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
  • 庞雄奇,邱楠生,姜振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508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油气藏-形成-定量分析-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的性质和任务1

第二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研究的基本内容2

一、盆地形成和演化2

二、油气生排与储盖2

三、油气运聚与成藏2

四、油气保存与破坏2

第三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研究工作的特点2

一、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3

二、定量求解地质问题3

三、自动给出结果3

四、快速完成任务3

第四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的方法和技术3

一、统计模拟和成因模拟3

二、正演模拟和反演模拟4

三、油气成藏定量模拟技术路线6

第五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发展简史与趋向7

一、1978年前的方法准备阶段7

二、1978年至1990年间的软件研发探索阶段7

三、1990年后的商品化产业发展阶段8

四、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8

五、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9

第六节 油气成藏定量模拟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10

一、积累和扩展知识面10

二、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10

三、定量化结果定性化解释10

小结11

复习思考题11

第二章 盆地形成与演化模拟12

第一节 沉积盆地的分类12

第二节 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模拟16

一、伸展(裂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模拟16

二、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模拟18

第三节 盆地沉积与充填过程模拟23

一、沉积盆地充填过程模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23

二、模拟所用的参数25

三、模拟模型25

四、盆地充填过程模拟步骤38

五、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定量模拟实例39

小结49

复习思考题50

第三章 盆地压实成岩与流压变化51

第一节 沉降史模拟51

一、沉降史研究的方法51

二、沉降史分析的基本模型53

三、沉降史模拟计算机程序设计56

第二节 地层压实作用及其基本模型58

一、正常压实模型58

二、复杂岩性压实模型58

第三节 地层古厚度恢复59

一、压实模拟实验法59

二、正演模拟法60

三、回剥模拟法60

四、物质平衡法61

第四节 压实作用与砂泥含量变化64

一、砂泥含量的基本概念64

二、影响地层、岩石砂泥含量变化的因素65

三、地史过程中岩石砂泥含量恢复计算67

四、埋深压实过程中砂泥含量的变化67

五、研究地史过程中砂泥含量变化的地质意义68

第五节 流压变化69

一、粘土矿物转化与脱水计算69

二、欠压实作用与剩余流体压力模拟71

三、实际例子78

小结79

复习思考题79

第四章 盆地构造演化模拟81

第一节 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模拟81

一、构造应力场的特征81

二、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82

三、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实例86

第二节 盆内构造变形作用与平衡剖面恢复92

一、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92

二、平衡剖面应用的基本方法93

三、计算机模拟及实例96

第三节 地层被剥蚀作用及其定量模拟101

一、地层剥蚀面的基本特征101

二、地层被剥蚀时间的确定103

三、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106

小结117

复习思考题117

第五章 盆地热流演化与古地温场恢复119

第一节 盆地热体制和热结构119

一、大地热流和低温场研究的基本概念119

二、热传递的基本方式122

三、地温资料与解释124

四、深部地温研究方法124

第二节 盆地热流与地温场控制因素127

一、地温分布的主控因素127

二、地温分布的影响因素128

第三节 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129

一、有机质成熟度温标129

二、粘土矿物和自生矿物的组合关系136

三、包裹体测温138

四、磷灰石裂变径迹139

第四节 盆地演化动力学特征及其地温场变化史模拟144

一、Mckenzie拉张模型144

二、Falvey统一混合模型146

三、动力学与古温标联合反演模型146

四、其它模型147

小结147

复习思考题147

第六章 油气生成特征与模拟149

第一节 与生烃史模拟研究有关的概念149

一、烃源岩及其分布发育149

二、有机母质149

三、有机母质丰度150

四、有机母质类型151

五、有机母质转化程度153

六、有机母质转化生烃特征与表示方法158

第二节 实验模拟法研究生烃量160

一、实验原理160

二、实验装置与条件160

三、有关参数计算161

四、应用实例162

五、问题讨论163

第三节 热化学动力学法模拟计算烃源岩生烃量165

一、概念模型165

二、数学模型165

三、海拉尔盆地源岩产烃量热化学动力学模拟计算166

四、问题讨论167

第四节 物质平衡法模拟计算有机母质转化产烃量168

一、乌斯宾斯基物质平衡方程与煤成气产率计算168

二、有机母质转化产油气量物质平衡优化模拟计算169

三、结果与方法讨论175

小结176

复习思考题176

第七章 油气排运特征与模拟177

第一节 排烃研究的概念术语与表征方法177

一、排烃临界条件177

二、排烃量179

三、排烃效率180

四、排烃速率180

五、排烃饱和度(排烃率)181

第二节 排烃量研究常用的方法及其局限性181

一、据残留烃量计算排烃量181

二、据残留烃饱和度计算排烃量181

三、据生烃量计算排烃量182

四、据生、留烃量相减法计算烃源岩排烃量182

五、多相渗流理论计算排烃量183

六、其它方法183

第三节 排烃门限理论与排油气过程特征模拟183

一、排烃门限的基本概念与表征方法183

二、排烃门限控油气作用与排油气过程定量模拟185

三、烃源岩排油气阶段划分及其地质模式193

四、烃源岩品质综合定量评价194

五、烃源岩层属性综合定量评价198

小结201

复习思考题202

第八章 油气储集条件与评价203

第一节 碎屑岩成岩作用数值模拟及其应用203

一、单项成岩作用的过程模拟203

二、成岩作用过程综合模拟206

三、次生孔隙发育带预测212

第二节 储集层建模与定量评价215

一、储集层建模方法与原理215

二、储集层建模量化理论217

三、储集层建模类型及方法分类219

四、储集层建模的主要应用220

小结225

复习思考题226

第九章 盖层封油气能力定量模拟227

第一节 盖层的概念及分类227

一、盖层的概念227

二、盖层的分类227

第二节 盖层封油气机理228

一、物性封闭228

二、压力封闭229

三、浓度封闭230

四、几种特殊盖层封闭作用231

第三节 影响盖层发育的地质因素232

一、沉积环境对盖层形成的控制作用232

二、成岩作用对盖层封闭性发育的控制作用233

三、构造活动对盖层封闭性的破坏作用234

第四节 盖层封油气性定量评价理论与模型235

一、盖层排替压力评价模型235

二、盖层封闭的相对性评价模型236

三、特殊情况下盖层封闭性评价模型237

四、实际地质条件下盖层封闭能力模拟校正238

五、盖层封闭性综合定量评价(CRI)模型238

第五节 盖层封闭的有效性研究246

一、盖层物性封闭能力有效性研究246

二、盖层压力封闭的有效性研究249

三、盖层烃浓度封闭的有效性研究251

第六节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盖层封油气性定量评价254

一、利用地震速度谱资料计算地震层砂泥含量等参数254

二、利用地震资料定量评价地震层封闭油气能力255

小结258

复习思考题259

第十章 油气运移作用定量模拟260

第一节 油气运移研究概述260

一、基本概念260

二、初次运移机理260

三、二次运移机理262

第二节 流体势场特征与油气运移模拟266

一、流体势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266

二、流体势计算参数的选取及计算273

三、油气二次运移量分配方法探讨274

四、流体势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实例277

第三节 多相渗流机理与油气运移模拟279

一、油气运聚聚集地质模型279

二、多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及解法280

三、多相渗流机理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282

四、应用实例282

第四节 油气优势通道运移及其定量模拟283

一、油气优势通道运移的基本概念284

二、油气优势通道运移存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284

三、油气优势通道运移的基本模式288

四、油气运移通道控烃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290

五、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297

小结299

复习思考题299

第十一章 油气成藏特征与模拟301

第一节 油气成藏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划分方法301

一、油气成藏体系基本概念301

二、油气成藏体系与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01

三、油气成藏体系的结构及其分类303

四、油气成藏体系划分方法304

第二节 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概念模型306

一、油气成藏门限与物质平衡方程306

二、油气成藏门限控油气作用308

三、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方法原理310

第三节 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损耗烃量模拟计算311

一、储集层滞留烃量311

二、盖前排失烃量312

三、运移损耗烃量312

四、构造破坏烃量313

五、无价值聚集烃量318

第四节 满加尔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318

一、研究区基本地质条件与成藏体系划分318

二、各油气成藏体系生排烃量研究319

三、各油气成藏体系损耗烃研究319

四、各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与有利勘探区预测322

第五节 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结果可靠性分析324

一、可靠性分析方法原理和模型325

二、可靠性分析实例327

小结330

复习思考题330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