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货紧缩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钱小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297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货币危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货紧缩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前言页1
1. 2 通货紧缩的含义6
4.4.1 金本位制度6
第一章 介绍6
1.1 引言6
1.3 通货紧缩的原因9
1.4 通货紧缩的危害12
1.5 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4
第二章 通货紧缩的概念20
2.1 通货紧缩20
2.2 资产价格通货紧缩23
2.3 通货紧缩的期限24
2.4 容易误导的几种观点26
第三章 通货紧缩的历史发展30
3.1 世界通货紧缩鸟瞰30
3.2 美国内战后的通货紧缩32
3.3 美国30年代的通货紧缩33
3. 4 英国的通货紧缩34
3. 5 阿根廷的通货紧缩35
3. 6 新加坡的通货紧缩37
3. 7 日本的通货紧缩41
3.8 德国和法国的通货紧缩43
3.9 瑞典的通货紧缩44
3.10 香港的通货紧缩46
3.11 90年代末美国面临通货紧缩压力47
3.11.1 观点一:美国处于通货紧缩边缘48
3.11.2 观点二:美国不存在通货紧缩压力50
第四章 通货紧缩的原因53
4.1 货币政策因素54
4.1.1 货币政策紧缩54
4.1.2 金融体系效率较低56
4.2.1 投资与消费预期下降57
4.2 有效需求不足57
4.2.2政府支出缩减58
4.3 生产力提高60
4.3.1 生产力提高导致物价下跌60
4.3.2 过剩生产能力62
4.3.3 放松管制63
4.4通货紧缩的外部输入64
4.4.2 汇率与价格传导66
4.4.3 资本流动68
4.4.4 关税73
4.4.5 货币危机分析方法74
4.5 3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失误75
4.5.1 对金本位的错误认识75
4.5.2 限制投机导致借人储备不足76
4.5.3 30年代股市暴跌源于货币政策紧缩79
4.6 中国1998——1999年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82
4.6.1 两种有害的论段82
4.6.2 中国通货紧缩的“三性”85
4.6.3 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87
4.6.4 货币主义解释失效89
第五章 通货紧缩产生的影响91
5.1 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1
5.1.1 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92
5.1.2 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93
5.1.3 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94
5.1.4 收益加速与经济波动95
5.2.1 通货紧缩与投资倾向97
5.2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97
5.2.2 通货紧缩与资本形成98
5.2.3 通货紧缩与“自然利率”99
5.2.4 静态与动态分析100
5.3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101
5.3.1 通货紧缩与消费意愿101
5.3.2 通货紧缩会加大支出成本103
5.3.3 通货紧缩与投资组合103
5.4.1 通货紧缩与分配不公105
5.4 通货紧缩对再分配的影响105
5.4.2 通货紧缩与工资调整106
5.5 通货紧缩对银行体系的影响107
5.5.1 债务一通货紧缩陷阱107
5.5.2 债务一通货紧缩造成银行困境108
5.5.3 通货紧缩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110
第六章 通货紧缩的治理方略112
6.1 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政策约束112
6.1.1 货币政策低效率112
6.1.2 中央银行控制名义利率的局限性114
6.1.3 金融中介功能弱化116
6.1.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117
6.2.1 再膨胀政策120
6.2 治理通货紧缩的一般方法120
6.2.2 增加公共支出122
6.2.3 削减税率123
6.2.4 引导预期行为125
6.2.5 鼓励消费126
6.2.6 废弃僵硬的汇率制度126
6.2.7 健全金融体系128
7.1.1 阿根廷货币制度变化130
第七章 各国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30
7.1 阿根廷治理通货紧缩130
7.1.2汇率、价格和利率的VAR模型133
7.2 罗斯福“新政”137
7.2.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37
7.2.2 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138
7.2.3 再膨胀政策139
7.3 日本治理通货紧缩141
7.3.1 再膨胀政策141
7.3.3 重组微观经济143
7.3.2 增加货币发行143
7.3.4 日本经济和日本银行业144
7.3.5 日元贬值145
7.4 治理中国通货紧缩的对策147
7.4.1 积极的财政政策148
7.4.2 稳健的货币政策150
7.4.3 灵活的汇率制度152
7.4.4 安全的存款保险153
8.1 适当的货币政策154
8.1.1 杜绝温和的通货紧缩154
第八章 防范通货紧缩及对策154
8.1.2 零通货膨胀串不可取156
8.1.3 不偏不倚的货币政策目标157
8.2 宏观调控的背景158
8.2.1 过剩生产能力158
8.2.2 工资刚性159
8.2.3 钉住汇率制度160
8.3 合理的宏观调控目标161
8.3.1 货币政策平衡棒161
8.3.2 谨防通货紧缩162
8.4.1 货币贬值与“零和效应”163
8.4 灵活的汇率政策163
8.4.2 回归金本位的讨论164
8.4.3 货币贬值165
8.5. 瑞典银行防止通货紧缩166
8.5.1 放弃金本位制度166
8.5.2 实行价格稳定目标167
8.5.3 货币政策规划169
8.5.4 规避通货紧缩170
8.6 美国防范通货紧缩171
8.6.1 美国经济面临四大威胁171
8.6.2 1987年美联储发挥最后货款人作用172
8.6.3 提前实施再膨胀政策173
8.6.4 投资导向型的美国经济174
第九章 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制度176
9.1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176
9.2 货币政策的制约178
9.2.1 有效货币政策的前提178
9.2.2 权衡货币政策目标与汇率目标180
9.3 通货膨胀的相关指标181
9.3.1 各种价格指标的关联性181
9.3.2 通货膨胀的变式182
9.3.3 核心通货膨胀的意义183
9.3.4 核心通货膨胀与总体CPI的关系186
9.4 显性通货膨胀目标的借鉴188
9.4.1 瑞典银行最早采取价格目标188
9.4.2 价格稳定指标选择189
9.4.3 货币政策工具191
9.5 完善中国金融中介功能192
9.5.1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192
9.5.2 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198
9.5.3 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0
9.5.4 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对202
9.6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影响205
9.6.1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05
9.6.2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209
参考文献211
英文目录221
英文梗概229
索引254
后记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