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净化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血液净化理论与实践
  • 孙世澜,姚国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104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血液透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净化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血液净化概述3

第1章 血液净化的发展历史和展望3

一、人工肾的发展史3

二、新抗凝药的发现4

三、血管通路的进展4

四、透析液的变化5

五、透析膜的进展&透析器层出不穷5

六、血液净化设备不断更新6

七、血液净化形式多样化8

八、透析时间的变化8

九、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出现9

第2章 血液透析的原理11

一、血液透析的原理11

二、弥散规律与影响因素11

三、对流与影响对流的因素16

四、吸附与灌流18

五、渗透与超滤18

第3章 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和任务20

一、尿毒症的流行病学20

二、尿毒症治疗的现状21

三、肾脏替代治疗22

四、替代治疗的指征23

五、血液透析治疗的目标25

六、血液净化的展望27

第4章 血液净化的循证医学29

一、概述29

二、透析器29

三、水处理30

四、透析液30

五、透析膜31

六、血管通路32

七、抗凝33

八、透析指征34

九、治疗方法35

第5章 血液净化中的抗凝38

一、血液透析中凝血的监测38

二、抗凝方法39

三、新的抗凝技术42

四、其他血液净化方法的抗凝45

第6章 透析器的复用48

一、透析器结构48

二、透析器类型48

三、透析膜材料48

四、透析器性能49

五、透析器的消毒50

六、常用透析器的规格50

七、透析器的选择53

八、透析器的复用54

第7章 临时性血管通路建立61

一、概述61

二、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62

三、带涤纶套的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66

第8章 永久性血管通路68

一、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发展与主要类型68

二、永久性血管通路手术69

二、血管通路的血流量与通畅率72

四、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并发症72

第9章 血液透析用水与透析液的质控标准82

一、血液透析用水82

二、血液透析液的配制84

第10章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90

一、尿毒症毒素及其分类91

二、血液透析充分性测定方法92

三、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标准95

四、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因素96

五、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频率及步骤99

第11章 血液透析中心的质量监控101

一、血液透析中心的设立与布局101

二、血液透析机的要求及维护102

三、透析用水的要求及质量监控103

四、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治疗质量103

五、透析器的复用104

六、消毒隔离制度105

七、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108

八、提高舒适度和依从性,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109

第12章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药物时效与剂量113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药动学特点113

二、透析疗法对药动学的影响114

三、肾功能不全及替代治疗时的药物使用118

四、透析患者常用药物的使用138

第二篇 血液净化的方法145

第13章 血液净化方法学进展的循证医学145

一、短时高效透析145

二、高通量透析145

三、血液滤过146

四、血液透析滤过146

五、生物滤过147

六、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8

第14章 高通量透析152

一、定义152

二、原理152

三、设备要求152

四、临床应用153

五、透析器的复用154

六、治疗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55

第15章 免疫吸附疗法的临床应用158

一、免疫吸附柱结构158

二、常见免疫吸附柱的功能与应用159

三、基本操作程序160

四、免疫吸附临床应用的近况160

第16章 血浆置换疗法163

一、血浆置换疗法的分类163

二、膜式血浆置换技术164

三、血浆置换疗法的机制165

四、血浆置换的适应证166

五、血浆置换急性并发症169

六、优点及缺陷169

第17章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在临床的应用172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主要方式172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原理175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指征177

四、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技术操作180

五、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并发症182

六、连续性血液净化发展前景183

第18章 血液灌流185

一、血液灌流进展185

二、血液灌流的原理185

三、血液灌流的设备186

四、血液灌流的操作187

五、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188

第19章 人工肝脏支持系统192

一、人工肝脏支持系统的分型及特点193

二、人工肝脏支持系统常见的治疗模式和特点193

三、肝衰竭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和疗效197

四、并发症197

五、小结与展望198

第20章 腹膜透析新进展201

一、腹膜透析的特点和优越性201

二、残余肾功能的重要性202

三、腹膜透析剂量与透析充分性203

四、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比较:共用透析是否是今后发展的方向205

五、腹膜透析与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209

六、糖尿病尿毒症患者是否更适合做腹膜透析211

七、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与腹膜纤维化214

八、腹膜透析液的研究进展216

第21章 腹膜/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近况221

一、联合透析的目的221

二、联合透析的原因222

三、联合透析的处方223

四、联合透析的疗效223

五、存在的问题224

第22章 腹膜透析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227

一、CAPD的存活率227

二、腹膜透析自身对存活率的影响227

三、腹膜透析并发症对存活的影响228

第三篇 特殊患者/疾病的血液净化治疗237

第23章 老年患者的透析237

一、老年患者透析的指征237

二、老年患者透析的方式237

三、对不同老年患者具体透析方法的实施238

第24章 妊娠患者的透析243

一、腹膜透析243

二、血液透析244

三、并发症处理244

第25章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247

一、透析方法的选择247

二、糖尿病肾病并发严重水肿的处理250

第26章 儿童患者的透析252

一、儿童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52

二、急性肾衰竭患儿的透析252

三、慢性肾衰竭患儿的透析255

四、终末期肾脏病患儿的治疗259

第27章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261

一、对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状态的分析与评估261

二、透析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262

三、缺血性心脏病263

四、心力衰竭266

五、心包炎268

六、高血压270

第28章 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治疗278

一、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278

二、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相关因素279

三、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药物治疗279

四、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280

五、预后284

第29章 肾移植与血液净化治疗286

一、移植患者的血液透析疗法286

二、血浆置换的应用288

三、对植后复发性局灶节段性硬化的治疗290

四、其他292

第30章 溶血性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治疗294

一、病因294

二、发病机制295

三、组织病理学295

四、实验室检查295

五、临床表现296

六、诊断297

七、鉴别诊断297

八、治疗297

第31章 急性肾衰竭的血液净化300

一、病因及分类301

二、发病机制301

三、病理改变303

四、临床表现303

五、辅助检查305

六、治疗305

七、预防309

八、预后309

第32章 中毒性休克的血液净化治疗312

一、病原体312

二、发病机制312

三、临床表现312

四、诊断313

五、鉴别诊断313

六、治疗313

第33章 血液透析治疗乳酸性酸中毒317

一、发病机制317

二、临床表现318

三、诊断318

四、防治318

第34章 利尿药治疗无效的脑水肿321

一、发病机制321

二、临床表现321

三、诊断322

四、防治322

第35章 高渗性昏迷的血液透析治疗325

一、病理生理325

二、发病诱因325

三、临床特征326

四、治疗326

第36章 血液净化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29

一、发病机制329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原理及优势330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331

第四篇 血液净化的并发症335

第37章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其处理的循证医学335

一、低血压335

二、心血管并发症335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336

四、血液系统并发症337

五、透析骨病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和PTH异常338

六、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性339

七、感染、免疫异常与炎症339

八、皮肤340

九、营养不良340

十、其他341

第38章 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344

一、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实验所见344

二、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的临床表现351

第39章 透析器反应356

一、病因356

二、发病机制357

三、临床表现35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58

五、治疗359

六、预防359

第40章 心律失常的评估与处理361

一、常见心律失常类型361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362

三、心律失常的处理364

第41章 透析相关低血压368

一、发生机制368

二、症状表现372

三、急诊处理372

四、预防策略373

五、药物治疗374

第42章 透析失衡综合征377

一、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377

二、透析失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378

三、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380

第43章 透析脑病382

一、透析性痴呆382

二、颅内出血384

三、Wemicke脑病386

第44章 血液透析并发ARDS及其治疗388

一、概念388

二、ARDS的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388

三、ARDS的临床特征与诊断389

四、血液透析并发ARDS389

五、治疗390

第45章 消化道出血394

一、病因394

二、诊断395

三、治疗395

第46章 血液透析并发腹水的病因与治397

一、病因397

二、发病机制39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98

四、治疗399

第47章 透析患者贫血的处理402

一、透析患者贫血的发生机制402

二、贫血患者的识别和初始评估403

三、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治疗404

四、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Hb目标值的评估和纠正406

第48章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408

一、病原学408

二、发病的影响因素410

三、诊断410

四、临床特点411

五、治疗411

六、预后412

七、预防措施413

第49章 透析患者的感染问题415

一、常见感染的病因415

二、预防接种419

三、透析患者抗生素的应用419

第50章 血液透析患者的结核感染422

一、发病机制422

二、临床表现423

三、检验及检查423

四、诊断424

五、治疗424

六、预后426

第51章 透析治疗的营养问题428

一、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428

二、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价431

三、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与预防435

第52章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443

一、发病机制443

二、临床表现444

三、诊断445

四、防治445

第53章 肾性骨病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47

一、肾性骨病的组织学变化447

二、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448

三、肾性骨病的诊断453

四、治疗与预防455

第54章 铝相关性骨病459

一、病因459

二、病理459

三、发病机制460

四、诊断460

五、防治460

第55章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糖反应462

一、发生率462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62

三、临床表现46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63

五、防治措施463

第56章 空气栓塞465

一、原因465

二、病理生理465

三、临床表现466

四、治疗466

五、预防467

第57章 血液透析相关性溶血468

一、原因468

二、临床表现468

三、实验室检查468

四、诊断469

五、治疗469

六、预防4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