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城市建设指南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2063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城市建设-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城市建设指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数字城市概论3
第1章 数字城市基本概念3
1.1什么是数字城市3
1.1.1数字城市基本概念3
1.1.2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经验4
1.1.3国外数字城市发展主要经验5
1.1.4中国数字城市现状与发展7
1.2数字城市建设涵盖范围8
1.2.1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8
1.2.2数字化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9
1.2.3数字城市推动现代服务业10
1.2.4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10
1.3数字城市关键技术应用11
1.3.1数字化技术应用11
1.3.2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应用14
1.3.3信息共享技术应用20
1.3.4城市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22
1.4数字城市基本功能23
1.4.1政府信息化24
1.4.2城市信息化26
1.4.3社会信息化28
1.4.4企业信息化32
第2章 数字城市建设要点37
2.1数字城市建设目的37
2.1.1数字城市建设目的37
2.1.2数字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38
2.2数字城市建设总体目标39
2.2.1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方针39
2.2.2数字城市总体建设目标39
2.3数字城市实施原则40
2.3.1数字城市实施原则41
2.3.2增强城市综合管理能力41
2.3.3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41
2.3.4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42
2.3.5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42
2.4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思路42
2.4.1“从顶层自上而下”总体规划设计43
2.4.2建立城市级数字化应用一级平台43
2.4.3编制数字城市建设规范和实施细则44
2.4.4优先启动为民服务项目44
2.5数字城市建设特点分析44
2.5.1数字城市建设的特殊性44
2.5.2数字城市建设运作特点47
2.6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50
2.6.1建设目的和实施目标不明确51
2.6.2缺乏长远规划和建设方案51
2.6.3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程度很低52
2.6.4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滞后52
2.6.5建设实效和作用不明显53
2.7数字城市建设经验启示53
2.7.1明确建设目的和实施目标53
2.7.2编制数字城市总体建设方案54
2.7.3把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作为根本任务55
2.7.4长远规划分期实施56
2.7.5数字城市与政府体制改革互动的关系57
第3章 数字城市系统工程实施内容58
3.1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总体框架58
3.1.1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总体架构58
3.1.2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总体业务架构60
3.1.3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总体逻辑架构61
3.1.4数字城市系统平台总体接口架构62
3.1.5数字城市系统平台运行环境63
3.2数字城市数字化应用实施内容63
3.2.1城市级数字化应用一级平台63
3.2.2业务级数字化应用二级平台72
3.2.3企业级数字化应用三级平台74
3.2.4城市数字化应用基础网络75
3.3数字城市系统工程实施规范75
3.3.1数字城市建设指南75
3.3.2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规范86
3.3.3信息系统安全规范91
3.4数字城市系统工程实施保障体系93
3.4.1政策保障93
3.4.2标准保障94
3.4.3组织保障94
3.4.4资金保障95
3.4.5技术保障95
3.4.6人才保障96
第二篇 数字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指南99
第4章 数字城市需求分析99
4.1数字城市需求分析概述99
4.1.1数字城市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性99
4.1.2需求分析概述100
4.1.3需求分析的任务100
4.1.4需求分析基本步骤101
4.1.5需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101
4.2数字城市总体需求分析102
4.2.1数字城市建设定位103
4.2.2数字城市建设体系103
4.2.3数字城市总体功能体系分析103
4.2.4数字城市总体系统体系分析105
4.2.5数字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分析106
4.3数字城市需求关系分析107
4.3.1数字城市与信息基础网络需求关系107
4.3.2数字城市与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关系108
4.3.3数字城市与政府信息化需求关系110
4.3.4数字城市与城市管理信息化需求关系120
4.3.5数字城市与社会信息化需求关系124
4.3.6数字城市与企业信息化需求关系129
4.4数字城市建设可行性研究131
4.4.1可行性研究概述131
4.4.2初步调查132
4.4.3详细调查133
4.4.4效益与风险评估135
4.4.5可行性分析139
4.5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分析141
4.5.1组织结构分析141
4.5.2功能结构分析142
4.5.3业务流程分析143
4.5.4数据流程分析144
4.5.5功能数据分析150
4.5.6总体框架结构逻辑模型151
4.6数字城市信息资源共享分析153
4.6.1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153
4.6.2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5
4.6.3信息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分析157
4.6.4信息资源共享策略与方法分析160
4.6.5信息资源共享运作流程分析164
4.6.6城市信息资源分类与共享分析166
4.7城市人口数据共享案例分析169
4.7.1城市人口数据共享概述169
4.7.2城市人口数据共享需求分析170
4.7.3城市人口数据共享规划175
4.7.4城市人口数据共享技术应用183
4.7.5城市人口数据共享规范186
第5章 数字城市总体规划设计192
5.1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概述192
5.1.1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意义192
5.1.2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概念192
5.1.3数字城市总体规划原则193
5.1.4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步骤194
5.1.5数字城市总体规划内容194
5.1.6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法195
5.2数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197
5.2.1数字城市建设目标197
5.2.2数字城市总体规划目标198
5.2.3数字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原则198
5.2.4《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总体要求198
5.3数字城市总体结构体系规划199
5.3.1数字城市总体结构体系规划原则199
5.3.2数字城市总体结构体系200
5.3.3数字城市建设软环境200
5.4数字城市信息系统分类规划200
5.4.1数字城市信息系统分类原则201
5.4.2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分类方法202
5.5数字城市建设实施规划204
5.5.1数字城市建设实施规划要点204
5.5.2数字城市信息系统安全规划要点205
5.5.3数字城市建设软环境规划要点207
5.5.4数字城市建设系统工程阶段划分208
第6章 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任务书210
6.1数字城市总体设计要求210
6.1.1总体设计范围210
6.1.2总体设计目标210
6.1.3总体设计原则210
6.1.4总体设计依据211
6.1.5总体结构设计要求213
6.1.6数字城市基础网络总体结构设计要求216
6.1.7数字化应用平台软件结构总体设计要求216
6.1.8数字化应用平台数据存储结构总体设计要求216
6.1.9数字化应用平台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总体设计要求217
6.2数字城市总体技术应用要求218
6.3数字城市总体实现功能设计要求218
6.4数字城市基础设施总体设计要求219
6.5数字城市总体设计图纸要求219
6.5.1编制数字城市总体设计方案219
6.5.2提供数字城市数字化与智能化总体设计图纸219
6.6城市级数字化应用平台总体设计要求220
6.6.1城市级数字化应用平台总体设计内容220
6.6.2综合信息集成平台设计要求220
6.6.3城市综合监督控制平台设计要求221
6.6.4城市应急处理指挥平台设计要求223
6.6.5城市“市民卡”数据存储平台设计要求225
6.6.6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控制数据存储平台设计要求226
6.6.7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存储平台设计要求226
6.6.8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存储及CA认证平台设计要求227
6.6.9城市级数字化应用平台施工图设计要求228
6.7业务级数字化应用平台设计要求228
6.7.1城市“市民卡”平台设计要求228
6.7.2数字城管平台设计要求230
6.7.3社会保障与医疗服务平台设计要求232
6.7.4城市公共安全监控平台设计要求234
6.7.5城市智能交通监控平台设计要求236
6.7.6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设计要求237
6.7.7数字社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平台设计要求239
6.7.8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设计要求241
6.7.9城市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平台设计要求243
6.7.10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平台设计要求245
6.7.11城市基础设施监控平台设计要求246
第三篇 城市级数字化应用一级平台251
第7章 “一级平台”总体设计要求251
7.1“一级平台”需求分析251
7.1.1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251
7.1.2城市管理创新的需要251
7.1.3科技惠民服务的需要251
7.1.4打造阳光政府的需要252
7.1.5城市信息畅通的需要252
7.2“一级平台”顶层设计252
7.2.1顶层设计概念252
7.2.2顶层设计目标253
7.2.3顶层设计原则254
7.2.4顶层设计内容与要求254
7.3“一级平台”信息共享技术应用比选256
7.3.1信息共享平台模式分析256
7.3.2信息共享技术应用分析257
7.3.3信息共享平台比选258
第8章 “一级平台”总体设计261
8.1总体建设要求261
8.1.1建设内容261
8.1.2建设总体要求261
8.1.3总体框架要求262
8.2“一级平台”总体技术要求262
8.2.1数字化技术应用要求262
8.2.2总体技术要求263
8.3“一级平台”总体设计原则263
8.3.1平台化和组件化263
8.3.2先进性和成熟性263
8.3.3可靠性和稳定性263
8.3.4标准化和规范化263
8.3.5可扩展性264
8.3.6易维护性264
8.4“一级平台”总体设计思路264
8.4.1实现资源整合264
8.4.2提供应用支撑264
8.4.3完善公共服务264
8.4.4辅助领导决策265
8.5“一级平台”总体架构265
8.5.1系统总体架构265
8.5.2软件总体架构266
8.5.3总体功能架构266
8.5.4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平台结构267
8.5.5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结构268
8.5.6数据交换与应用平台结构269
8.5.7数据存储分析展现平台结构270
8.5.8统一认证平台结构272
第9章 “一级平台”应用集成274
9.1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平台274
9.1.1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门户网站系统274
9.1.2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应用数据库系统288
9.1.3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网络中心系统290
9.2数据资源管理平台295
9.2.1元数据采集系统296
9.2.2元数据服务器系统297
9.2.3元数据网关系统298
9.2.4元数据查询系统298
9.2.5编码管理系统299
9.2.6数据交换管理系统302
9.3数据交换与应用平台305
9.3.1平台概述306
9.3.2平台基础构件308
9.3.3信息资源目录结构317
9.3.4共享交换体系318
9.3.5数据交换功能320
9.3.6应用集成功能326
9.4数据存储分析展现平台332
9.4.1平台概述332
9.4.2数据加工管理335
9.4.3空间数据采集337
9.4.4数据应用分析339
9.4.5数据展示344
9.5统一认证平台350
9.5.1平台概述350
9.5.2平台结构351
9.5.3认证流程352
9.5.4技术应用353
9.5.5功能模块356
9.6可视化视频管理系统361
9.6.1分布式数字视频集成361
9.6.2在线式基本视频服务366
9.6.3视频联动服务369
9.6.4综合视频业务管理372
9.6.5视频应用和报警数据交换服务374
9.7与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374
9.7.1技术框架374
9.7.2主要技术标准375
9.7.3集成功能375
第10章 “一级平台”软件集成386
10.1目录资源共享系统387
10.1.1信息采集任务模块387
10.1.2信息自动分类与更新模块388
10.1.3目录资源信息检索模块390
10.1.4目录资源信息发布模块392
10.2业务综合信息资源服务系统393
10.2.1个性化定制模块393
10.2.2信息订阅模块394
10.2.3信息实时通知模块394
10.2.4信息服务导航模块394
10.3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395
10.3.1空间数据管理模块395
10.3.2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模块410
10.4数据备份服务系统411
10.4.1数据备份需求412
10.4.2备份系统设计原则412
10.4.3数据备份容量计算413
10.4.4数据备份机制413
第11章 “一级平台”共享数据仓库415
11.1“一级平台”数据仓库415
11.1.1数据仓库组织形式416
11.1.2数据仓库技术应用416
11.1.3数据仓库的构建416
11.2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设计418
11.2.1城市综合管理基础数据库418
11.2.2空间可视化数据库419
11.2.3事件受理与结案数据库420
11.2.4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421
11.3城市应急指挥数据库设计422
11.3.1应急信息资源数据库422
11.3.2重大危险信息库423
11.3.3重点防护目标数据库424
11.3.4应急指挥专题信息库424
11.4电子政务基本数据库设计425
11.4.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425
11.4.2人口基础数据库426
11.4.3法人单位数据库427
11.4.4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427
11.4.5城市运行体征数据库428
11.4.6城市诚信系统数据库428
11.5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设计429
11.5.1城市公共服务基本数据库建设429
11.5.2城市医疗卫生数据库430
11.6城市“市民卡”数据库设计430
11.6.1城市“市民卡”基本数据库建设430
第12章 “一级平台”安全设计432
12.1“一级平台”安全规划432
12.1.1安全风险与安全措施432
12.1.2安全系统体系结构434
12.1.3安全域划分435
12.1.4安全等级划分435
12.2“一级平台”安全系统设计436
12.2.1安全系统部署436
12.2.2安全管理中心441
12.2.3安全风险评估442
12.2.4安全管理规范444
第13章 “一级平台”运行环境445
13.1“一级平台”软件运行环境445
13.1.1软件平台的选择445
13.1.2 J2EE技术应用446
13.2“一级平台”服务器系统运行环境448
13.2.1服务器系统的选型448
13.2.2 WebLogic Server技术应用449
13.3“一级平台”数据库系统运行环境454
13.3.1数据库软件的选择454
13.3.2 Oracle 10g技术应用455
13.4“一级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运行环境456
13.4.1 ArcGIS软件体系结构456
13.4.2 ArcGIS技术应用459
参考文献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