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 9i for Windows NT/2000数据库系统培训教程 基础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777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racle 9i for Windows NT/2000数据库系统培训教程 基础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Oracle入门2
第1章 基础知识2
1.1 数据库系统2
1.1.1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
1.1.2 数据库系统的硬件3
1.1.3 数据库系统的软件3
1.2 关系数据库3
1.2.1 关系数据库的特征3
1.2.2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型4
1.2.3 关系数据库的实现5
1.3 Oracle数据库的特点5
1.4 OCP考试6
第2章 安装Oracle服务器8
2.1 安装方法:使用Universal Installer8
2.1.1 安装系统需求8
2.1.2 安装准备工作10
2.1.3 选择安装环境11
2.2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13
2.2.1 企业版安装14
2.2.2 自定义安装19
2.2.3 安装考虑事项20
2.3 安装客户机21
2.4 后期处理工作24
2.4.1 查看系统服务25
2.4.2 操作系统安全设置25
第3章 创建数据库28
3.1 准备工作28
3.1.1 规划数据库28
3.1.2 检查系统资源和配置29
3.1.3 确定数据库创建方式29
3.2 OFA特性30
3.3 创建数据库:使用DBCA31
3.3.1 选择数据库模板32
3.3.2 配置和创建数据库34
3.3.3 管理数据库模板40
3.4 后期处理工作41
3.4.1 默认的数据库用户账户和口令41
3.4.2 默认的表空间与数据文件43
3.4.3 默认的初始化参数文件43
3.4.4 默认的控制文件与重做日志文件44
3.5 设置DBA认证方式44
3.5.1 特殊系统权限:SYSDBA和SYSOPER44
3.5.2 选择DBA认证方式45
3.5.3 使用操作系统认证方式46
3.5.4 使用口令文件认证方式47
3.5.5 管理口令文件48
3.6.3 创建初始化参数文件50
3.6.2 确定DBA认证方式50
3.6 手工创建数据库50
3.6.1 确定全局数据库名与实例名50
3.6.4 连接和启动实例52
3.6.5 创建数据库52
3.6.6 创建附加的表空间55
3.6.7 创建数据字典视图55
3.7 使用服务器端初始化参数文件56
3.7.1 服务器端初始化参数文件的概念56
3.6.8 创建服务器端参数文件56
3.7.2 创建服务器端初始化参数文件57
3.7.3 ALTER SYSTEM语句的影响范围58
3.7.4 导出服务器端初始化参数文件59
3.7.5 查看初始化参数的设置60
3.8 创建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60
3.8.1 设置初始化参数的基本规则60
3.8.2 指定全局数据库名和SID61
3.8.4 指定数据库块的大小62
3.8.3 指定控制文件62
3.8.5 指定与SGA区相关的参数63
3.8.6 指定最大并发进程数64
3.8.7 指定撤销空间的管理方式64
3.9 习题65
第4章 启动和关闭数据库67
4.1 启动数据库与实例67
4.1.1 启动数据库的步骤67
4.1.2 启动数据库的工具68
4.1.3 启动数据库的准备68
4.1.4 指定初始化参数文件69
4.1.5 进入启动模式70
4.1.6 转换启动模式72
4.1.7 切换受限和只读状态72
4.1.8 强行启动数据库73
4.2.2 正常关闭方式(NORMAL)74
4.2 关闭数据库与实例74
4.2.1 数据库的关闭步骤74
4.2.3 立即关闭方式(IMMEDIATE)75
4.2.4 事务关闭方式(TRANSACTIONAL)75
4.2.5 终止关闭方式(ABORT)76
4.3 进入和查询特殊状态77
4.3.1 静默状态77
4.3.2 挂起状态78
4.4 启动和关闭数据库80
4.4.1 启动控制台80
4.4.2 选择和连接数据库80
4.4.3 启动和关闭数据库81
4.5 启动和关闭数据库服务83
4.5.1 Oracle系统服务83
4.5.2 启动数据库服务84
4.5.4 设置服务启动类型85
4.5.3 关闭数据库服务85
4.6 习题86
第二部分 Oracle体系结构89
第5章 Oracle存储结构89
5.1 逻辑存储结构概述89
5.1.1 逻辑结构单元类型89
5.1.2 逻辑结构单元关系90
5.2.2 块的结构91
5.2.1 块的概念91
5.2 块的管理91
5.2.3 块的存储空间管理93
5.3 区的管理96
5.3.1 区的概念96
5.3.2 区的分配方式97
5.3.3 区的存储空间分配算法99
5.4.2 段的类型100
5.4.1 段的概念100
5.4 段的管理100
5.3.4 区的回收100
5.4.3 自动撤销管理106
5.5 物理存储结构概述108
5.6 表空间109
5.6.1 表空间的概念109
5.6.2 特殊类型的表空间109
5.6.3 多个表空间的优势111
5.6.4 表空间的存储管理方式112
5.6.5 联机表空间与脱机表空间114
5.7 数据文件115
5.7.1 数据文件的概念115
5.7.2 脱机和临时数据文件116
5.8 控制文件116
5.8.1 控制文件的概念116
5.9.1 重做日志文件的概念117
5.8.2 复合控制文件117
5.9 重做日志文件117
5.9.2 重做记录118
5.9.3 写入重做日志文件118
5.9.4 复合重做日志文件120
5.9.5 归档重做日志121
5.10 数据字典124
5.10.1 数据字典的概念124
5.10.2 数据字典的结构125
5.10.3 数据字典的Oracle使用方式125
5.10.4 数据字典的用户使用方式125
5.10.5 V$动态性能表126
5.11 习题127
6.1 Oracle软件结构129
6.1.1 实例的概念129
第6章 Oracle软件结构129
6.1.2 实例的组成130
6.2 实例内存结构130
6.2.1 实例内存结构的数据130
6.2.2 实例内存结构的组成130
6.3 SGA区131
6.3.1 设置SGA区131
6.3.2 设置数据库缓存133
6.3.3 设置重做日志缓存136
6.3.4 设置共享池136
6.3.5 设置大型池138
6.4 PGA区138
6.4.1 PGA区基础138
6.4.2 设置SQL工作区139
6.4.3 查询PGA区141
6.5 实例进程结构141
6.5.2 用户进程142
6.5.1 进程类型142
6.5.3 Oracle进程143
6.6 后台进程144
6.6.1 DBWR (数据库写进程)145
6.6.2 LGWR (日志写进程)146
6.6.3 CKPT (检查点进程)148
6.6.4 SMON (系统监视进程)149
6.6.5 PMON (进程监视进程)150
6.6.6 PECO (恢复进程)150
6.6.7 ARCn (归档进程)150
6.6.8 Dnnn (调度进程)151
6.7 数据库操作模式151
6.7.1 专用服务器操作模式151
6.7.2 共享服务器操作模式153
6.7.4 调试进程155
6.7.3 服务进程155
6.8 习题156
第7章 数据库模式对象158
7.1 模式158
7.1.1 模式的概念158
7.1.2 模式对象的类型159
7.1.3 非模式对象的类型159
7.1.4 区分模式与用户159
7.1.5 选择和切换模式160
7.2 表161
7.2.1 表结构161
7.2.2 数据存储方式163
7.2.3 ROWID164
7.2.4 数据完整性约束166
7.3 视图167
7.3.1 视图基础167
7.3.2 查询视图168
7.3.3 更新视图169
7.3.4 内嵌视图170
7.4 索引171
7.4.1 索引基础171
7.4.2 索引类型172
7.4.3 复合索引176
7.5 索引化表177
7.5.1 索引化表的概念177
7.5.2 索引化表与普通表的区别178
7.5.3 索引化表的优点及使用178
7.5.4 索引化表的溢出存储179
7.6 其他模式对象180
7.6.1 簇180
7.6.2 序列181
7.6.3 同义词181
7.6.4 PL/SQL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182
7.6.6 分区表和索引183
7.6.5 触发器183
7.7 习题184
第8章 数据库保护与安全187
8.1 数据并发性和一致性187
8.1.1 并发性与一致性的概念187
8.1.2 理解隔离等级187
8.1.3 设置隔离等级190
8.1.4 选择隔离等级190
8.1.5 锁机制190
8.2 数据完整性191
8.2.1 数据完整性的概念191
8.2.2 完整性规则192
8.2.3 完整性约束192
8.2.4 约束检查机制198
8.2.5 约束检查延迟199
8.3.1 用户身份认证方式200
8.3 数据库访问控制200
8.3.3 PUBLIC用户组202
8.3.2 用户表空间202
8.3.4 用户资源限制203
8.3.5 概要文件204
8.4 权限与角色205
8.4.1 权限205
8.4.2 角色207
8.5 数据库审计208
8.5.1 审计的作用208
8.5.2 审计的类型208
8.5.3 审计追踪记录208
8.6 习题209
9.1 OEM的体系结构212
9.1.1 三层体系结构212
第9章 OEM基础212
第三部分 DBA架构与管理基础212
9.1.2 OEM布置策略215
9.2 配置和管理OMS216
9.2.1 EMCA基础216
9.2.2 安装OMS218
9.2.3 配置OMS使用资料档案库219
9.2.4 删除资料档案库226
9.2.5 启动本地OMS服务229
9.2.6 查看OMS服务状态230
9.2.7 停止本地OMS服务232
9.3 使用控制台:独立方式233
9.3.1 控制台概述233
9.3.2 以独立方式启动控制台234
9.3.3 为独立控制台添加数据库235
9.3.4 创建独立资料档案库236
9.4.1 以连接到OMS方式启动控制台241
9.4 使用控制台:连接到OMS方式241
9.4.2 为控制台搜索管理节点243
9.4.3 配置OEM报告服务246
9.5 管理OEM管理员账户247
9.5.1 OEM超级管理员与一般管理员247
9.5.2 创建管理员帐户248
9.5.3 设置目标访问权249
9.5.4 设置首选项250
9.6 利用Web浏览器启动控制台251
9.6.1 客户端配置252
9.6.2 服务器配置252
9.6.3 启动控制台253
9.6.4 配置Apache254
9.7 习题255
10.1.1 设置共享服务器操作模式257
10.1 管理服务器操作模式257
第10章 管理进程和会话257
10.1.2 设置共享连接初始化参数260
10.1.3 指定初始启动的调度进程数量260
10.1.4 指定初始启动的服务进程数量261
10.1.5 增加调度进程262
10.1.6 终止调度进程262
10.1.7 改变服务进程数量263
10.1.8 查询共享服务器环境信息263
10.2 监视进程状态265
10.2.1 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的概念265
10.2.2 使用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266
10.2.3 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的存储位置266
10.3 管理用户会话267
10.3.1 管理用户的目的267
10.3.2 查看用户会话信息267
10.3.3 中止会话268
10.3.4 用控制台管理会话269
10.4 管理事务270
10.4.1 事务的基本概念270
10.4.2 语句级回退事务272
10.4.3 开始和结束事务272
10.4.4 提交事务272
10.4.5 回退事务273
10.5 习题275
第11章 管理控制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277
11.1 管理控制文件277
11.1.1 控制文件管理策略277
11.1.2 创建复合控制文件278
11.1.3 创建新的控制文件279
11.1.4 备份控制文件281
11.1.6 查询控制文件信息282
11.1.5 删除控制文件282
11.1.7 用控制台管理控制文件284
11.2 管理重做日志285
11.2.1 重做日志管理策略285
11.2.2 创建重做日志组287
11.2.3 创建成员日志文件287
11.2.4 改变重做日志文件名称和位置288
11.2.5 删除重做日志组289
11.2.6 删除成员日志文件289
11.2.7 手工日志切换290
11.2.8 清空重做日志组291
11.2.9 用控制台管理重做日志291
11.2.10 查询重做日志文件信息294
11.3 管理数据库归档模式295
11.3.1 设置初始归档模式295
11.3.2 改变数据库归档模式295
11.3.4 禁用自动归档功能296
11.3.3 启用自动归档功能296
11.3.5 执行手工归档操作297
11.3.6 设置归档目标297
11.3.7 指定归档目标的状态299
11.3.8 设置可选或强制归档目标300
11.3.9 设置归档进程的跟踪级别300
11.3.10 管理归档的控制台方法301
11.3.11 查询归档信息302
11.4 日志分析304
11.4.1 LogMiner工具概述304
11.4.2 创建LogMiner字典文件305
11.4.3 指定分析的日志文件305
11.4.4 运行LogMiner306
11.4.5 查看分析结果307
11.4.7 日志分析实例308
11.4.6 结束LogMiner308
11.5 习题310
第12章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313
12.1 创建表空间313
12.1.1 表空间创建方式313
12.1.2 创建字典管理方式的表空间314
12.1.3 创建本地管理方式的表空间317
12.1.4 创建临时表空间319
12.1.5 利用控制台创建表空间321
12.2 管理表空间323
12.2.1 表空间管理策略323
12.2.2 设置表空间默认存储参数324
12.2.3 产生和合并存储碎片325
12.2.4 监视存储碎片状态327
12.2.5 改变表空间可用性328
12.2.6 设置只读表空间330
12.2.8 利用控制台管理表空间332
12.2.7 删除表空间332
12.2.9 查询表空间信息335
12.3 管理数据文件338
12.3.1 数据文件管理策略338
12.3.2 添加表空间数据文件339
12.3.3 改变数据文件大小340
12.3.4 改变数据文件可用性342
12.3.5 改变数据文件名称和位置342
12.3.6 利用控制台管理数据文件344
12.3.7 查询数据文件信息346
12.4 习题348
第13章 管理撤销空间351
13.1 设置撤销空间管理的方式351
13.1.1 撤销空间管理基础351
13.1.2 自动撤销管理352
13.2.1 创建撤销表空间353
13.2 创建和管理撤销表空间353
13.1.3 手工撤销管理353
13.2.2 修改撤销表空间354
13.2.3 删除撤销表空间355
13.2.4 切换撤销表空间355
13.2.5 控制撤销记录保留时间356
13.2.6 避免“快照太阳”错误356
13.2.7 利用控制台管理撤销表空间357
13.2.8 查询撤销表空间信息358
13.3 管理回退段359
13.3.1 回退段管理策略360
13.3.2 创建回退段362
13.3.3 更改回退段的存储参数363
13.3.4 缩减回退段364
13.3.5 更改回退段的可用性364
13.3.6 显式分配回退段365
13.3.7 删除回退段365
13.3.8 利用控制台管理回退段366
13.3.9 查询回退段信息367
13.4 习题369
第14章 管理模式对象——表与约束371
14.1 创建表371
14.1.1 表创建策略371
14.1.2 创建表:CREATE TABLE语句373
14.1.3 指定表空间:TABLESPACE子句375
14.1.4 指定表存储参数:STORAGE子句375
14.1.5 指定块空间管理参数:PCTFREE、PCTUSED、INITRANS和MAXTRANS377
14.1.6 指定重做日志文件:LOGGING子句380
14.1.7 指定并行处理服务进程:PARALLEL子句380
14.1.8 指定缓存:CACHE子句381
14.1.9 创建临时表: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语句381
14.1.10 利用控制台创建表381
14.2.1 增加和删除字段386
14.2 修改表386
14.2.2 修改表参数设置387
14.2.3 重建表存储结构388
14.2.4 手工分配表存储空间388
14.2.5 手工回收表存储空间389
14.2.6 删减表392
14.2.7 删除表394
14.2.8 分析表394
14.2.9 重命名表398
14.2.10 自动收集表信息399
14.2.11 利用控制台修改表399
14.2.12 查询表信息402
14.3 定义和管理约束402
14.3.1 定义约束402
14.3.2 添加和删除约束408
14.3.3 禁用和激活约束409
14.3.4 验证约束411
14.3.5 检查延迟约束412
14.3.6 保存违反约束的记录413
14.3.7 利用控制台创建和修改约束414
14.3.8 查询约束信息416
14.4 习题417
第15章 管理其他模式对象420
15.1 创建索引和索引化表420
15.1.1 索引创建策略420
15.1.2 指定索引选项422
15.1.3 创建B树索引423
15.1.4 创建位图索引424
15.1.5 创建反序索引424
15.1.6 创建函数索引424
15.1.7 创建索引化表(IOT)425
15.1.8 设置溢出存储426
15.1.9 定义约束时创建索引428
15.1.10 利用控制台创建索引429
15.2 修改索引和索引化表431
15.2.1 修改索引存储参数432
15.2.2 合并索引432
15.2.3 重建索引433
15.2.4 监视索引433
15.2.5 删除索引434
15.2.6 维护索引化表434
15.2.7 查询排序:ORDER BY436
15.2.8 利用控制台修改索引436
15.2.9 查询索引信息437
15.3 创建分区表和分区索引437
15.3.1 分区的概念437
15.3.2 确定是否分区438
15.3.3 创建分区表438
15.3.4 建立分区表索引444
15.3.5 管理和维护分区表446
15.4 创建和管理其他模式对象447
15.4.1 创建簇和聚簇表448
15.4.2 创建聚簇索引449
15.4.3 修改簇449
15.4.4 创建视图450
15.4.5 判断视图可更新字段452
15.4.6 查看视图可更新字段455
15.4.7 重定义视图456
15.4.8 删除视图456
15.4.9 创建序列457
15.4.10 修改序列458
15.4.11 创建同义词458
15.4.12 删除同义词459
15.4.13 查询簇、视图、序列和同义词信息459
15.5 习题460
第16章 数据库安全管理462
16.1 管理概要文件462
16.1.1 资源限制参数462
16.1.2 激活和禁用资源限制463
16.1.3 设置组合资源限制464
16.1.4 口令策略参数465
16.1.5 验证口令复杂度466
16.1.6 创建概要文件466
16.1.7 指定概要文件467
16.1.8 修改概要文件467
16.1.9 删除概要文件468
16.1.10 利用控制台管理概要文件468
16.1.11 查看概要文件信息470
16.2 管理用户471
16.2.1 用户属性471
16.2.2 创建用户472
16.2.3 修改用户473
16.2.4 删除用户474
16.2.5 操作系统认证方式475
16.2.6 利用控制台管理用户475
16.2.7 查看用户信息477
16.3 管理权限和角色477
16.3.1 系统权限478
16.3.2 对象权限481
16.3.3 数据字典保护482
16.3.4 预定义角色484
16.3.5 创建角色484
16.3.6 授予权限或角色485
16.3.7 回收权限或角色487
16.3.8 激活与禁用角色488
16.3.9 利用控制台管理权限和角色490
16.3.10 查看权限和角色信息491
16.4 习题493
附录 习题解答496
附1 第3章习题解答496
附2 第4章习题解答497
附3 第5章习题解答497
附4 第6章习题解答498
附5 第7章习题解答499
附6 第8章习题解答500
附7 第9章习题解答501
附8 第10章习题解答502
附9 第11章习题解答503
附10 第12章习题解答504
附11 第13章习题解答506
附12 第14章习题解答506
附13 第15章习题解答508
附14 第16章习题解答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