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国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 1949-1999 光辉历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姚延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2255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09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126页
- 主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和国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 1949-1999 光辉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编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举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火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1927年8月1日-1949年10月1日)4
第一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1927年8月-1937年7月)4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背景、任务和重要活动4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任务4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活动6
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8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论述15
一 毛泽东的论述15
二 周恩来的论述25
三 朱德的论述27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作用33
一 举行武装起义33
二 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34
三 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35
四 胜利实行二万五千里长征35
五 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后形成打下了基础37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1937年7月-1945年8月)39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背景、任务和重要活动39
一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背景和任务39
二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活动42
三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4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论述50
一 毛泽东的论述50
二 周恩来的论述67
三 朱德的论述71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使用76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1945年9月-1949年9月)80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背景、任务和重要活动80
一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背景和任务80
二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活动83
三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85
一 毛泽东的论述88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论述88
二 周恩来的论述97
三 朱德的论述100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使用和贡献104
一 执行战斗队任务,歼灭国民党军队104
二 执行工作队任务,展开对新解放地区的工作105
第四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2年战争期间建设的基本经验107
一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107
二 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108
三 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09
四 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09
五 人民军队必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110
六 人军军队必须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原则111
七 人民军队必须实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112
八 人民军队应注意发展科技装备,争取提高现代化水平112
十 人民军队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行人民战争路线113
九 人民军队应逐步走向正规化113
第一编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筑起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49年10月-1976年10月)119
第五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49年10月-1956年9月)119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军队建设和使用的指导思想121
一 提出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军的目标123
二 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技术124
三 提出实现“五统四性”的正规化的根本要求126
四 强调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大力培养官兵的文化素质128
五 强调要掌握最新的装备和最新的战术的思想131
六 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用马列主义武装全军132
七 强调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依靠人民战争克敌制胜134
八 强调我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也是一支生产军136
九 强调加强后勤工作的重大意义137
十 强调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出国作战中一定要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137
一 建立新的领导机构,加强军队合成化建设138
第二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138
二 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不断作出重大决策143
三 加强教育训练,造就军队建设合格人才149
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本色154
五 逐步推进后勤工作的战略性转变158
六 注重加强后备力量建设159
第三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军队的作用和贡献162
一 继续进行解放战争,完成解放战争的未竟之业163
二 履行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巩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166
三 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做贡献174
四 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斗争179
五 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参加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180
第六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1956年9月-1966年5月)189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190
一 强调全党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91
二 强调党委要抓军事198
三 强调必须精简机构,减少人员200
四 强调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201
五 提出了军品生产中军民结合的新思路201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202
一 建立和调整组织领导体制202
二 积极推进军队教育训练206
三 积极推进军事科学研究210
四 注重发展现代化的技术装备211
五 结合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进行政治工作213
六 推动军队后勤工作的发展216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军队的作用和贡献217
一 打击美蒋的反动行径,履行炮击金门的作战任务217
二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粉碎内外敌人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220
三 实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粉碎印度反动派对中国领土的蚕食和侵略222
四 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223
五 参加抢险救灾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26
六 执行对外援助任务230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66年5月-1976年10月)23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指导思想232
一 强调军队必须坚持严格的纪律性232
二 强调军队必须注重军事训练233
三 强调军队要统一,军队要整顿234
四 强调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重要战略思想236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237
一 开展“文化大革命”斗争237
二 频繁调整军委、总部领导班子242
三 建立新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部队244
四 调整改造军队院校和军事训练工作245
五 部分武器装备在过去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在这时期开花结果24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队的作用和贡献249
二 进行自卫作战、保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安全250
一 实行“三支两军”,维护社会稳定250
三 积极参加国家工农业建设和军队自身的农副业生产,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253
四 奋不顾身地参加抢险救灾,坚决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56
五 执行国际主义援外任务259
第八章 从建国至“文化大革命”结束27年中军队建设和使用的主要经验261
第一节 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261
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262
二 建国以来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军队建设和使用取得了伟大成就270
第二节 军队不可不建,国防不可不固273
第三节 军队建设必须服从积极防御战略方针276
第四节 军队建设必须同经济建设相适应278
第五节 军队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279
第六节 军队建设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280
第二编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扬起精兵振国的浩浩风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上)(1976年10月-1989年11月)287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序幕阶段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76年10月-1978年12月)287
一 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加强军队建设28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序幕阶段的军队建设288
二 调整军委总部领导,提出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289
三 强调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293
四 加强与改进军队政治工作296
五 研究加强后勤建设问题297
六 注意常备军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结合298
第二节 新时期序幕阶段军队的作用和贡献300
一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300
二 参加抢险救灾斗争301
三 自觉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02
第十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78年12月-1989年11月)303
第一节 这一阶段军队建设面临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任务303
一 这一阶段军队建设面临的背景条件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303
二 这一阶段军队建设和基本任务311
三 进行拨乱反正斗争,为军队建设顺利发展铺路313
四 调整和加强军委领导机构,为新时期军队建设胜利发展引路、导向314
五 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深刻论述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军队建设和使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16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319
一 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及一系列指导原则,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军思想320
二 加强了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坚持和发展了人民战争思想325
三 制定了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28
第三节 认清时代主题,正确贯彻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329
一 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世界战略形势,既看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又看到战争危险依然存在330
二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333
三 要全面地把握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主要内容335
四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军队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337
第四节 强调改善武器装备,增强战斗力的物质基础345
一 邓小平十分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345
二 明确改善武器装备的意义和方针347
三 我军发展武器装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49
四 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取得了新成就355
第五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提高战斗力的根本因素358
一 提出并贯彻了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总方针359
二 积极健全各种干部制度367
第六节 调整军队体制编制,实现人和武器装备的正确结合377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是加强军队建设、提高战斗力的关键要素377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的指导原则379
第七节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382
一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是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主要途径384
二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方针原则385
三 在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军队的教育训练迈出了令人鼓舞的新步伐390
第八节 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411
一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411
二 把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党的绝对领导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和落脚点415
三 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加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422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423
五 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25
六 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使我军优良传统得以发扬432
第九节 加强后勤建设434
一 深刻认识新时期后勤建设的意义434
二 切实明确新时期后勤建设的方针原则435
三 积极加强新时期后勤改革的力度438
第十节 大力开展军事学术研究440
一 邓小平和军委、总部倡导军事科学研究441
二 邓小平为核心的军委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军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442
三 加强新时期军事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446
四 军事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452
第十一节 坚持依法治军,强调从严管理455
一 不断完善法规制度456
二 坚持严格管理,从严治军468
第十二节 新时期伟大历史转折和走向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阶段军队的作用和贡献474
一 实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475
二 努力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476
三 积极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480
四 奋力参加抢险救灾斗争482
五 为和平统一祖国而努力483
六 参加军事外交483
第三编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富国强兵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军队的建设和使用(下)(1989年11月--)490
第十一章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以来的军队建设和使用(1989年11月-1999年10月)490
第一节 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往开来492
一 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493
二 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必须按照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建设军队509
三 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必须遵循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努力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533
第二节 服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为保卫和建设国家服务552
一 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各行各业必须共同遵循的总战略552
二 我军必须服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566
三 服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战略方针569
四 服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搞好590
一 强调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605
第三节 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政治合格605
二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614
一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625
第四节 坚持战斗力标准,落实训练的中心地位,实现军事过硬687
一 全面把握和贯彻战斗力标准和军事训练中心地位的基本精神687
二 积极推进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健康发展699
第五节 加强后勤改革和建设,实现保障有力741
一 新形势下加强后勤建设的基本思路741
二 新形势下加强后勤建设的措施和成就744
第六节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759
一 新形势下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指导思想759
二 新形势下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实践和成就767
第七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注重改善官兵关系778
一 建设高素质的军队干部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779
二 军队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782
三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主要途径785
四 重视加强各级各类干部队伍建设811
五 发扬爱兵传统,密切官兵关系823
第八节 深入进行军事科学理论研究829
一 提出加强军事科学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的重要任务829
二 采取加强军事科学理论研究的实际举措838
三 从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把握上,提高学习贯彻江泽民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自觉性857
第九节 注重军事立法,推进军队正规化建设863
一 这一阶段军事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864
二 明确各种军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的意义868
三 加强执法和军事司法的监督检查和军事管理工作887
第十节 加强军队基层建设,务求落实“五句话”总要求891
一 注重按《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办事,全面落实江主席提出的“五句话”总要求891
二 军费投向对基层适度倾斜895
三 领导和领导机关下基层办实事896
四 颁发《加强和改进士兵思想政治教育纲要》899
五 突出抓基层党支部建设901
六 倡导基层广泛开展读书活动902
第十一节 重视开展国防教育,注意后备力量建设903
一 重视国防教育903
二 注意后备力量建设911
第十二节 新形势下军队的作用和贡献918
一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军队和整个武装力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918
二 新形势下军队在保卫和建设国家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923
三 抗大洪,抢大险,驰聘“三江”树丰碑,不愧中流砥柱955
四 参加国庆大阅兵 展示共和国国威军威1004
跋编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展望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1012
一 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12
二 学史明理重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1015
三 学史明理旨在重振富国强兵的国防观念1056
四 学史明理义在增强全民把国防建设胜利推向21世纪的责任感1076
后记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