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棉纺织新工艺新设备及产品检测方法与标准实用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棉纺织新工艺新设备及产品检测方法与标准实用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棉纺织原料3
第一章 原棉3
第二章 化学纤维54
第二编 棉纺新工艺与新设备115
第一章 开清棉工艺与设备115
第一节 开清棉工序概述115
第二节 抓棉机械116
第三节 棉箱机械123
第四节 开棉机械134
第五节 混开棉机械149
第六节 凝棉和配棉机械150
第七节 清棉机械154
第八节 开清棉联接与管道输送171
第九节 开清棉机械的组合与联动178
第十节 提高棉卷质量、节约用棉181
第十一节 开清棉工序加工化学纤维的特点186
第十二节 吸铁排杂装置190
第十三节 开清棉除尘系统191
第十四节 开清棉机组调试195
第十五节 开清棉的品质检验、落棉试验及疵品197
第二章 梳棉工艺与设备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梳棉工艺配置205
第三节 梳棉棉条质量控制219
第四节 梳棉机主要工艺零件、专用器材和辅助设备230
第五节 新型梳棉机简介256
第六节 清梳工序的除尘260
第七节 清梳联与自调匀整271
第八节 梳棉工序加工化学纤维的特点277
第三章 精梳工艺与设备280
第一节 精梳工序概述280
第二节 精梳准备282
第三节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和运动配合288
第四节 钳持喂给机构和作用293
第五节 梳理机构和作用304
第六节 分离接合机构和作用311
第七节 棉条输出和落棉排除机构321
第八节 精梳机的机械传动和工艺计算326
第四章 并条工艺与设备333
第一节 概述333
第二节 条子的并合336
第三节 罗拉牵伸基本原理337
第四节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和工艺配置349
第五节 并条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355
第六节 熟条的质量控制358
第七节 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366
第五章 粗纱工艺与设备371
第一节 粗纱工序概述371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部分373
第三节 粗纱机的加捻部分385
第四节 粗纱机的卷绕部分395
第五节 粗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419
第六节 粗纱张力与粗纱伸长率的控制与调整427
第七节 粗纱工序加工化学纤维的特点430
第八节 辅助机构432
第六章 细纱工艺与设备438
第一节 细纱工序概述438
第二节 细纱机的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441
第三节 工艺配置454
第四节 主要零部件、专用器材和附属设备488
第五节 降低细纱断头率536
第六节 细纱质量控制550
第七节 细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556
第八节 细纱工序加工化学纤维的特点563
第七章 后加工工艺与设备568
第一节 概述568
第二节 络筒工序569
第三节 并纱工序589
第四节 捻线工序592
第五节 摇纱工序599
第六节 包装工序605
第八章 新型纺纱工艺与设备610
第一节 新型纺纱概述610
第二节 转杯纺纱612
第三节 摩擦纺纱649
第四节 喷气纺纱655
第九章 纺纱品种与工艺设计实例662
第一节 纺纱品种分类及其质量要求662
第二节 纺纱工艺设计实例670
第三编 棉纺试验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745
第一章 半制品试验745
第一节 半制品的常规试验745
第二节 半制品的其他试验765
第二章 半制品质量指标的试验和控制方法774
第一节 清棉工序774
第二节 梳棉工序781
第三节 精梳工序787
第四节 并条工序792
第五节 粗纱工序794
第三章 纱线的品质检验与评等799
第一节 纱线的品种规格799
第二节 纱线的分等803
第三节 纱线品等的有关试验804
第四节 纱疵812
第五节 筒子、绞纱外观质量检验814
第四章 纱线试验815
第一节 纱线线密度试验817
第二节 单纱强力试验826
第三节 电子均匀度仪测定纱条短片段不匀率839
第四节 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法861
第五节 纱疵检验871
第六节 纱线捻度试验879
第七节 纱线毛羽试验886
第八节 纱线伸缩率试验888
第九节 纱线成包回潮率试验891
第十节 筒子烧毛率试验901
第十一节 绞纱线成包净重量偏差试验902
第五章 纺纱质量检验905
第六章 落棉试验和车速断头测定974
第一节 落棉试验974
第二节 各工序车速测定978
第三节 细纱机、捻线机断头率测定982
第四编 棉织新工艺与新设备989
第一章 络筒工艺与设备989
第一节 络筒的任务和要求989
第二节 1332M型槽筒式络筒机990
第三节 机械故障与修理1000
第四节 络筒疵点及防止方法1001
第五节 络筒工艺计算1005
第六节 络筒新技术新设备1006
第二章 整经工艺与设备1014
第一节 整经机械1014
第二节 工艺配置1032
第三节 提高产品质量1039
第四节 主要消耗材料规格与选用1046
第三章 浆纱工艺与设备1053
第一节 浆纱概述1053
第二节 调浆设备1053
第三节 浆纱机的分类与工艺流程1058
第四节 经轴架1061
第五节 上浆装置1064
第六节 烘燥装置1070
第七节 车头引导部分1078
第八节 浆纱机的主传动与伸长调节装置1088
第九节 织轴卷绕装置1101
第十节 浆纱机的自动控制1109
第十一节 浆纱产量计算1118
第四章 穿经与结经工艺与设备1120
第一节 穿经与结经的任务和要求1120
第二节 穿经、结经机械1120
第三节 织物组织和穿经方法1126
第四节 停经片、综框、钢筘及穿综工具1131
第五节 穿经疵点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1134
第五章 卷纬与定捻工艺与设备1137
第一节 卷纬机械1137
第二节 工艺配置1155
第三节 提高产品质量1160
第四节 主要消耗器材1173
第五节 纬纱定捻1184
第六章 织造工艺与设备1196
第一节 概述1196
第二节 开口运动1203
第三节 投梭运动1228
第四节 打纬运动1238
第五节 卷取运动1247
第六节 送经运动1259
第七节 自动补纬机构1275
第八节 保护装置1288
第九节 织机的传动、启动和制动1296
第十节 工艺计算1300
第十一节 无梭织机1311
第七章 整理工艺与设备1333
第一节 整理机械1333
第二节 操作要点1345
第三节 整修工具1347
第四节 清洗油、锈迹溶剂的配制1349
第五节 本色棉布质量标准,包装和标志1352
第六节 棉布质量统计1354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保养1357
第一节 设备维修保养的目的与任务1357
第二节 设备维修保养的内容与制度1357
第三节 设备的平装原理及主要部件的安装要求1361
第五编 棉织物试验与检测方法1373
第一章 半制品试验1373
第一节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试验1373
第二节 准备各工序断头测定1374
第三节 浆纱回潮率、退浆率测定1375
第四节 浆纱毛羽损失率测定1376
第五节 浆纱增强率与减伸率试验1376
第六节 浆纱耐磨试验1377
第七节 浆纱落物率测定1377
第八节 浆纱墨印长度测定1378
第九节 浆纱伸长率测定1378
第十节 卷绕密度检验1379
第十一节 织轴开口清晰度检查1379
第二章 织造情况测定1380
第一节 织造“二停三关”测定1380
第二节 织机停台原因调查1381
第三章 浆料与浆液质量检验1382
第一节 浆液浓度检验1382
第二节 浆液温度检验1386
第三节 浆液粘度测定1386
第四节 浆液粘着力检验1387
第五节 浆液酸碱度检验1388
第六节 浆液总固体量检验1388
第七节 浆液分解度检验1389
第八节 浆液浸透程度检验1390
第九节 浆膜性能试验1391
第四章 织物物理机械特性试验1392
第一节 织物的长度测定(参照GB4666-84)1392
第二节 织物的幅宽测定(参照GB4667-84)1393
第三节 织物密度的测定(参照GB4668-84)1394
第四节 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参照GB4669-84)1395
第五节 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试验(条样法)1397
第六节 织物断裂功试验1399
第七节 织物撕破(撕裂)强力试验1400
第八节 织物缩率试验1403
第九节 织物磨损试验1404
第十节 织物起球试验1406
第十一节 织物刚柔性试验1406
第十二节 织物悬垂性试验1408
第十三节 织物折痕回复性试验1409
第十四节 织物的拉伸弹性试验1410
第十五节 织物透气性试验1411
第十六节 织物透汽性试验1411
第十七节 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法)1412
第十八节 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1412
第十九节 织物的阻燃性试验1413
第二十节 织物厚度测定1415
第五章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1417
第一节 统计有关名词1417
第二节 统计基本公式1417
第三节 统计假设检验1421
第六章 其他测试仪器1427
第一节 ND2型精密声级计1427
第二节 JFY-VR-2型静电测试仪1428
第三节 CX型浆纱测湿仪1429
第四节 SG-1型自动穿经机双经检测仪1430
第五节 SSG-1型数字式闪光测速仪1431
第六节 CZ-3型照度计1432
第七节 电子袖珍式测湿仪(瑞士Uster)1433
第六编 棉纺织计算1437
第一章 原棉计算1437
第一节 原棉品质的计算1437
第二节 用棉量计算1451
第三节 配棉计算1467
第二章 棉纱计算1470
第一节 号数、支数计算1470
第二节 纱线直径的计算1484
第三节 捻度计算1486
第四节 断裂强度计算1493
第五节 重量偏差或支数偏差和物理指标的计算1498
第三章 棉布计算1501
第一节 匹印长度的计算1501
第二节 筘幅计算1502
第三节 总经纱根数的计算1503
第四节 布重计算1505
第五节 断裂强度的计算1512
第七编 棉纺织工厂设计1517
第一章 棉纺工厂纺部工艺参数与主要机器配置1517
第一节 概述1517
第二节 纺部工艺参数1517
第三节 纺部机器配备计算1529
第四节 纱锭分配1538
第五节 用料量和制成率1539
第二章 棉纺织工厂织部工艺参数与主要机器配置1547
第一节 概述1547
第二节 织部工艺参数1547
第三节 织制白坯织物的机器配备计算1561
第三章 棉纺织工厂车间布置和机器排列1569
第一节 车间布置1569
第二节 纺织机器排列原则1571
第三节 纺部各车间机器排列1572
第四节 织部各车间机器排列1610
第五节 附属方屋布置1645
第六节 工艺施工图1650
第八编 棉纺织品标准汇编1661
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1661
附录A 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经大整理的经纬密度加工系数1666
附录B 用于常温测定断裂强力的温度、回潮率的修正1667
附录A 疵点名称说明1676
附录A 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1698
附录A 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1708
附录B 疵点名称的说明1709
附录C 用于快速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修正1711
附录D 检验规定1712
附录E 假开剪率和拼件率的规定1714
附录F 棉本色布技术条件制订规定1715
附录A 棉印染布加工系数172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几项指标的规定1743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1750
附录B (标准的附录)疵点名称的说明1751
附录C (标准的附录)用于快速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修正1753
附录D (标准的附录)检验的规定1754
附录E (标准的附录)假开剪和拼件率的规定1756
附录F (标准的附录)涤棉混纺本色布技术条件制定规定175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加工系数1768
附录B (标准的附录)用于常温测定断裂强力的温度、回潮率的修正1770
附录C (提示的附录)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内控项目1771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1784
附录A (标准的附录)检验设备1789
附录B (标准的附录)标准样照分组与绕纱(线)密度1790
附录C (标准的附录)标准样照分类编号1791
附录A 织物断裂强力标准计算方法1799
附录B 物理指标、棉结杂质的检验1801
附录C 用于快速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修正1802
附录D 假开剪率和拼件率的规定1811
附录E 各类外观疵点的具体内容1812
附录F 疵点名称的说明1813
附录G 代表性品种技术条件表1815
附录A 棉印染灯芯绒加工系数1826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183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1840
附录B (标准的附录)疵点名称的说明1841
附录A 断裂强力44N时定荷伸长率1858
附录A 物理试验分批规定和取样1864
附录B 非仲裁性常规测定1865
附录A 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1872
附录B 对布面疵点的说明1873
附录C 用于常温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温度、回潮率修正1875
附录D 代表性品种技术条件表1876
附录A 土工布孔径分布曲线的绘制1900
附录A 设备及试样示意图1904
附录A (提示的附录)修正系数RT的确定1940
附录B (提示的附录)试样的数据及计算194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筛分试验方法1947
附录B (标准的附录)特征孔径的测定示例195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用于工程设计时土工布直剪试验方法195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土工格栅拉伸强度的测定197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复合土工膜渗透性能的测定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