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理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理问题研究
  • 赵肖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86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市场经济-经济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理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树立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1

一、利益的反哺与公平的维度1

(一)利益层断——转型社会的现实之述2

(二)利益“反哺”——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的统摄之道7

(三)利益语境中的公平之维13

(四)切实关注代际公平18

(五)公众道德善恶指引19

(六)利益限制程度合理20

二、法律观的人文品性——从“影响性诉讼”谈起21

(一)民众话语激活——人主动性的展开23

(二)民众关注焦点——人主体性的展开26

(三)民众凝聚动力——人主导性的展开32

第二章 培育市场经济主体之法律信仰38

一、“经济人”——法律信仰的逻辑起点39

(一)法律信仰逻辑起点之定位39

(二)“经济人”概念的历史解读43

(三)“经济人”作为法律信仰逻辑起点的原因解读47

二、法律信仰——“经济人”的必由之路51

(一)时代变迁中的信仰之路51

(二)从“经济人”的“三性”看其对法律信仰的主观需要55

(三)从法律的“二制”看“经济人”对法律信仰的客观选择60

三、利益——“经济人”法律信仰的价值依皈64

(一)“经济人”与法律的价值契合点64

(二)利导之法的要件解读66

第三章 夯实和谐法律体系之理论基础73

一、法律体系的多元解释74

(一)法律体系的理论解释74

(二)法律体系的传统解释76

(三)法律体系的文化解释78

(四)法律体系的学科解释78

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之实证分析80

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之应然分析83

(一)形式要素86

(二)内容要素88

(三)价值要素93

四、构建和谐法律体系之路径分析97

(一)和谐法律体系之三元基础97

(二)和谐法律体系之双重模式100

(三)和谐法律体系之协调机制105

第四章 重视法治建设与法律移植的关系108

一、法律移植的内涵解析108

二、法律移植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114

(一)法律移植之路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114

(二)法律移植之路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分析119

三、中国法律移植的百年历程122

四、当代中国法律移植存在的偏失128

(一)法律移植在准备工作中存在的偏失128

(二)法律移植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偏失129

(三)法律移植在法律执行中存在的偏失131

五、我国法律移植中应注意的问题132

(一)确定法律移植的原则132

(二)法律移植内容的选择136

第五章 发挥法律经济学对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146

一、法律经济学之概述146

(一)法律经济学的含义146

(二)法律经济学的渊源148

(三)法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51

二、法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152

(一)法律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困境152

(二)法律经济学未来的发展155

(三)法律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160

(四)我国在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61

三、法律经济学理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165

(一)重视“效率”在我国法治实践中的地位165

(二)发挥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法治研究中的作用170

(三)关注法律经济学学科对法学教育的意义171

第六章 探寻法律与科技之内在联系174

一、从法与科技的概念变迁看二者的关系176

(一)科学与技术内涵解析176

(二)对于法认识的不确定性177

(三)科技与法之关系的宏观把握178

二、从法之本体出发寻找其科学痕迹179

(一)科技不发达造成的神法观念179

(二)科学启迪自然法学对于法的认识180

(三)科技发展深刻影响实证主义的法学观181

(四)其他法学流派的观点182

三、从法律进化的始终探寻科技发展的影响183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法的起源183

(二)科技发展不断推动法的发展184

四、从法制运行中直观科学技术的作用185

(一)科学技术对立法的影响186

(二)科技对执法、司法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187

五、从法学的研究中感受科技方法的渗透和引入188

(一)传统法学方法中科学因素的渗透189

(二)科学方法对法学思维之影响190

(三)法学研究中对科技的最新引进191

六、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关注法与科技关系的未来走向193

(一)高科技对于现代法律的全新挑战193

(二)现代法律对于科技问题的最新关注194

第七章 提升环境权保护的法律地位196

一、环境权保护的现状分析197

(一)环境权的含义197

(二)环境权在立法与法律实施中的困境199

二、环境权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205

(一)中国传统环境思维——“天人合一”205

(二)空间维度的公正——代内公正206

(三)时间维度的公正——代际公正210

(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实践意义213

三、环境权保护的法律价值215

(一)自然价值与环境权的契合215

(二)多层次的环境道德境界216

(三)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的关系218

第八章 挖掘“古今南北”商业文化之法律意义223

一、晋商文化之法价值探微223

(一)晋商文化内蕴着法的价值224

(二)晋商文化中法价值的基本特质226

(三)晋商文化的现实启迪233

二、晋商经济纠纷解决机制初探236

(一)晋商经济纠纷解决的“活法”适用237

(二)晋商经济纠纷解决的具体方式239

(三)晋商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转换249

三、温州模式的法理思考254

(一)温州模式体现的法的精神255

(二)温州模式发展的法治障碍261

(三)温州模式发展的法治路径266

参考文献279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