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现代设计学基础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现代设计学基础 第2版
  • 张宪荣,陈麦,张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00501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工业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现代设计学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引论1

§1.1 什么是工业设计1

一、什么是设计1

二、什么是工业设计2

三、工业化的必然 商品化的必需3

四、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3

§1.2 工业设计的性质与意义6

一、工业设计的性质7

二、工业设计的意义11

三、工业设计的定义11

一、按需求的分类12

§1.3 工业设计的分类12

二、按工艺特点的分类15

三、按应用的分类17

§1.4 工业设计的对象18

一、狭义工业设计的对象18

二、传播设计的对象20

第二章 工业设计方法论25

§2.1 设计文化价值的创造25

一、设计的文化价值25

二、工业设计师的创造方式26

三、工业设计的条件30

§2.2 工业设计的基本主张31

一、社会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32

二、人类工程学是设计的主心骨33

四、科学成果的不断汲取34

三、形式服从于功能并提示功能34

五、材美其美,工巧其巧35

§2.3 工业设计的步骤35

一、工业设计的基本流程35

二、事前调查与概念设计37

三、动态调查与操作设计39

四、量产设计与投产40

五、跟踪调查与改型设计40

§2.4 工业设计手段的现代化41

一、设计方式与生产方式的矛盾41

二、高维心理量的定量化41

三、设计语言42

五、计算机在设计中的未来44

四、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44

第三章 工业设计史与技术美学46

§3.1 工业设计与技术美学46

一、艺术美与技术美46

二、技术美的特点48

三、产品的风格与样式48

§3.2 工业设计史49

一、科技对设计的推动50

二、设计的思潮与流派50

第四章 产品的设计基础58

§4.1 设计是符号系统58

一、什么是符号58

二、能指、所指及符号过程59

三、符号的传达与传达要素60

四、符号规则与传达类型61

五、符号的功能63

六、符号的外延与内涵64

七、语言与言语65

八、横组合与纵聚合67

§4.2 设计的符号构成68

一、设计信文的文化价值68

二、设计的符号功能69

三、设计的传达要素71

四、设计的传达过程71

五、设计的构成73

§4.3 视觉法则74

一、形状知觉75

二、知觉的恒常性76

四、视错觉77

三、图地及其逆转77

五、运动的知觉与幻觉79

六、共感觉80

§4.4 象征价值与形式法则80

一、对立与统一80

二、平衡与不平衡81

三、对称与不对称82

四、调和与对比82

五、节奏83

六、比例83

七、造型基本规律小结84

§4.5 产品构成的基本形式84

二、袖珍型85

三、便携型85

一、超小型85

四、收纳型86

五、装配式86

六、集约化 86

七、成套化86

八、家族化87

九、系列化87

十、组合式 87

第五章 设计图学88

§5.1 设计的图形语言 88

一、设计素描、草图与透视画法88

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图89

三、预想图 89

一、透视画法的基本规律90

§5.2 透视画法90

二、平行透视91

三、成角透视93

四、斜透视94

§5.3 平面视图与轴测投影95

一、平面视图96

二、轴测投影96

§5.4 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绘图98

一、三维图形的表现98

二、对象物数据的形成98

三、图学算法基础99

四、回转体数据的生成105

五、光线跟踪实体模型的生成106

一、色光的物理基础108

第六章 设计色彩方法论108

§6.1 色彩的视觉基础108

二、成色的视觉基础109

三、色光混合实践110

四、色料混合实践111

§6.2 设计色彩的技术基础112

一、色度学与色光的定量化112

二、色彩三属性与色立体113

三、孟塞尔表色系115

§6.3 设计色彩的语义116

一、色彩的感情116

二、色彩的对比与同化116

三、色彩的共感觉118

四、色彩的联想与象征119

五、色彩所承载的信息120

§6.4 色彩调和与美度121

一、什么是色彩调和121

二、歇茹尔色彩调和论122

三、孟塞尔色彩调和论122

四、孟 斯宾瑟色彩调和论124

§6.5 工业设计色彩规划124

一、色彩目的构成124

二、色彩规划的原则125

三、色彩调节126

一、材料在设计中的作用130

二、设计中的材料规划130

§7.1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130

第七章 设计材料规划论130

三、物、化特性对设计的制约131

四、成型特性对设计的制约133

五、表面处理特性对设计的制约134

六、材料与公害134

§7.2 设计用材料的分类135

一、按物质结构的分类135

二、按加工度的分类136

三、按形态的分类136

§7.3 金属材料136

一、金属材料的特性137

二、金属材料的加工成型137

三、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138

四、常用的金属材料139

§7.4 有机材料141

一、有机材料的分类141

二、常用有机材料的特性与用途141

三、高分子材料的成型142

四、橡胶的特性与用途144

五、新型特种高分子材料145

六、黏结与黏结剂145

七、木材147

§7.5 非金属无机材料148

一、非金属无机材料的分类148

二、陶瓷的结构与特性148

三、陶瓷材料的成型与加工149

§7.6 复合材料150

一、复合材料的特点150

四、玻璃的成型与加工150

二、复合效应与复合率151

三、复合材料的形成与产品的成型151

四、常用的复合材料151

第八章 设计与人类工程学154

§8.1 人物系统的基本思考154

一、什么是人类工程学154

二、人类工程学的研究课题154

三、人类工程学的历史与现状155

四、人机系统156

五、人类工程学的学科性质157

§8.2 生产系统中的人类工程学157

一、人类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作用157

二、信息输入通道与显示器158

三、手足系统与机器的控制器160

四、控制器与显示器的配置162

五、作业空间164

六、人机链接与机器的配置165

§8.3 生活中的人类工程学167

一、人物系统167

二、人体尺寸与设计168

§8.4 环境中的人类工程学172

一、照明与色彩172

二、噪声与振动174

三、温度与湿度175

第九章 工业设计思考若干举例176

§9.1 技术、经济、人因三要素176

一、室内设计与室内装潢178

§9.2 室内设计178

二、室内空间179

三、家具182

§9.3 家用电器设计189

一、音响装置189

二、电视机193

三、电冰箱195

四、洗衣机197

§9.4 服饰与室内织物设计199

第十章 有关传播设计203

§10.1 传播设计203

一、什么是传播203

二、什么是传播设计204

三、传播设计的分类204

一、什么是听觉传播设计206

§10.2 听觉传播设计206

二、音响的物理、生理特性208

三、音响系统的组成及特性213

四、音响操作216

§10.3 视觉传播设计219

一、什么是视觉传播设计219

二、视觉传播的技术基础222

三、图像的构成技术224

四、图像设计的信道技术226

五、图像设计步骤226

六、小结227

索引228

主要参考文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