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宏岐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544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
一、以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
二、中国地学会、禹贡学会与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4
三、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5
第二章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思想的新探索10
一、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
二、中国古代特种地图与地图模型的发展18
三、从《广志绎》看王士性的军事地理思想22
四、从《圣武记》看魏源的军事地理思想27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的新探索33
一、民国水利学家李仪祉的生物治黄思想及其启示33
二、李长傅对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37
三、李长傅对南洋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54
四、史念海对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70
五、费孝通城乡社会发展研究中的历史地理学视野75
第四章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83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意义83
二、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再认识91
三、黑格尔地理环境理论的辩证分析95
第五章 关于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104
一、历史社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04
二、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111
三、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16
第六章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121
一、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121
二、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124
三、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调适作用129
第七章 区域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互动研究之一:隋唐关中地区的气候状况及其影响131
一、中国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基本规律131
二、唐都长安的驯象、驯犀情况所反映的气候状况136
三、隋唐关中地区的温暖气候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39
第八章 区域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互动研究之二:公元5—14世纪吐鲁番地区居住生活方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151
一、关于古高昌国居室建筑形态的不同观点151
二、高昌居室建筑特色相关证据的再研究156
三、古高昌国居住风俗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状况160
四、窑洞与地穴:吐鲁番地区另外两种重要的居住生活方式163
五、吐鲁番地区民居风俗的演变及其环境背景165
六、几点基本结论168
第九章 古代历史地理文献的考证与研究:以《水经注》的相关问题为中心170
一、《水经·渭水注》所见渭河流域水文状况和竹林分布170
二、《水经·河水注》所见两个历史地理问题181
第十章 多重证据法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汉番禺城故址新考187
一、汉番禺城故址诸种说法商榷187
二、“水坈陵”与汉番禺城方位的新推断192
三、支持汉番禺城在今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一带的其他佐证195
四、东汉末年番禺县城迁回旧址的时间、原因与意义198
第十一章 碑刻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清代广东地区的凉亭与凉亭施茶风尚研究202
一、碑刻所见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地理分布特点202
二、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社会公益功能208
三、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义捐来源与凉亭施茶的运作机制210
四、几点基本结论214
第十二章 中外史料与古旧地图文献互证法的应用:清代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相关问题研究215
一、《中国丛报》所见由广州至澳门的两条水道215
二、古旧地图中所见的“大黄滘”和“大黄滘”水道216
三、近代西方文献所记广州城西南的“澳门航道”及船赛活动222
四、《中国丛报》中所谓的“百老汇河”及其出口一带的岛屿和港口232
五、《中国丛报》中所见的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所经过的海关站233
六、林则徐日记所见广州至香山的水道路线238
七、《中国丛报》所见的前山水道和马骝洲水道问题240
八、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的完整航线和相关航行时间242
参考文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