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
  • 李欣广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22136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产业结构-研究-世界;工业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产业转移是当代大趋势1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新特点1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功能与规律1

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5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8

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产业转移14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15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产业转移15

二、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18

第三节 有关理论对探索国际产业转移的启示21

一、雁行理论的启示21

二、边际产业转移论的启示23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示25

第二章 中国工业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9

第一节 当代世界中中国需要的工业化29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针对性29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30

三、新型工业化是高度开放型的34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的开放历程36

一、改革开放前相对封闭时期的中国工业化发展36

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40

三、提高开放与发展的关联度,是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支撑点42

第三节 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45

一、中国经济开放度的衡量指标45

二、中国经济实际开放状况45

第四节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47

一、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需要整体思维47

二、对外开放与工业化发展中的空间平衡49

三、在总体发展思路下探讨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51

第三章 对外开放新背景与适应性开放56

第一节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56

一、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开放的意义56

二、中国所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和意义57

第二节 开放新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缺陷60

一、贸易自由化趋势造成“大换防”态势60

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依赖62

三、依赖低价竞争的出口模式遭遇新困境64

第三节 在适应性开放中推进工业化65

一、WTO规则对产业政策的限制65

二、适应性开放68

三、适应性开放状态下的中国工业化若干运行趋势70

四、适应性开放对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制约72

第四节 开放新背景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74

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阶段74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及行业分布变化76

三、外商投资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产生双重影响78

第四章 开放新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81

第一节 开放新背景下的全球性国际产业转移81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1

二、中国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82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化一般”的积极作用85

一、中国得以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85

二、促进体制转轨和体制创新87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升级87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消极作用90

一、产生复杂效应的相关格局90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新型工业化的消极作用93

三、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96

四、中国成为加工组装世界性基地的双重特点97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性产业转移100

一、APEC运行机制对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101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产生的发展效应101

第五章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104

第一节 跨国公司投资行为分析104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和新态势104

二、形成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行为的原因108

三、跨国公司投资中的技术转移行为110

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行为所产生的国际产业转移效应113

一、技术转移层次有所提高115

二、生产与技术转移的局限119

三、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120

四、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效应124

五、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障碍性微观影响127

第三节 我国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128

一、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产生的积极效果129

二、战略防范129

第六章 正确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工业化战略规划136

第一节 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际产业转移要求136

一、要求之一:为工业化提供资源保证和拓展技术来源136

二、要求之二:为工业化开辟和拓宽市场137

三、要求之三:为工业化在产业结构上有跨越式发展139

第二节 战略目标的选择140

一、兼顾两方面的战略目标140

二、战略的特色142

三、战略总体构想145

第三节 兼顾两方面目标的战略支撑点150

一、发展的民族主导权150

二、重点领域的政府主导151

三、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工业化154

第四节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安排155

一、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的国际分工水平155

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定位157

三、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的战略对策160

第七章 工业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依据164

第一节 战略目标兼顾两方面的主要依据164

一、大国目标依据164

二、后起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依据166

三、知识经济本质要求依据167

四、比较利益动态化规律的依据168

第二节 战略选择的理论评析173

一、支持后起国家“赶超战略”的理论评析173

二、“赶超”的一个理论依据:后发优势论175

三、“比较优势战略”的欠妥与宝贵启示176

四、“比较优势战略”不宜成为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180

第三节 比较优势论与比较优势陷阱181

一、从经济发展来理解比较优势论181

二、“比较利益陷阱”问题的产生183

三、“比较利益陷阱”的论证184

第八章 工业化战略规划的产业依据190

第一节 适应结构战略的产业技术分类方法190

一、以技术密集度来划分产业类型190

二、现有两种制造业技术分类方法有待改进193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的产业结构194

一、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与产业结构转换194

二、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196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未来工业发展的影响198

一、中国四大类工业产业发展的未来态势198

二、新型工业化的总体结构战略203

第四节 结构战略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5

一、结构战略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位205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点207

第五节 结构战略中的资金密集型产业209

一、结构战略中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定位209

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略213

三、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当中的几个重点部门215

第六节 结构战略中的高新技术产业216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论证216

二、高新技术产业必须肩负的使命217

三、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特点218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两大部门220

第九章 工业化战略中的加工贸易发展224

第一节 生产国际化中的加工贸易224

一、加工贸易的含义224

二、加工贸易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践225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动因227

四、我国加工贸易的若干特点228

第二节 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化作用的实证分析229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经济拉动的作用分析230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分析236

第三节 我国加工贸易在新型工业化中的目标定位242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当中的战略地位242

二、增强加工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与技术外溢的作用244

第四节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246

一、调整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目标246

二、实现由传统加工贸易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248

三、解决我国发展加工贸易对产业发展的隐患249

四、拓展加工贸易的区域空间250

第十章 工业化战略中的外贸对策252

第一节 管理性对策252

一、对引进外资的规范性管理252

二、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性管理254

三、对加工贸易的增效性管理258

第二节 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262

一、战略涵义与立论基础262

二、中国实施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264

三、驾驭WTO规则268

第三节 开拓性对策269

一、扩大商品出口的对策270

二、发展技术出口的对策274

三、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277

第十一章 工业化战略中的对外直接投资281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全球化背景282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直接投资282

二、产业全球化282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284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简介284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288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产业效应291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291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效应293

第四节 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296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直接出发点296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297

三、产业选择依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实指导意义299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定位301

五、区位与产业的结合:针对三大经济圈的产业选择战略304

第十二章 工业化战略中的竞争力对策308

第一节 竞争力对策308

一、竞争力的培育途径308

二、以组织管理为保证提升产业竞争力310

三、以技术为核心提升产业竞争力311

第二节 竞争力战略的三大阵线320

一、人才战略320

二、专利战略324

三、技术标准战略327

第三节 竞争策略330

一、要有正确的产业发展对策330

二、要有正确的技术发展对策331

三、要有正确的企业发展对策332

四、要有正确的企业经营对策334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