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 后勤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 后勤卷
  • 李平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482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 后勤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创3

二、在抗日战争中坚持5

三、在解放战争中发展10

四、战争年代后勤院校教育的历史贡献14

第一章 在战时向平时转变中形成体系(1949~1956)20

第一节 改建新建后勤院校21

一、改建医学院校22

二、改建新建其他后勤院校24

三、建立规范的后勤院校教育体系26

四、进一步调整医学院校29

五、总后勤部成立学校管理部31

第二节 确定正确的办学方向34

一、制定后勤院校教育方针35

二、提出“以教学为中心”指导思想37

第三节 学习毛泽东给后勤学院的训词40

第四节 加速组建教员队伍45

一、招聘地方专业教学人员45

二、利用地方院校培训教员47

三、军队后勤院校自行培训教员48

四、聘请苏联专家培训教员49

第五节 制定教学计划大纲、统一教材51

一、制定后勤院校教学计划大纲51

二、统一军械、运输学校专业教材53

三、统一陆军学校后勤业务教材54

四、统一医学院校教材56

第六节 学习苏军办学经验57

一、聘请苏军后勤教育专家指导教学58

二、派人赴苏军后勤院校学习61

三、翻译出版苏军后勤条令、条例和教材62

四、医学院校开展学习巴甫洛夫学说运动63

第二章 在正规化建设中曲折前进(1956~1966)68

第一节 调整理顺后勤院校体制69

一、精减调整后勤院校69

二、创建后勤工程学院72

三、调整后勤院校培训任务74

四、形成以总后勤部和各军兵种为主管理后勤院校的格局75

第二节 拓宽正规化建设时期的办学路子78

一、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相结合78

二、启动后勤科学研究工作80

三、开展研究生教育86

四、接收外国留学生88

第三节 反“教条主义”引发的“教学改革运动”89

一、修订后勤院校训练方针90

二、调整培养对象和招生条件91

三、开展群众性编写教材活动93

四、“以我为主”改革教学内容95

第四节 贯彻“少而精”、“短而少”教学原则98

一、缩短学制99

二、精简教学内容101

三、改进教学方法103

第五节 加强教员综合素质培养105

一、注重政治思想教育105

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107

三、加强任教能力培养109

第六节 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111

一、作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部署111

二、全面推广郭兴福教学法113

第三章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挫折(1966~1976)117

一、召开贯彻“文化大革命”精神会议118

第一节 后勤院校教育遭到全面破坏118

二、“停课闹革命”120

三、撤销22所后勤院校123

四、持续开展“教育革命”125

第二节 在困境中有所作为127

一、医学院校坚持外训教学127

二、连续三次召开后勤院校教学工作座谈会129

三、医工科院校恢复招生132

四、开展以突出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改革135

五、复建14所后勤院校137

六、坚持以“三防”为主的军事医学科研140

第四章 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恢复发展(1976~1989)142

第一节 恢复调整后勤院校体制143

一、完善后勤院校教育体制144

二、区分后勤院校培训任务146

三、确定学制、提高培训层次149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150

第二节 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整顿调整154

一、重新确立“以教学为中心”思想154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58

三、调整和整顿院校领导班子159

四、着手开展三项重点教学工作161

第三节 恢复建立正规化教学秩序164

一、总后勤部成立教育训练小组165

二、贯彻《院校工作条例》及《补充规定》167

三、组织领导干部集训170

第四节 重组教员队伍174

一、加速教员队伍重组174

二、加强教员能力培养176

三、评定专业技术职务179

四、建立教员队伍管理机制181

一、召开教学改革会议186

第五节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186

二、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论证191

三、加强军事、政治教学194

四、实现课题教材向学科教材的跨越199

五、大力推进电化教学203

六、组织教学质量评估207

第六节 踏上科研新征程211

一、建设院校科研队伍212

二、建立科研管理制度214

三、加强后勤学术交流216

四、推出后勤理论丛书221

五、开发应用工程技术224

六、军事医学科研走上快车道227

七、着手科学技术开发232

第七节 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235

一、总后勤部成立学位领导小组235

二、扩大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237

三、建设后勤特色学科240

四、造就高素质导师队伍246

第五章 在迎接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中开拓前进(1989~1999)250

第一节 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251

一、总后勤部颁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252

二、建立健全政治理论课程体系254

三、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257

第二节 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262

一、组织教学管理干部集训262

二、理顺院校内部教学管理体制263

三、颁发后勤院校管理规定266

四、组织院校教学管理检查268

一、90年代初的两次后勤院校调整270

第三节 调整改革后勤院校体制编制270

二、世纪之交的后勤院校调整276

第四节 构建适应“两场”的教学体系280

一、确立适应“两场”的人才培养目标280

二、制定适应“两场”的教学计划283

三、改革军事共同课教学288

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292

五、总结适应“两场”的教学改革经验296

一、进行“211工程”动员299

第五节 争创“211工程”299

二、贯彻落实“保四争二”方针303

三、第四、第二军医大学进入“211工程”行列308

四、“三重”建设起步310

五、军事后勤学成为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学科313

第六节 启动“三星”工程315

一、总后勤部颁发“三星”工程计划316

二、选配学科带头人318

三、培养跨世纪中青年人才320

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324

五、优化人才成长环境329

六、评选表彰“三星”332

第七节 探索新型办学模式333

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34

二、新型教学模式336

三、新型办学模式339

第八节 创建科研新辉煌342

一、造就顶尖科研队伍343

二、形成特色研究格局346

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349

四、取得丰硕科研成果352

五、走向国际学术交流356

第九节 开展跨世纪的后勤教育准备358

结束语366

一、后勤院校教育的主要成就366

二、后勤院校教育的基本经验370

三、后勤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376

附录381

一、后勤院校教育大事记381

二、后勤院校著名专家与先进人物426

三、后勤院校部分获奖的教学科研成果454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