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
  • 刘庆璋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31100152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文学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领域1

导论1

二、西方近代文学理论的地位和特点3

三、西方近代文论与中国7

第一编 18世纪后期的文学理论14

第一章 狄德罗14

一、对“模仿说”的继承和发展14

二、狄德罗的文艺效用论19

三、对创作思维特点的探讨21

四、戏剧文学的写作艺术26

五、改革戏剧的主张30

第二章 莱辛35

一、文学与造形艺术的界限35

二、莱辛的人物性格论41

三、悲剧和喜剧各自独具的美学效果49

一、向生活学习是作家优异秉赋的来源54

第三章 约翰生54

二、正确表现事物的普遍性56

三、对新古典主义法规的批评58

四、形成约翰生文艺观的多种因素63

第二编 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德国文论66

第四章 康德66

一、审美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功能66

二、美与真、美与善70

三、美的艺术的特点73

四、康德在西方文论史上的地位77

第五章 赫尔德与史雷格尔兄弟赫尔德81

一、文学表现情感、作用于心灵81

二、诗人是通过想象进行创造的“第二造物主”83

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85

四、运用历史观点研究文学87

一、浪漫主义概念的广泛传播90

五、关于抒情诗及其音响美史雷格尔兄弟90

二、和新古典主义鲜明对立的文学观念92

第六章 歌德97

一、“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98

二、从特殊中表现一般105

三、诗人应有的素质110

四、关于世界文学的设想112

一、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16

第七章 席勒116

二、“游戏冲动”说121

三、艺术的桥梁作用126

第八章 黑格尔130

一、艺术特质论130

二、人物性格论137

三、环境论和矛盾冲突说143

四、关于黑格尔的贡献与局限的小结149

一、激情是诗的灵魂152

第三编 十九世纪的英国文论152

第九章 华兹华斯152

二、写普通人与日常事的文学主张156

三、想象的特性158

四、文学艺术的特殊功用161

第十章 柯勒律治164

一、“诗作为诗基本是理想的”164

二、情是目的,美是中介167

三、神奇的创造力——想象170

四、奇异的题材与诗的语言173

第十一章 赫士列特177

一、艺术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177

二、作为艺术就必须是独创的179

三、关于艺术魅力181

四、如何刻画人物形象185

第十二章 雪莱和济慈雪莱190

一、“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190

二、诗通过给人美感激励人们向善济慈194

一、“美即是真,真即美”195

二、美是诗的主旋律199

第四编 19世纪的法国文论204

第十三章 斯达尔夫人204

一、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研究文学204

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创作论207

三、对斯达尔夫人文论的评价210

第十四章 雨果212

一、艺术的目标是同时达到伟大和真实212

二、创作中的对照原则216

三、要和天才匹敌,“就是要和他们不一样”220

四、“美为真服务”222

第十五章 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司汤达226

一、司汤达提出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26

二、司汤达论“舞台假象”228

一、当法国社会的“书记”231

三、司汤达对新古典主义的批评巴尔扎克231

二、人物、事件都“用典型表达出来”234

第十六章 丹纳和左拉丹纳238

一、丹纳论“艺术品的本质”238

二、丹纳的文艺社会学241

三、丹纳的文艺批评标准左拉248

一、“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249

二、小说家“是一位实验家”252

一、普希金论文学的人民性257

第五编 19世纪的俄国文论257

第十七章 普希金和别林斯基普希金257

二、普希金论文学的真实性260

三、普希金论文学批评别林斯基263

一、文学是忠于现实的创造264

二、文学创作论269

三、批评论275

四、文体论277

一、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281

第十八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281

车尔尼雪夫斯基281

二、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288

三、关于选材、人物刻画及其他杜勃罗留波夫291

一、文学应反映生活、解释生活292

二、文学的人民性原则293

三、艺术思维及其与抽象思维的关系294

四、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297

第十九章 列夫·托尔斯泰301

一、艺术的本质在于“情”301

二、优秀的艺术传达崇高的感情305

三、艺术表情的形式、技巧和方法309

第六编 十九世纪的美国文论314

第二十章 艾德加·爱伦·坡314

一、“我把美作为诗的领域”314

二、文学形式与创作的技巧、手法317

三、坡对后代文论家的影响320

第二十一章 惠特曼和亨利·詹姆斯惠特曼323

一、诗情来自人民323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25

三、诗人“要使一切变得高尚”亨利·詹姆斯327

一、小说“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328

二、小说是一个活的有机体331

三、创作技巧与“角度”论332

第七编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论335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335

一、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336

二、从社会整体出发宏观地看文学338

三、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40

四、马、恩的艺术真实论342

五、马、恩的艺术典型论346

六、对文学遗产的借鉴和继承349

七、以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衡量作品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