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局域网升级与安全管理DIY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馥娟,王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347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局域网升级与安全管理DIY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局域网的组成及功能1
1.1 一个小公司的组网实例1
1.2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
1.2.1 局域网3
1.2.2 城域网5
1.2.3 广域网6
1.3 局域网络的组成6
1.3.1 服务器7
1.3.2 工作站7
1.3.3 网络连接设备8
1.3.4 传输介质10
1.3.5 共享资源和外设10
1.3.6 网络操作系统10
1.4 小结11
1.3.7 通信协议11
第二章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工作方式13
2.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3
2.1.1 总线型13
2.1.2 星型拓扑15
2.1.3 环型16
2.2 局域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方式17
2.2.1 包的概念及应用17
2.2.2 包的检错和纠错17
2.3 OSI与TCP/IP协议18
2.3.1 OSI简介18
2.3.2 TCP/IP协议21
2.3.3 IP地址的类型与子网掩码21
2.3.4 IP地址的分类22
2.3.5 子网掩码24
2.4 局域网的工作方式26
2.4.1 以太网的碰撞检测机制27
2.4.2 令牌环的令牌传送机制28
2.5 小结29
第三章 局域网操作系统31
3.1 UNIX网络操作系统31
3.1.1 UNIX的特点31
3.1.2 UNIX与X Window32
3.2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32
3.2.1 NetWare的特点32
3.2.2 关于NetWare 5操作系统33
3.3 Windows NT/2000网络操作系统34
3.3.1 Windows NT Server 4.0的特点34
3.3.2 Windows NT与NetWare35
3.3.3 众说纷纭的Windows 200035
3.4.1 Linux的特点39
3。4 Linux网络操作系统39
3.4.2 未来的Linux40
3.4.3 国产操作系统红牌Linux40
3.5 如何选择局域网操作系统41
3.5.1 安全性和可靠性41
3.5.2 可使用性41
3.5.3 可集成性与可扩展性42
3.5.4 应用和开发支持43
第四章 局域网中的硬件45
4.1 局域网中的双绞线45
4.1.1 双绞线的组成45
4.1.2 双绞线的分类及特性46
4.1.3 UTP线缆的性能参数与识别49
4.2 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54
4.2.1 同轴电缆的分类及特点54
4.2.2 细缆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鉴别55
4.2.3 同轴电缆在布线中的应用56
4.3.1 光纤的传输特性57
4.3 局域网中的光纤57
4.3.2 计算机网络中光纤的结构和分类58
4.3.3 光纤通信的特点58
4.3.4 光纤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59
4.4 局域网中的网卡60
4.4.1 网卡的分类60
4.4.2 网卡的选择65
4.4.3 网卡的鉴别67
4.5 局域网中的集线器69
4.5.1 集线器在网络中的作用69
4.5.2 集线器的种类70
4.5.3 集线器的选择72
4.6 局域网中的交换机74
4.6.1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74
4.6.3 交换机的相关技术和特点75
4.6.2 局域网中使用交换机的原因75
4.6.4 多层交换技术简介78
4.6.5 交换机的分类79
4.6.6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择81
第五章 局域网硬件的升级83
5.1 以太网技术介绍83
5.2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84
5.2.1 以太网概念的提出和标准化84
5.2.2 以太网基础84
5.2.3 同轴电缆的出现及应用86
5.2.4 星型拓扑的出现及应用87
5.2.5 快速以太网的出现和应用88
5.2.6 千兆以太网的出现和应用88
5.2.7 万兆以太网88
5.3.1 家族成员89
5.3 IEEE802.3的家族成员89
5.3.2 小结94
5.4 共享式10Mbit/s以太网的特点95
5.4.1 粗缆以太网的特点95
5.4.2 细缆以太网的特点96
5.4.3 10Mbit/s共享式以太网的特点97
5.4.4 同轴电缆和双绞线混合网络的特点100
5.5 10Mbit/s共享到10Mbit/s交换的升级101
5.5.1 10Mbit/s共享与10Mbit/s交换的区别101
5.5.2 如何从10Mbit/s共享升级到10Mbit/s交换102
5.6 10Mbit/s到10Mbit/s共享的升级105
5.6.1 100Mbit/s共享式网络的特点106
5.6.2 正确看待快速以太网106
5.6.3 从10Mbit/s升级到100Mbit/s共享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08
5.6.4 如何从10Mbit/s升级到100Mbit/s共享109
5.7.1 100Mbit/s共享与交换的本质区别113
5.7 100Mbit/s共享到100Mbit/s交换的升级113
5.7.2 如何从100Mbit/s共享升级到100Mbit/s交换114
5.8 1000Mbit/s以太网的应用116
5.8.1 为什么需要千兆以太网117
5.8.2 千兆以太网的特点117
5.8.3 千兆以太网1000Mbit/s以太网与ATM的比较118
5.8.4 1000Mbit/s设备的准备119
5.8.5 1000Mbit/s以太网的应用123
5.8.6 1000Mbit/s以太网存在的问题125
第六章 网络操作系统的升级127
6.1 从Windows NT升级到Windows 2000127
6.1.1 升级前的准备工作127
6.1.2 具体的升级过程和方法129
6.1.3 验证被升级后的服务器139
6.2.1 安装和设置GSNW140
6.2 从NetWare升级到Windows NT140
6.2.3 配置NetWare网关143
6.2.2 在NetWare服务器上创建网关用户143
6.2.4 可迁移的网络资源类型145
6.2.5 从NetWare到Windows NT Server 4.0的升级过程146
6.2.6 在Windows NT Server 4.0平台上运行NetWare工具程序151
6.2.7 小结152
第七章 局域网的集成153
7.1 Windows NT与NetWare的集成153
7.1.1 可选用的集成方案及性能比较153
7.1.2 无网关混合组网的实现155
7.1.3 有网关集成方案的实现159
7.1.4 工作站如何共享NetWare上的文件163
7.1.5 工作站如何共享NetWare上的打印机163
7.1.6 网络集成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64
7.2.1 Windows 2000与NetWare的集成方法165
7.2 Windows 2000与NetWare集成165
7.2.2 1 2000与NetWare的集成166
7.2.3 工作站同时登录Windows 2000和NetWare服务器168
7.3 Windows NT和NetWare在小型网络中的集成实例171
7.3.1 网络的规划和选型171
7.3.2 网络服务器的安装172
7.3.3 工作站的设置173
第八章 局域网安全及管理措施175
8.1 什么是网络安全175
8.1.1 网络不安全因素的表现175
8.1.2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176
8.1.3 网络安全管理的对象177
8.1.4 Windows NT 4.0的安全管理实例分析178
8.2 防火墙技术及产品180
8.2.1 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181
8.2.2 常见的防火墙类型182
8.2.3 防火墙产品的选购185
8.2.4 防火墙的控制189
8.3 代理服务器189
8.3.1 代理服务器的作用189
8.3.2 代理服务器产品191
8.3.3 代理服务器控制191
8.4 磁盘阵列技术192
8.4.1 RAID技术的特点192
8.4.2 RAID的分类及功能192
8.4.3 磁盘阵列设备介绍196
8.5 其他安全技术197
8.5.1 VLAN安全198
8.5.2 VPN安全199
8.5.3 信息加密策略201
8.6 软件保护措施202
8.6.1 硬盘保护卡203
8.6.2 系统保护和恢复软件208
第九章 Windows NT/2000局域网的安全管理215
9.1 Windows NT/2000环境下的硬盘管理及容错技术215
9.1.1 认识Windows NT的硬盘管理特点215
9.1.2 Windows NT下创建并管理分区216
9.1.3 卷集和带区集的建立及应用220
9.1.4 Windows NT环境下的系统容错技术221
9.2 Windows NT局域网中实现数据的异地自动备份224
9.2.1 异地自动备份的工作方式224
9.2.2 导出服务器端的设置224
9.2.3 引入计算机端的设置228
9.2.74 测试异地数据复制的功能230
9.2.5 其他附加功能的设置230
9.3.1 用户账号的安全管理232
9.3 Windows NT网络的安全管理232
9.3.2 对用户组的安全管理235
9.3.3 对文件系统进行安全管理236
9.3.4 对IIS的安全管理237
9.4 Windows 2000网络的安全管理242
9.4.1 Windows 2000的登录漏洞及解决方法242
9.4.2 Windows 2000硬件配置文件的设置245
9.4.5 Windows 95/98/Me客户端的安全管理248
9.4.6 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网络248
9.4.7 禁用注册表编辑器249
9.4.8 禁用注册表编辑器249
9.4.8 禁用MS-DOS方式250
10.1 NetWare服务器的磁盘镜像和双工技术及应用253
10.1.1 磁盘镜像和双工的工作特点253
第十章 NetWare局域网的安全管理253
10.1.2 磁盘镜像的实现过程254
10.1.3 镜像磁盘的应用256
10.1.4 磁盘双工的实现过程256
10.1.5 磁盘双工的应用257
10.2 NetWare网络系统安全方法257
10.2.1 让超级用户只能在指定的工作站上登录服务器257
10.2.2 禁止工作站的本地驱动器与服务器相连259
10.2.3 安装网络防杀病毒软件260
10.2.4 小结260
10.3 用双服务器进行安全管理260
10.3.1 双服务器系统硬件的规划261
10.3.2 修改服务器AUTOEXEC.NCF文件的内容261
10.3.5 选择登录的服务器262
10.4 一个高可靠性网络解决方案实例262
10.3.4 修改系统登录原稿262
10.3.3 检查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通262
10.4.1 传统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263
10.4.2 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263
10.4.3 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方法264
附录A 双绞线的制作和连接267
A.1 双绞线的制作267
A.2 双绞线在局域网中的连接方法274
附录B 细缆的制作和连接279
B.1 细缆的制作方法279
B.2 细缆的导通性测试280
B.3 细缆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法281
B.4 局域网收发器283
附录C 主流网卡的性能参数及选购285
C.1 3Com网卡285
C.2 Intel网卡287
C.3 Accton网卡288
C.4 联想D-Link网卡293
C.5 TP-Link网卡299
附录D 主流集线器的性能参数与选购和连接301
D.1 Cisco集线器301
D.2 3Com集线器303
D.3 Accton集线器306
D.4 联想D-Link集线器307
D.5 TP-Link集线器309
D.6 集线器间的连接311
附录E 主流交换机的性能参数与选购和连接315
E.1 Cisco交换机315
E.2 3Com交换机319
E.3 Accton交换机324
E.4 联想D-Link交换机326
E.5 交换机之间以及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的连接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