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石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 ISBN:78022339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大臣-评传-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之死一、出使越国,饱受磨难1
二、越国战败,谋求媾和2
三、孤身入吴,达成议和4
四、韬光养晦,兴越灭吴6
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13
六、劳苦功高,后人评说15
第二章 千古奇冤,忠臣死节——伍子胥之死一、国仇家恨,怀志出逃17
二、韬光养晦,静待时变18
三、振兴吴国,能力尽显19
四、大仇得报,鞭尸疑云21
五、谏不能用,含恨而终25
六、千古冤案,死亡真相27
七、性格剖析,成败有凭30
八、“叛国”疑案,正说英雄34
第三章 车裂以殉——改革先驱商鞅之死一、少好刑名之学38
二、因势出人,因人成事40
三、西行入秦41
四、觐见秦孝公43
五、舌战群臣勇者胜44
六、立木变法,诚信震天下45
七、开疆辟土,迫使魏王丧权辱国46
八、心狠手辣,用酷刑维护改革48
九、固执己见,不听忠告49
十、变法功高51
十一、身遭车裂52
十二、司马迁说商鞅54
十三、商鞅的历史地位和影响57
第四章 功名利禄的牺牲品——吴起之死一、名德有亏,被曾子逐61
二、杀妻求将,为鲁王用63
三、威镇河西,国内改革66
四、公叔算计,无奈奔楚69
五、变法强楚,征战诸国71
六、悼王驾崩,乱箭穿身73
七、治军有方,赏罚分明74
八、暴戾还是仁德76
第五章 汨罗江畔的悲歌——屈原之死一、出生异乎常人78
二、美政理想80
三、尝试变法,锋芒初露惹众议81
四、遇谗85
五、遏制朋党比周之害87
六、怀王挥手又何如88
七、从灵魂深处与社会关系中透析屈原冤案92
第六章 法术大家——韩非之死一、韩非的权术94
二、师事荀卿99
三、秦王兴师三十万,只为韩非100
四、韩非失民众103
五、必死无疑的法家鼻祖107
第七章 范雎进谗杀白起——白起之死一、白起为将,范雎为相111
二、长平大捷,坑杀赵卒四十万113
三、范雎的个人战争118
四、诬杀白起120
五、冤死的灵魂不服输122
第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秦相李斯之死一、走上从政之路124
二、心胸狭隘的小人127
三、秦王朝的搭建人128
四、焚书坑儒的帮凶132
五、最丑陋的人生一幕135
六、丞相的宿命:腰斩咸阳138
七、寂寞身后事,有人要评说143
第九章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之死一、承胯下之辱,临寄人之羞145
二、从怀才不遇到登坛拜将148
三、好虚名,封齐王留下隐患152
四、功高震主155
五、谋反证据不足信158
六、韩信一命归钟室160
七、韩信之死冤还是不冤162
八、不能把兔死狗烹视为历史规律165
第十章 不成熟的政治家——“智囊”晁错之死一、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晁错168
二、从“削弱诸侯”到“七国之乱”172
三、“七国之乱”的起因174
四、晁错性格的分析176
五、虽是忠心耿耿,但却血洒东市177
六、晁错并非对皇帝尽愚忠180
七、后人从“七国之乱”的结局中汲取的教训181
第十一章 平乱四方,功盖其位——周亚夫之死一、将门之后,治军极严183
二、平定七国之乱186
三、功盖其位188
四、饿死在狱中192
五、是非功过周亚夫194
第十二章 名门之后,国之风士——李广之死一、地灵人杰,将门家风197
二、军事奇才,机智勇猛200
三、伐吴楚受命平叛,夺军旗威震昌邑201
四、战雁门重伤被俘,假昏迷夺马归营202
五、以狠对外,以爱对内205
六、摆圆阵智勇杀敌,射大黄塞上扬威207
七、悲情将军,受辱自刎208
八、忠尽爱国,廉洁奉公210
九、汉武帝为何不重用李广212
十、李广之死的历史评判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