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用植物栽培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药用植物栽培学
  • 杨继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2549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用植物栽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

二、我国药用植物栽培概况2

三、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3

四、发展药材生产的方向5

五、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种类的分布概况5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17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7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17

二、药用植物务器官的生长发育18

三、药用植物生育进程和生长相关24

四、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26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29

一、环境条件及其相互作用29

二、温度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29

三、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32

四、药用植物与水36

五、土壤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38

六、药用植物的相互影响——对等效应39

第三节 药材的产量与品质41

一、产量的含义41

二、产量的构成因素41

三、提高药材产量的途径42

四、药材的品质46

第三章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基础52

第一节 栽培制度52

一、栽培制度的内函52

二、栽培植物的布局52

三、复种53

四、单作与间、混、套作55

五、轮作与连作56

第二节 土壤耕作58

一、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58

二、土壤耕作的基本任务58

三、耕作的时间与方法59

第三节 播种和移栽61

一、播种材料与繁殖61

二、播种74

三、育苗79

四、移栽86

第四节 田间管理88

一、间苗与补苗88

二、中耕培土和除草88

三、施肥90

四、灌溉与排水92

五、植株调整94

六、其他栽培管理100

七、病虫害防治103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105

第一节 采收105

一、采收时期105

二、采收方法108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109

一、加工的目的和意义109

二、加工方法110

第五章 植物细胞的工业化生产112

一、细胞培养与工业化生产112

二、植物细胞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与工艺要求114

第六章 各论119

第一节 人参119

一、概述119

二、植物学特征119

三、生物学特性120

四、栽培技术145

五、收获168

六、加工技术170

第二节 西洋参177

一、概述177

二、植物学特征178

三、生物学特性178

四、栽培技术183

五、收获与加工188

第三节 三七190

一、概述190

二、植物学特征190

三、生物学特性191

四、栽培技术193

五、采收加工196

第四节 当归197

一、概述197

二、植物学特征197

三、生物学特性198

四、栽培技术202

五、采收加工206

第五节 乌头207

一、概述207

二、植物学特征207

三、生物学特性207

四、栽培技术208

五、采收加工211

第六节 黄芪213

一、概述213

二、植物学特征213

三、生物学特性214

四、栽培技术216

五、采收加工218

第七节 甘草218

一、概述218

二、植物学特征218

三、生物学特性219

四、栽培技术220

五、采收力工221

第八节 龙胆222

一、概述222

二、植物学特征222

三、生物学特性223

四、栽培技术225

五、采收加工227

第九节 黄连227

一、概述227

二、植物学特征227

三、生物学特性228

四、栽培技术230

第十节 大黄235

一、概述235

二、植物学特征235

三、生物学特性235

四、栽培技术236

五、采收加工237

第十一节 地黄239

一、概述239

二、植物学特征239

三、生物学特性239

四、栽培技术241

五、采收加工242

第十二节 天麻243

一、概述243

二、植物学特征243

三、生物学特性244

四、栽培技术248

五、天麻的采收、贮藏与加工253

第十三节 贝母254

一、概述254

二、植物学特征254

三、生物学特性257

四、栽培技术259

五、采收加工264

第十四节 番红花266

一、概述266

二、植物学特征266

三、生物学特性266

四、栽培技术268

五、种球的收获与贮藏271

六、加工271

第十五节 红花272

一、概述272

二、植物学特征272

三、生物学特性272

四、栽培技术278

五、采收加工280

第十六节 菊花281

一、概述281

二、植物学特征281

三、生物学特性281

四、栽培技术282

五、采收加工283

第十七节 薏苡284

一、概述284

二、植物学特征285

三、生物学特性285

四、栽培技术290

五、采收加工292

第十八节 罗汉果293

一、概述293

二、植物学特征293

三、生物学特性293

四、栽培技术297

五、采收与加工301

第十九节 砂仁301

一、概述301

二、植物学特征301

三、生物学特性302

四、栽培技术303

五、采收加工306

第二十节 山茱萸306

一、概述306

二、植物学特征306

三、生物学特性307

四、栽培技术310

五、采收加工313

第二十一节 枸杞313

一、概述313

二、植物学特征313

三、生物学特性314

四、栽培技术316

五、采收加工321

第二十二节 五味子321

一、概述321

二、植物学特征322

三、生物学特性322

四、栽培技术324

五、采收加工325

第二十三节 杜仲326

一、概述326

二、植物学特征326

三、生物学特性326

四、栽培技术327

五、采收加工329

第二十四节 肉桂330

一、概述330

二、植物学特征330

三、生物学特性330

四、栽培技术331

五、采收加工332

第二十五节 细辛333

一、概述333

二、植物学特征333

三、生物学特性334

四、栽培技术336

五、采收加工339

第二十六节 薄荷339

一、概述339

二、植物学特征339

三、生物学特性340

四、栽培技术341

五、采收加工343

参考文献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