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共经济学
  • 黄恒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851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1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框架4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1

第四节 研究公共经济学的意义17

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20

第一节 公共经济主体的多中心趋势20

第二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一:政府23

一、政府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3

二、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27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32

第三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二:私人企业35

一、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35

三、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39

二、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39

第四节 公共产品的主体之三:社区40

一、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40

二、社区如何提供公共产品42

第五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四:第三部门45

一、第三部门的定义45

二、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45

三、第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47

第六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五:国际组织48

一、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产品48

二、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原因48

三、国际公共产品的分类49

第七节 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50

一、政府治理结构的转型50

二、政府在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的作用51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定义55

第三章 公共产品55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56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61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61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66

一、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66

二、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68

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分析71

四、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方式77

第三节 混合产品81

一、混合产品的性质81

二、混合产品的分类82

三、混合产品的消费85

四、混合产品的最适规模89

五、混合产品的提供91

一、对非国家公共产品的理解93

第四节 非国家的公共产品93

二、非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94

第五节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及其纠正99

一、外部性的本质99

二、外部性的特征100

三、外部性与公共产品101

四、政府对外部性的纠正102

第四章 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108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109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109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112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118

四、公共选择学派研究的方法论突破122

第二节 投票机制123

一、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124

二、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130

三、其他一些新的显示方法134

第三节 官僚经济理论135

一、政府失灵论136

二、政府规模140

三、寻租144

第四节 公共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149

一、公共经济决策的含义149

二、公共经济决策行为的演变153

三、公共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154

四、我国公共经济决策的现状159

第五章 公共支出164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概念与原则165

一、公共需要与公共支出165

二、公共支出的概念166

三、公共支出的原则169

四、公共支出的范围和方式173

五、公共支出的意义174

第二节 公共支出分析176

一、公共支出的增长状况分析176

二、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179

三、公共支出的效应分析183

四、公共支出的体制分析185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结构和分类186

一、公共支出结构分析186

二、公共支出的分类190

第四节 公共支出的效益分析195

一、公共支出效益分析的基本框架196

二、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198

第五节 中国现行公共支出207

一、当前我国公共支出存在的问题207

二、改革我国财政支出体系的政策建议214

第六章 公共收人220

第一节 公共收入的概念界定220

一、公共收入的产生220

二、公共收入与私人收入222

三、公共收入与政府收入223

四、公共收入的定义与内涵224

五、公共收入的特征226

六、公共收入的原则227

第二节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232

一、税收收入232

二、公债收入241

三、公共收费收入248

四、国有资产收入250

一、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251

第三节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251

二、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253

三、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258

四、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260

五、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261

第四节 中国的公共收入与公共收入的国际比较262

一、中国的公共收入262

二、公共收入的国际比较272

第七章 公共分配286

第一节 公共分配的概念与内涵286

一、公共分配的概念286

二、公共分配的内涵288

第二节 公共分配的主要形式291

一、按劳分配292

二、按资分配294

三、按能分配297

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299

五、按需分配301

第三节 公共分配与社会公平303

一、什么是社会公平?303

二、评价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305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不平等及其产生的原因308

四、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310

五、政府减少不平等的直接方案:社会福利制度313

六、政府减少不平等的一个新方案:负所得税方案316

第四节 公共分配的基本原则317

一、效率的含义317

二、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318

三、社会经济的稳定321

四、结合我国实际,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进一步阐释322

第五节 中国当前的公共分配326

一、现状分析326

二、分配现状的原因分析331

第八章 社会保障335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原则335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基本内容335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范围及水准338

第二节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340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及特征341

二、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342

第三节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344

一、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44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比较346

三、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53

第四节 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356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问题357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想360

一、公共经济政策的原则370

第九章 公共经济政策370

第一节 公共经济政策的原则与目标370

二、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373

第二节 公共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373

一、财政工具374

二、金融工具377

三、直接控制工具381

四、制度工具382

五、公共经济政策工具与公共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383

第三节 中国的公共经济政策385

一、中国公共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1949~1992年)386

二、当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992年~ )397

第十章 地方公共经济412

第一节 地方公共产品412

一、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412

二、地方公共产品的最佳数量416

三、蒂布特模型417

四、公共产品的集中与分散提供420

第二节 地方公共支出427

一、中央与地方公共支出的划分原则427

二、地方公共支出的范围427

三、影响地方公共支出的因素430

四、现实的地方公共支出432

第三节 地方公共收入436

一、地方与中央公共收入的划分原则436

二、地方公共收入的内容439

第四节 我国地方公共经济的发展448

一、分税制改革448

二、我国地方公共支出的现状及分析452

三、我国地方公共收入的现状456

第一节 公共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原则461

第十一章 公共经济管理461

一、管理概念以及考察公共经济的管理学视角462

二、公共经济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经济管理466

三、公共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469

第二节 公共经济规划474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475

二、政府预算481

第三节 公共经济与民主监督484

一、公共经济的公共性与民主监督的意义484

二、公共经济活动中民主监督缺失的危害486

三、加强对公共经济活动的民主监督488

第四节 公共经济效率与效益分析490

一、公共经济效率辨析490

二、公共经济低效率的原因492

三、提高公共经济效率的途径494

四、公共经济效益辨析与评估495

五、公共经济效率与效益的统一498

第十二章 政府采购501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概念和特点501

一、采购的概念和分类501

二、政府采购与私人采购的区别503

三、政府采购的内涵504

四、政府采购的特点506

五、政府采购的领域与地位508

第二节 政府采购的目标和原则509

一、政府采购的目标509

二、政府采购的原则512

第三节 政府采购制度516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概念及内容516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起源与发展517

三、国际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518

四、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519

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522

第四节 政府采购的组织体系525

一、采购管理机构525

二、采购执行机构526

三、采购代理机构527

四、采购仲裁机构528

五、采购监督机构528

六、供应商529

第五节 政府采购模式529

一、集中采购模式529

二、分散采购模式530

三、半集中半分散模式530

第六节 政府采购方式530

一、政府采购方式的分类531

二、国际政府采购规则中采购方式的规定532

三、几种主要的采购方式533

第七节 政府采购运行程序538

一、政府采购的运行程序538

二、几种主要采购方法的运行程序540

第八节 政府采购的审计与监督544

一、政府采购的审计544

二、政府采购的监督546

第九节 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553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553

二、我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56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的条件561

四、建立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则561

五、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563

六、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重点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