二、职业构成52
三、民族构成53
第四节 人口与资源、经济的关系54
一、人口与资源54
二、人口与经济60
第五节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和批判62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论62
二、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和批判63
第四章 空间交互作用66
第一节 空间交互作用的基础——物流、人流和信息流67
一、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67
二、运输的互补性69
三、商品的可运输性71
四、介入机会72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77
一、运输系统77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78
三、运费率递减律86
一、运输网络的概念和重要意义89
第三节 运输网络89
二、运输网络的发展演化90
三、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93
第四节 运输对区位的影响93
一、运输和经济活动94
二、运输与文化模式95
三、运输与领土完整、政治统一96
第五章 工业与工业区位98
第一节 工业概述98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的物质基础98
二、工业生产的特点99
第二节 工业区位100
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工业区位101
二、工艺技术与工业区位102
三、运输与工业区位103
四、行为因素与工业区位105
五、西方学者的工业区位理论简介107
第三节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116
一、工业生产布局原则116
二、工业地域组合与类型120
第四节 工业与城市发展126
一、市场与工业区位126
二、基础设施吸引了工业集聚128
三、工业化与城市消长128
一、新兴工业的概念130
二、新兴工业的布局130
第五节 新兴工业130
第六章 农业与土地利用134
第一节 农业及其生产特点134
一、农业的涵义134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135
第二节 农业布局及其条件因素137
一、农业布局的内涵137
二、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137
第三节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14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143
二、土地资源的农业经济评价145
三、土地利用148
一、农业部门150
第四节 农业部门及其地域结构150
二、农业部门地域结构152
三、农业部门地域结构的内在联系153
第五节 农业生产地域专业化及商品基地选择153
一、农业生产地域专业化153
二、农产商品基地的选择156
第六节 农业区划158
一、农业区和农业区划的概念158
二、农业区划的目的和原则159
三、农业区划的类型与内容159
四、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规划160
五、农业区划面临的挑战161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162
第七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62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要点163
三、《孤立国》的修正166
四、杜能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弊端167
第七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布局170
第一节 商业网的发展170
一、商业的一般特点171
二、影响商业活动的主要因素173
三、商业网的形成179
第二节 商业网点的布局181
一、市场概况181
二、商业企业布局183
第三节 旅游商业网的布局192
一、旅游业的特征193
二、旅游商业网点布局原则195
第四节 商业中心和城镇化198
一、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布局198
二、商业网分类体系和城镇体系200
第八章 城市202
第一节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条件202
一、城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02
二、城市产生、发展的农业基础204
三、城市产生、发展的地理位置条件205
四、城市产生、发展的自然条件206
五、城市产生、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条件207
一、工业革命前时期(1750年以前)208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进程208
二、工业革命时期(1750—1900年)209
三、工业现代化时期(1900年至今)210
第三节 城市的地域结构213
一、城市地域结构理论213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216
第四节 城市的职能和性质218
一、城市的职能218
二、城市的性质220
三、城市的分类221
第五节 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224
一、城市合理规模224
二、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依据225
三、城市规划226
第六节 城市的相互作用和城市体系228
一、城市的相互作用228
二、城市体系229
三、中心地理论230
第七节 新中国城市的发展235
一、新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235
二、新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237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238
四、我国城市发展的道路239
第九章 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241
第一节 国土整治241
一、基本概念241
二、国土整治的内容242
三、国土整治是一项基本国策244
第二节 国土规划249
一、国土规划的涵义249
二、国土规划的特性250
三、国土规划的基本原则254
四、国土规划的类型256
五、国土规划与其他区划、规划和计划之关系259
第十章 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及其实践任务262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262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62
二、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265
三、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67
二、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70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270
一、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70
第三节 聚落地理学271
一、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71
二、城市地理学及其研究任务272
三、农村聚落地理学及其研究任务274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277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77
二、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78
第五节 政治地理学281
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81
二、政治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82
一、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84
第六节 军事地理学284
二、军事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85
第七节 文化地理学286
一、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86
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任务288
第八节 历史地理学291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91
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任务292
第十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294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95
一、制定研究计划295
二、搜集资料295
四、实地考察296
三、整理资料296
五、提出初步设想,邀请专家咨询297
六、修改定稿,进行成果鉴定和工作总结297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297
一、地图法297
二、野外调查法298
三、统计图表法301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方法304
一、系统分析方法304
二、遥感方法306
三、计量方法311
主要参考文献317
编后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