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玉珍,高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905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70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学科: 证据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民事诉讼 证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1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概念辨析1
一、民事诉讼证明的逻辑学基础4
二、诉讼证明与证明责任8
三、诉讼证明与法律推理10
四、结论16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意义与基础概念17
一、问题之所在17
二、民事诉讼证明的意义18
三、诉讼证明的基础概念23
四、裁判的过程与证明对象28
五、结语44
相关文献索引45
第二章 民事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47
第一节 概述47
第二节 诉讼证明的认识论基础52
一、诉讼证明的相对性52
二、证明相对性原理对证据制度的影响61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目的论基础70
一、法院裁判的事实基础之价值取向70
二、民事诉讼事实审理的目的84
相关文献索引95
第三章 证明对象99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99
一、程序法事实与证明对象101
二、证据法事实与证明对象102
三、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04
第二节 民事裁判中事实认定的对象106
一、应该确定的事实106
二、确定成为事实认定对象的事实112
三、大陆法系事实认定对象与英美法系事实认定对象的异同118
第四章 证明责任121
引言121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122
一、证明责任的概说122
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127
三、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130
第二节 举证责任之概念133
一、问题之所在133
二、举证责任概念之形成及演进过程136
三、有关举证责任概念之学说及探讨139
四、主张责任与举证责任之关连性159
五、客观的举证责任在具体诉讼中之功能164
六、美国法制下之举证责任概念167
七、结语172
第三节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179
一、概述179
二、罗森伯格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190
三、我国台湾学者论举证责任分配200
四、美国证明责任分配标准216
第四节 民事证明责任倒置224
一、民事证明责任倒置概述224
二、证明责任倒置含义的辨析231
三、从民法的视角透析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235
四、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移的比较240
第五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完成的特别情形244
一、推定244
二、司法认知277
三、自认289
第六节 民事证明责任制度比较314
一、两岸证明责任制度比较314
二、美国与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理论之比较323
相关文献索引331
第五章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344
第一节 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反思344
一、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不合理性分析345
二、对取消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职权的理论思考347
三、建立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构想349
第二节 证据开示352
一、证据开示制度概述352
二、外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改革动向362
三、证据开示制度的法理透析367
四、美国的证据开示制度——发现程序381
五、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证据开示评价与反思405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412
一、证据保全概述412
二、我国台湾学者论证据保全419
三、诉前诉讼证据保全的违法性425
相关文献索引432
第六章 举证时限435
一、概述435
二、在民事诉讼中设立举证时限制度的必要性444
三、关于民事证据失效制度的反思451
四、国外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及启示457
相关文献索引464
第七章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467
第一节 法庭调查467
一、法庭调查概述467
二、交叉询问制度研究476
第二节 质证504
一、概述504
二、民事庭审中的质证问题研究515
第三节 认证528
一、概述528
二、“认定证据”和“认证”术语之考查538
三、认证的客体540
四、我国民事证据的认定规则及其模式选择554
相关文献索引566
第八章 证据规则570
引言570
一、证据规则概述571
二、英美法上的主要证据规则579
三、对我国民事证据规则立法模式及体系构建的设想603
第九章 证明标准619
引言619
一、证明标准概述620
二、两大法系“盖然性”证明标准之比较研究635
三、民、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比较645
四、我国建立证明标准模式的选择654
相关文献索引667
第十章 自由心证669
引言669
一、诉讼证明过程的主观性分析670
二、我国台湾学者论自由心证主义679
三、自由心证的客观化683
四、我国证据制度的模式选择722
相关文献索引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