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领导素质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政领导素质论
  • 李奇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89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人员-素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领导素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领导1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1

目录1

二、两种社会制度下行政领导的异同3

三、行政领导的地位与职能7

四、行政领导产生的方式8

五、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势11

一、行政领导活动中的矛盾运动12

第二节 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12

二、我党领导人对行政领导活动规律的探索1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行政领导活动规律17

第三节 国外行政领导思想脉络23

一、领导行为二元论24

二、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25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26

四、领导行为方格图27

五、领导系统理论29

六、领导功效比较30

七、途径目标理论31

八、经理角色理论32

第四节 中国行政领导思想脉络32

一、中国行政领导思想的主要内容33

二、奴隶社会行政领导思想35

三、封建社会行政领导思想37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业特征44

第一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业生涯44

第二章 行政领导者的职业生涯和角色规范44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业过程45

三、行政领导者的成长规律47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角色规范50

一、角色理论50

二、行政领导者的角色规范53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领导风格56

一、领导方式56

二、领导风格57

三、领导方式与领导类型的关系59

第三章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61

第一节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意义61

一、行政领导者素质研究的重要性61

二、行政领导素质研究概况64

三、行政领导素质的特点与作用68

四、行政领导素质的基本要求72

五、邓小平的领袖素质73

一、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要素76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76

二、孙子的领导素质结构论78

三、行政领导群体的素质结构80

第三节 改善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途径86

一、教育86

二、培训88

三、实践89

四、修身90

一、现代政治文明的源起91

第四章 行政领导者的政治素质91

第一节 政治文明的涵义91

二、政治文明的演进93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96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和特征98

第二节 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101

一、政治素质的涵义101

二、政治素质的内容102

三、政治素质与思想素质的关系105

四、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关系105

第三节 提高政治素质的途径106

一、完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106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107

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108

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109

五、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素质110

一、行政领导者职业素质的涵义112

第五章 行政领导者的职业素质112

第一节 行政领导者职业素质的意义112

二、职业素质在领导实践中的地位113

三、职业素质与社会素质的关系114

四、职业素质与生活素质的关系115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职业素质的主要内容116

一、职业资格116

二、职业道德117

三、职业成熟度117

四、职业潜力118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业精神119

一、职业精神的涵义119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业作风建设120

三、行政领导者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123

第六章 行政领导者的文化素质127

第一节 知识文化是行政领导活动的基础127

一、知识与文化的关系127

二、教育在知识文化积累中的作用129

三、文化陶冶与修养131

一、环境压力与知识结构132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知识结构132

二、学历、知识、能力、成长的关系134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136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知识文化素质的改善137

一、行政领导者的学137

二、行政领导者的识140

三、行政领导者的思143

一、心理素质的涵义和重要性146

第七章 行政领导者的心理和生理素质146

第一节 行政领导者心理素质的地位146

二、情商理论149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生理素质151

一、行政领导者成功的坚强后盾151

二、疾病缠身难成大业153

三、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155

一、对腐败有如吃“臭豆腐”的矛盾心理156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贪污受贿心理剖析156

二、“不说谁也不知道,不说谁也难查问”的侥幸心理157

三、“有权有势,其奈我何”的霸道心理157

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分羹心理157

五、“看一切都不顺眼”的赌气心理158

六、“临退捞一把”的补偿心理158

七、“狠捞一把,逃之夭夭”的赌徒心理159

第八章 行政领导能力概述160

第一节 行政领导能力的内涵和特性160

一、行政领导能力的涵义160

二、行政领导能力与组织素质的关系163

三、行政领导能力对政府工作的意义164

第二节 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能力165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165

二、行政组织对行政领导能力的吸纳、积淀和释放过程167

三、改革行政体制,优化行政领导能力168

第三节 行政领导能力分解框架170

一、行政领导者的一般能力171

二、行政领导者的特殊能力174

第九章 行政领导者的科学思维能力176

第一节 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176

一、科学思维的涵义176

二、科学思维能力177

第二节 科学思维方式与能力179

一、科学思维方式179

二、科学思维能力分类180

第三节 创新思维方式184

一、常见思维误区184

二、创新思维方式186

第四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191

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91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194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196

一、决策能力的涵义199

第十章 行政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能力199

第一节 决策是行政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199

二、行政领导决策200

三、决策与领导素质200

四、行政领导决策的类型201

第二节 提高科学决策思维能力204

一、决策思想比较204

二、坚持科学决策原则212

一、客观因素218

第三节 制约决策诸因素分析218

二、心理因素225

第四节 行政领导者决策技巧227

一、捕捉信息227

二、妙借智慧228

三、鼓励争鸣229

四、择善从之230

五、现场“拍板”231

六、适当拖延232

一、行政沟通的涵义234

第十一章 行政领导者的沟通协调能力234

第一节 沟通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条件234

二、行政组织沟通的方式235

第二节 克服障碍,提高沟通能力238

一、沟通的障碍238

二、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239

三、美国管理学会“良好沟通十诫”241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的协调能力242

一、协调的涵义242

二、常见的冲突原因243

三、协调能力的培养244

第十二章 行政领导者利益协调能力247

第一节 利益协调的重要意义247

一、利益的涵义247

二、冲突248

三、利益冲突与利益矛盾250

一、由阶级到阶层251

第二节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结构变动251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特征255

三、新时期阶层矛盾的特点257

第三节 政府利益分析259

一、政府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259

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261

三、政府利益的协调263

第四节 利益协调的基本途径266

一、利益协调的经济途径266

二、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267

三、利益协调的制度途径268

第十三章 行政领导者学习创新能力269

第一节 学习的特殊地位269

一、学习是新世纪的要求269

二、学习能力271

三、学习成就名人272

一、遵循学习规律274

第二节 提高学习能力274

二、激励成就动机275

三、营造文化氛围276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276

五、两本书的启发278

第三节 拓展创新能力282

一、创新的境界282

二、创新能力的要素283

三、创新10法286

第十四章 行政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292

第一节 危机理论292

一、突发事件与危机的涵义292

二、西方社会冲突理论293

三、国内新观点298

第二节 政府危机管理职能304

一、危机的种类304

二、公共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309

三、危机指数313

第三节 科学应对危机能力316

一、社会控制316

二、传媒影响317

三、心理预警318

四、联动机制319

第十五章 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概述322

第一节 方法是通往成功的桥梁322

一、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涵义322

二、学者对领导艺术的看法324

三、领导艺术的特点326

四、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的关系328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常用方法329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329

二、调查研究方法330

三、抓中心环节方法332

四、系统方法333

五、目标管理方法335

第三节 革命领袖的领导艺术337

一、毛泽东的领导艺术337

二、邓小平的领导艺术344

第十六章 行政领导者的用权艺术350

第一节 权力的基本内涵350

一、权力的来源350

二、权力的定义352

三、公共权力353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用权常见问题355

一、影响领导用权的主要因素355

二、领导用权常见问题356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用权艺术359

一、组织变革359

二、合理授权360

三、分配工作362

第一节 为政之本在于用人365

一、治国之道务在举贤365

第十七章 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365

二、人才选用的原则367

三、行政领导人才的价值369

第二节 识人用人之道370

一、识人之道370

二、用人之道371

三、用人之人375

一、用人的心理误区377

第三节 走出用人误区377

四、贤级律377

二、用长容短380

第十八章 正副职的领导艺术383

第一节 当好正职的艺术383

一、正职的涵义383

二、正职的思维境界384

三、正职与班子团结386

四、正职的领导艺术388

一、副职的涵义392

第二节 当好副职的艺术392

二、对副职素质能力的要求393

三、副职的领导艺术394

四、副职的误区398

五、副职为何谋杀正职401

第十九章 行政领导者处世艺术404

第一节 人际关系404

一、人际关系的涵义404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406

第二节 与上级相处的艺术409

一、获得上级欣赏的六大艺术410

二、做一个好下属的十种方法413

第三节 与下级相处的艺术416

一、赢得下属信任416

二、营造宽松环境418

三、团结合作成功419

主要参考文献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