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哲学
  • 王铨民,刘隆祺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0429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1

一、什么是哲学1

二、什么是医学5

三、哲学与医学的关系6

第二节 医学哲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10

一、医学哲学的概念10

二、医学哲学的研究内容12

三、学习医学哲学的意义13

四、学习医学哲学的方法15

第二章 人类医学观的沿革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类医学观18

一、原始的神巫医学观19

二、古代朴素唯物辩证的医学观19

三、中世纪唯心论的僧侣医学观23

四、近代形而上学的医学观25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28

一、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28

二、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产生的哲学条件30

三、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32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34

一、医学模式及其历史演变34

二、生物医学模式及危机36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38

四、现代医学模式与医学现代化41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人体观的基本观点4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人体观43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人体观43

二、人体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46

三、人体是过程的集合体48

第二节 人体是多层次结构的物质系统51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1

二、人体是由蛋白体组成的物质系统53

三、人体物质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56

第三节 运动是人体物质系统的根本属性6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60

二、运动是人体物质系统的根本属性62

三、人体物质运动的多样性65

四、人体物质运动的周期性67

五、人体物质运动的永恒性69

第四节 时间、空间是人体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7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70

二、时空与生命运动不可分离73

三、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77

第五节 躯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7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78

二、人体是躯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80

三、人的心理及其本质82

四、人的意识及其本质86

第六节 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88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天人观88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91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对立统一95

第四章 医学辩证法98

第一节 医学辩证法的基本规律98

一、对立统一规律98

二、量变质变规律10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07

第二节 医学辩证法的主要范畴110

一、结构与功能110

二、连续与间断112

三、吸引与排斥115

四、有序和无序116

第三节 诊断辩证法120

一、诊断形成的辩证途径120

二、临床诊断的辩证原则124

三、检验诊断正确与否的标准128

四、辩证地看待误诊131

第四节 治疗辩证法137

一、诊断与治疗的辩证关系137

二、预防与治疗138

三、治病与致病139

四、治愈与自愈141

五、不治之症与可治之症142

六、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144

七、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145

八、特效疗法与一般疗法146

第五节 司药辩证法147

一、药物的两重性147

二、药物的质与量150

三、药物的时空性153

四、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155

第六节 中医辩证法158

一、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辩证法159

二、中药、方剂辩证法167

三、针灸、气功辩证法173

第五章 医学科学观180

第一节 医学科学概述180

一、医学的起源180

二、医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84

三、医学科学的分类185

四、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188

第二节 医学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193

一、社会生产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193

二、医学科学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动力199

三、社会因素对医学科学的制约作用202

第六章 医学方法论207

第一节 观察和实验207

一、观察方法207

二、实验方法213

三、关于机遇问题219

第二节 科学抽象220

一、科学抽象及其作用220

二、科学概念及其辩证本性225

三、理想化方法及其意义230

第三节 传统逻辑方法232

一、比较法233

二、分类法235

三、类比法236

四、归纳法238

五、演绎法240

第四节 辩证逻辑方法242

一、分析与综合242

二、抽象与具体245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248

第五节 数学方法251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252

二、数学模型方法254

三、数学统计方法257

四、医学的“数学化”趋势259

第六节 “三论”方法262

一、系统方法262

二、信息方法267

三、控制方法270

第七节 科学假说、科学理论和创造性思维273

一、科学假说274

二、科学理论277

三、想象、直觉和灵感279

第七章 医学伦理学283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概述283

一、什么是医学伦理学283

二、我国的传统医德284

三、国外医德的演变288

四、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德提出的新问题2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医德290

一、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和发展290

二、社会主义医德的社会作用292

三、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294

四、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规范296

五、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范畴299

一、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医德302

第三节 防治过程中的医德302

二、临床实践中的医德303

三、护理工作中的医德305

四、预防、康复中的医德306

五、医学科研中的医德308

六、医院管理中的医德309

第四节 医德的评价、教育与修养311

一、医德评价311

二、医德教育314

三、医德修养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