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第3卷
  • 王竞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780173006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9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名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林则徐家书654

启程赴广——致夫人函654

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致夫人函654

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训长儿汝舟655

耗财伤身,莫若鸦片——致郑夫人656

鸦片毒深,家人勿吸——复郑夫人657

鸦片一物,更须屏绝——复长儿汝舟658

客子归乡,天伦之乐融如——复长儿汝舟659

少年轻薄,善为训诫——致郑夫人书661

游学并重,以广智识——致次儿聪彝662

望儿来粤,以娱晨昏——致郑夫人663

促儿来粤,以享清闲——致郑夫人665

不除毒卉,誓不甘休——复郑夫人666

勿夜郎自大,弃书不读——复长儿汝舟668

鸦片一案,甚形棘手——致郑夫人669

奏折禁烟,抵制流财——与弟元抡670

欲定戒烟药方,须先研究食烟之瘾——与抡弟673

简便药方,传播乡里——训大儿汝舟676

襄河堤工分等筹防——与族弟芝汀678

奸夷缴烟,仍须继查——致郑夫人680

寄示谕饬夷商,永不贩卖鸦片——再致郑夫人681

销化烟土之法——致郑夫人683

缴烟偷袭,铜炮回击——致郑夫人684

无端寻衅,回其叠击——复弟元抡685

奸夷喳吨,畏罪先逃——复弟元抡687

谕英吉利国王檄——与弟元抡688

英夷领事义律屡犯禁令——与弟元抡691

莫管闲人杂事——复从弟啸泉692

英夷游奕,欲施鬼计——致郑夫人694

勤敬和睦,未有不兴——训子汝舟695

禁烟须严防栽赃诬陷——复郑夫人696

粤资倍增,务必力整——与弟元抡697

英夷缺粮,行将南窜——与弟元抡699

遭谴戍伊利——致郑夫人701

奉命开垦塞外——致郑夫人702

门生云汀代抱不平——致郑夫人703

督弟勤读——训次儿聪彝704

塞外回京,赴甘办匪——致郑夫人705

嘉其内弟剿匪有功——与从兄如松706

贵州哨匪劫犯焚署——与弟元抡708

有病访名医,切勿用游方——致郑夫人709

劳心过度,引疾归田——致郑夫人711

乞休获准,起程归里——致郑夫人712

龚自珍家书714

书示其子,以言其志——与儿书714

左宗棠家书717

剿匪近况——与周夫人书717

细言读书写字之法——与霖儿书718

立志学作好人,苦心读书——与癸叟侄书719

用功读书,力求进境——与孝威孝宽书722

用心读书,不可悠忽——与孝威书725

安心静养,随意看书——与霖儿书725

时局巨艰,未知攸济——与孝威书726

军事甚烦,应接不暇——与霖儿书727

安仁警报,大获全胜——与霖儿书729

保爱身体,学做好人——与孝威书730

将开大仗,安排家事——与霖儿书731

读书以明理,不在科名——与孝威书732

兵事不暇,儿当读书——与霖儿书734

孤军拒贼,战事未休——与孝威书735

祁门大捷,将官阵亡——与孝威书737

时局方艰,思之懔懔——与孝威书738

少时不学老时悔——与孝威书739

教妇初来,数战名盛——与筠心夫人书741

循序渐进,熟读深思——与霖儿书742

官愈高则责益大——与孝威书744

军饷欠缺,涤帅咨援——与孝威书746

军中事繁,贼势甚急——与孝威书748

划给恤银——与儿书749

主少国危,尽心为国——与孝威书750

战事依旧,嘱儿读书——与霖儿书751

欠饷五月,文祭咏公——与孝威书753

草茅尚状国,况乎受国恩者——与霖儿书754

读书养性亦养身——与霖儿书755

军国大事,理应承当——与孝威书757

戎马无暇,犹念家信——与霖儿书758

危疆重寄,义无可诿——与孝威书759

立志读书,不患无进身之路——与孝威书760

发愤读书,讲求学问——与孝威书761

少年无能,宜多历艰辛——与霖儿书762

国家典例,应有者不敢辞——与霖儿书764

自加省惧,不可稍涉骄亢——与孝威书765

不可效名士公子气——与霖儿书767

咬得菜根,百事可作——与孝威书769

学问不日进,则日退——与霖儿书772

时时反躬,日日检点——与霖儿书773

立志学好,勿贻我忧——与孝威书775

长一岁须长一岁志气——与孝威书776

山居读书,日足可惜——与孝威书777

亏体辱亲,不孝之大——与霖儿书778

日坐愁城,赈求难民——与孝威书780

促儿来营,团聚娱怀——与孝威书781

逼攻贼垒,进退维艰——与孝威书782

奋励读书,为图报之地也——与孝威书783

当益兢惕自持——与孝威书784

不及时为学,久之志趣日下——与孝威书785

族人多苦,分银济之——与霖儿书787

欲为有用之学,岂可不读书——与霖儿书788

思其艰以图其易——与孝威书790

自立功课,日一检点——与孝威书792

立志读书,勿交游结纳——与孝威书794

读书学礼,自卑以尊人——与孝威书795

宁肯缓进,断不轻退——复仲兄书797

虚心询问,长进学识——与孝威书799

上报国恩,下拯黎庶——与孝威书800

颇厌兵事,急思脱身——与孝威书802

具体安排行程——与孝威书803

凡事细心经理,不可全信别人——与孝威书805

自古边塞用兵,以兴屯为首务——复景桥二兄书806

读书奉母,谨身节用——与孝威书808

民间啼呼满道,深可伤悯——与筠心夫人书809

读书增其见解,治事长其阅历——与孝威书810

剿抚兼施,攻心为上——与孝威书812

儿辈只须读书居家,不可作官——与筠心夫人书813

奉母课弟,勿求仕进——与孝威书814

断不准入闱赴试——与孝威书814

事毕乞身,不再入宦场——与孝威书815

赴会试亦可,不必求中进士——与孝威书816

切勿躁急,发下第牢骚——与孝威书817

师门应尽礼——与孝威书818

民团凶悍,见兵必杀——与孝威书820

责儿无志——与孝威书822

立志向上,学作好人——与孝威书823

加意谨慎,居安思危——与孝威书824

不晓义理,家运不济——与孝威书825

做读书子弟,施德于邻——与孝威书829

具体安排夫人丧事——与孝威孝宽等书832

嘱儿办妥母亲后事——与孝威书835

嘱儿安善葬母——与孝威书837

日暮长途,当力辞重任——与孝威孝宽等书839

思妻废寝食——与孝威孝宽书841

养口体,不如养心志——与孝威书842

家多事故,殊为可伤——与孝威书844

居心宜直,用情宜厚——与孝威书845

读书行己,刻求精进——与孝威孝宽等书847

官可不作,子职不可不尽——与孝威书848

袁兄之丧,嘱儿代理——与孝威孝宽等书849

安居千里外,何知征战苦——与孝威孝宽等书851

世泽之兴,勤耕苦读——与孝威孝宽等书857

节思慎虑,养气凝神——与孝威书859

释儿病来源,授保养之法——与孝威书861

家忧国难,衰病余生——与孝宽孝勋等书864

子孙贤达,不在科名——与孝宽书865

潜心读书,检束自勉——与孝勋孝同书868

办事宜俭——与孝勋孝同书870

细心读书,专意务正——与孝同书871

伏案读书,谢绝应酬——与孝同书874

入居节署,读书最乐——与孝同书875

居乡读书,不染市井恶派——与延侄书876

出省定海防,炮台待洋轮——与孝宽等书878

胡林翼家书882

论考试制度——致墨溪公882

禀在京状况——致墨溪公883

大人怀抱迥异,钦佩可言宦——致墨溪公884

读《小宛》有感——致墨溪公884

病叹医界无进步——致墨溪公885

禀告到黔情形——致达澍叔886

黔境民情 简陋朴塞——致墨溪公887

早婚有害学业——致墨溪公888

行将返湘,归心似箭——致墨溪公888

回乡完姻事顺——致达源公889

敬从父嘱,勤学保身——致达源公889

盼父归乡——致达源公890

留心玩赏金陵——致达源公891

赏玩莫愁湖——致保弟枫弟892

纵游山水,勤学保身——致达源公892

有十分精神,方能办十分事业——致保弟893

勤敏悦学 以报家国——致枫弟894

江南亢早,秋收无望——致达源公89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致保弟枫弟896

今之时艺,心消变革——致保弟枫弟896

读史须判断抉择——致保弟898

士气为民风之本——致枫弟等898

禀告中举——致达源公899

为国得士甚欣喜——致达源公900

丧父哀痛——致枫弟等900

为官黔省保持清白——致枫弟敏弟仪翼弟901

秉公办案,惩恶爱民——致枫弟902

勿图安逸,勉思自立——致枫弟敏弟903

痛恨为人关说——致枫弟敏弟904

词讼有害无益——致枫弟905

以慎自勉,以俭垂范——致枫弟906

不计危险,下乡剿匪——致枫弟907

断疯狗啮人案——致枫弟907

荐人宜慎——致枫弟908

不可作弃世之想——致仪弟909

贵州插花,流弊百出——致枫弟敏弟909

自立上进——致雄侄912

劝调处族人之争——致枫弟912

赞成办义学——致敏弟913

不姑息盗贼——致枫弟914

人孰无过,贵在能改——致雄侄915

官场办事有道可循——致枫弟915

为官不敢潦草塞责——致枫弟916

盗案迭出,以盗捕盗——致墨溪公917

治家贵和,和字不易——致枫弟等918

节衣缩食,勿举债——致枫弟918

黎平盗猖——致敏弟919

保甲团练以制盗——致保弟920

忆归山读礼——致族兄君儒923

形势岌岌,病多药少——致枫弟923

不信命运——致枫弟927

是非不当求之于人,而当返问于己——致枫弟928

鏖战坛角、洪山——致保弟枫弟928

武汉自古为用武之要地——致保弟枫弟930

武汉一战败贼夺城——致保弟枫弟932

时局艰危——致保弟枫弟933

力举不可抗敌——致保弟934

斩草须除根——致保弟934

皖事棘手——致保弟935

兵败静思——致保弟等936

胜而悟用兵之道——致保弟等937

移风易俗,教化为先——致保弟等937

快乐须自己求之——致敏弟938

备尝艰苦,无意仕途——致保弟940

剔除漕弊,不易着手——致保翼弟940

立志自立,细加考虑——致彦生侄942

治事不易——致仪弟943

易人心须先养学识——致枫翼等弟944

读书须勤,作文宜畅——致叔华侄945

天灾至人祸——致枫弟等946

万不得已,减成收捐——致保弟947

行将赴援都城——致保弟等948

时局危岌,烦躁致病——致保弟等949

俞樾家书951

力辞为侄师——谕侄俞祖绥书951

咏古诸章,无甚深意——谕女俞绣孙书952

稍尝辛苦,亦文章顿挫之法——谕女俞绣孙书952

翁同龢家书955

水涝旱灾,饥民成群——与五兄书955

内忧外患,抑郁痛陈——与五兄书957

南雨北旱,用人不当——与五兄书958

天灾人祸,苛政如虎——与五兄书960

受国重恩,无可补报——与五兄书961

监修工程,其难可知——与五兄书963

深嫉内廷,空语搪塞——与五兄书964

洋务盐务难办——与五兄书965

濒江皆有教匪,淮盐非轻笔所了——与五兄书966

盐则笔舌互用,洋则刚柔兼施——与五兄书968

淮盐一事,可稍缓斟酌——与五兄书969

退耕之志,一日不忘——与五兄书970

病加于小,不可不慎——与五兄书971

善自调护,慎重药物——与五兄书972

禀告各省事务——与五兄书974

圣学日新,部事无废——与五兄书975

禀告各省时局——与五兄书976

时局如此,他事可知——与侄鹿卿书978

嘱侄照顾其父——与侄鹿卿书978

洋务不熟不可,大熟亦不可——与侄鹿卿书979

书卷不可荒——与侄鹿卿书980

俗事碌碌,职事钩稽——与侄鹿卿书981

职事哀哀不惬意——与侄鹿卿书982

读书立志,不必早得科名——与侄鹿卿书983

少年得意,句失忠厚勤俭——与侄鹿卿书984

决意乞假,还乡省墓——与侄鹿卿书986

佛书有妙悟,不容没却——与侄鹿卿书987

细问病情具告条约之事——与侄鹿卿书988

苛细为政之大戒——与侄鹿卿书990

不可不强自振励——与侄鹿卿书992

反对借洋款——与侄鹿卿书9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