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孔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7152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人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3
第一章 人类学要义3
第一节 何为人类学?3
图1—1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篆书书影4
第二节 人类学的领域10
图1—2 裴文中与北京人头盖骨15
第三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22
表1—1 人类共有文化要素列表23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3
第一节 进化论34
图2—1 泰勒像(素描)38
图2—2 摩尔根像(素描)39
第二节 传播与社会、文化41
图2—3 杜尔干像(素描)44
图2—4 莫斯像(素描)46
图2—5 博厄斯像(素描)48
图2—6 米德像(素描)52
第三节 功能论53
图2—7 马林诺斯基像(素描)54
图2—8 拉德克利夫-布朗像(素描)57
第一节 自然、结构与符号65
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65
图3—1 怀特像(素描)67
图3—2 斯图尔德像(素描)68
图3—3 列维-斯特劳斯像(素描)71
图3—4 格尔兹像(素描)75
第二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78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84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95
第一节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95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98
图4—1 “露西”骨骼化石101
表4—1 地球起源、生命进化及人类进化模拟时间表104
第三节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105
第一节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112
第五章 考古与博物112
图5—1 虞弘夫妇牙齿样本照片117
图5—2 PCR扩增结果118
图5—3 最早的一张北京人遗址全景照片122
图5—4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和参与者于周口店合影123
第二节 博物的研究125
图5—5 云南攸乐山基诺族父系大家族干栏住房平面图129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135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135
图6—1 马林诺斯基眼中的土著库拉聚会137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143
图6—2 1981年杨庆堃重访南景147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149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156
第一节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156
图7—1 西双版纳田野调查161
第二节 田野调查方法举要162
图7—2 一个父系大家庭谱系168
第三节 田野资料与整理170
第一节 理解语言177
第八章 沟通的意义177
第二节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181
图8—1 北美龙舟赛183
第三节 交际民族志188
第九章 游猎、游耕与游牧197
第一节 游猎198
图9—1 游猎采集的昆布须曼人199
第二节 游耕205
图9—2 云南德宏自治州三台山景颇人的游耕作业207
第三节 游牧212
图9—4 蒙古国牧场·牛羊214
图9—3 蒙古国牧场·骆驼214
第十章 乡村与城市224
第一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224
图10—2 福建农作(福建古田县墓亭村农家收稻谷)228
图10—1 华北农作(玉米和芹菜地)228
第二节 城市社会233
图10—3 四川阆中治城图(清道光元年)242
图10—4 1900年前后宁波地区集镇的分布(依斯波义信)244
图10—5 长江沿岸市镇的农民工247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256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256
图11—1 1946年4月美国华盛顿州反对雇佣歧视妇女的一次游行259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261
图11—2 今日美国不同族裔之联姻262
图11—3 扛送嫁妆进村(福建)265
图11—4 核心家庭266
图11—7 组合家庭267
图11—5 主干家庭267
图11—6 扩大家庭267
图11—8 “轮伙头”家庭示意图269
图11—9 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制(摩尔根)271
图11—10 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分类示意图272
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281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281
第二节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286
第三节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292
图12—1 人格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多层同心圆模式296
图12—2 2001年北京肯德基餐厅的美式快餐食品本地化的托盘传单300
第十三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306
第一节 族群与族性306
图13—1 博物馆的马赛克镶嵌作品(局部)310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312
第三节 社会分层316
表13—1 美国职业声望的顺序320
第十四章 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325
第一节 政治组织325
图14—1 易洛魁部落的舞蹈331
第二节 社会控制333
第十五章 宗教与仪式345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345
图15—1 北京王府井天主教堂346
图15—2 往鹿港奉天宫进香347
图15—3 福建泉州通济关公庙351
图15—4 加拿大海达印第安人图腾柱立柱仪式354
第二节 仪式与巫术358
图15—5 古鲁狮子吼360
第三节 社会中的宗教366
第一节 人类学与口述376
第十六章 文化展示376
第二节 文化撰写381
第三节 影视人类学387
图16—1 贝特森和米德在巴厘389
第四节 艺术解读394
第十七章 人类学的应用404
第一节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405
第二节 人类学应用实例413
图17—1 美国华盛顿州杂志报道法医人类学家帮助寻找失踪者416
图17—2 “虎日”仪式上的戒毒成功者423
第二编 影视作品429
第一部 《酋长的第五位新娘》429
第二部 《我妻我女》430
第三部 《仲巴 昂仁》432
第四部 《长江沿岸田野纪行》433
第五部 《兰屿观点》435
第六部 《用第5个手指演奏萨朗长笛:来自西苏门答腊岛派酷布哈的抒情歌曲》436
第七部 《虎日》438
重要术语小词典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