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哲学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管理哲学新论
  • 杨伍栓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036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哲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管理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

一、管理哲学的定义1

二、管理哲学的特点2

第二节 管理哲学的产生4

一、管理实践的发展需要管理哲学4

二、管理哲学的产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5

第三节 管理哲学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作用12

一、管理哲学的理论地位12

二、管理哲学的社会作用15

三、管理哲学的理论启示--应该加强对哲学应用的研究16

第四节 西方哲学与现代管理18

一、实证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19

二、实用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1

三、分析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5

四、科学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7

五、结构主义哲学对管理的影响29

六、哲学人类学对管理的影响32

第五节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管理思想36

一、孔子及儒家以 仁 为本的管理思想36

二、老子及道家的 自然无为 的管理思想39

三、墨子及墨家倡导 兼爱 的管理思想41

四、孙子及兵家着重 奇正形胜 的管理思想43

五、《管子》 轻重有术 的管理思想45

六、法家 抱法处势 的管理思想47

七、王夫之 理势合一 的管理思想49

第一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主体52

第一节 管理主体的概念和性质52

一、管理主体的概念52

三、管理主体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56

二、管理主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56

四、管理主体的特点59

第二节 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61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61

二、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63

三、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64

四、管理主体应具备的能力素质65

第三节 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关系67

一、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对立统一67

二、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量变质变关系68

第二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客体70

第一节 管理客体和管理客体系统70

一、管理客体的含义70

二、管理客体的性质74

三、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76

四、管理客体系统77

五、管理客体系统的属性与生产方式的关系78

第二节 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79

一、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79

二、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80

三、注重研究人性理论,搞好企业管理85

四、领导行为理论与企业管理89

第三节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92

一、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区别与对立93

二、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统一93

第三章 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管理9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95

一、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95

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96

三、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97

四、过程论的思维方法98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99

一、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99

二、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103

三、抽象和具体的方法106

四、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109

第三节 自然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111

一、系统方法112

二、比较方法和动态方法119

三、信息论的思维方法121

四、控制论的思维方法122

五、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相统一的方法123

一、什么叫决策128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128

第四章 管理决策中的哲学问题128

二、决策的基本特征132

三、决策的基本类型132

第二节 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134

一、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134

二、管理决策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40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优化系统142

一、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142

二、科技革命对管理决策的影响144

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方法146

第四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方法、决策思维150

一、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发展151

二、科技革命促进了决策思维方式的变化152

一、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154

第五章 管理运动过程中的哲学问题154

第一节 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及重要作用154

二、管理计划的作用157

第二节 组织中的辩证法158

一、组织的定义和作用158

二、组织的哲学依据160

三、组织中的矛盾关系160

第三节 管理控制过程中各环节的辩证关系172

一、管理控制的定义、内容和特点172

二、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174

三、管理控制过程的意义175

四、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原理176

第一节 协调在管理中的含义和类型178

一、协调的含义178

第六章 管理协调中的哲学问题178

二、协调和调和179

三、协调的哲学依据179

四、协调的类型182

五、协调的作用183

第二节 管理协调的基本原则184

一、管理协调的原则184

二、协调与发展186

第三节 协调的手段186

一、法律法规政策协调以及组织结构调整187

二、优化组合的协调方法188

三、会议协调及现场协调189

四、激励手段的应用190

五、感情沟通协调方法193

六、道德、舆论、教育、启发等协调方法194

第七章 管理伦理论195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内容和作用195

一、伦理道德的含义195

二、伦理道德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196

三、伦理道德与人性理论198

第二节 管理伦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200

一、管理伦理的含义200

二、管理伦理与一般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202

三、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205

第三节 管理模式向 以人为中心 的转化209

一、管理模式的变化209

二、管理模式转化的伦理学依据211

三、 以人为中心 管理模式的启示213

第八章 管理价值观215

第一节 价值和管理价值216

一、价值与管理价值的区别和联系217

二、管理价值的特点221

三、管理价值体系224

第二节 管理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226

一、管理价值观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226

二、管理价值观的转变及其意义228

三、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要重视批判错误的价值观230

第三节 管理价值目标234

一、 真 、 善 、 美 的科学含义234

二、 真 在管理价值目标中的地位236

三、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237

四、管理中的 美 价值239

五、 真、善、美 的辩证统一是管理的价值目标241

一、管理与经济管理244

第九章 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244

第一节 经济管理与哲学244

二、哲学和经济管理246

三、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249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250

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对立统一251

二、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统一253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地位及其变化255

四、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正确的发展观256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260

一、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260

二、企业的利益与责任的辩证关系261

三、《孙子兵法》和营销管理261

一、伦理道德与经济伦理道德和管理道德265

第四节 经济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265

二、经济管理与伦理道德266

三、经济管理的道德评价问题268

四、经济管理中几个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270

第五节 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管理思想274

一、文化大背景与经济管理思想274

二、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济管理思想的比较276

三、日本现代管理模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278

第十章 社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280

第一节 社会哲学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280

一、社会学初创阶段的哲学流派与社会学理论流派的产生281

二、两大社会学阵营的出现及其不同的社会哲学理念288

第二节 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理论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影响29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291

二、社会学重建之后的发展过程292

三、社会学与社会管理293

第十一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一)--城市管理主体296

第一节 现代城市的定义、特征和类别296

一、关于城市的定义296

二、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299

三、矛盾特殊性与城市的类别301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303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03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305

三、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方针306

第三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城市政府的体制308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政府体制308

第四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要素--市长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作用312

一、市长的主要任务和作用312

二、我国城市政府的体制312

二、保证市长作用的条件314

第十二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二)--城市管理客体316

第一节 城市规划管理316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316

二、城市规划的意义316

三、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特点317

四、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320

五、城市规划的计划前研究及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324

第二节 城市经济管理325

一、城市经济管理的概念325

二、城市经济管理的意义326

三、城市经济管理的职能327

四、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330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334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334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容334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336

第四节 城市土地管理337

一、城市土地的特点337

二、城市土地的分类339

三、城市土地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340

四、城市土地管理的性质、内容和任务342

五、城市土地管理的方法344

第五节 城市环境管理346

一、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346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347

三、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349

四、城市生态环境353

五、城市环境的保护管理355

第六节 城市管理与法制建设361

一、城市法制的基本内容361

二、我国城市法制建设365

第十三章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和客体373

第一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373

一、乡镇行政组织373

二、乡镇行政领导382

第二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客体385

一、乡镇经济行政管理385

二、乡镇政务管理389

三、乡镇文化管理393

主要参考文献398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