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通史 第4卷 隋唐五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志庭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2787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浙江省-地方史-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通史 第4卷 隋唐五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隋唐五代时期浙江的自然地理环境12
一、海岸线13
(一)杭州湾北岸海岸线13
(二)杭州湾南岸海岸线14
二、河流与湖泊的变迁18
(一)钱塘江的变迁18
(二)其他河流的变迁21
(三)太湖水系的变迁23
(四)其他湖泊的变迁24
三、动物和植物26
四、气候28
第二章 隋朝、唐朝之更替及其在浙江的统治31
一、隋朝、唐朝之更替及其在浙江统治的确立32
(一)隋朝灭陈及其在浙江统治的确立32
(二)唐朝的建立及其统一浙江38
二、隋朝、唐朝在浙江的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体制43
(一)隋朝在浙江的州(郡)、县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体制43
(二)唐朝在浙江的州(郡)、县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体制49
(三)唐朝“道”的机制转换及浙江东道、浙江西道的形成53
三、州(郡)城、县城的修建62
(一)杭州州城的创建及其环境的治理62
(二)其他州(郡)城、县城的修建66
四、中央军队与地方驻军70
(一)隋朝的军队及其在浙江的驻军70
(二)唐朝前期的军队及其在浙江的驻军71
(三)唐朝后期的军队及其在浙江的驻军74
五、人口思想、人口政策和户籍、田制、赋役80
(一)人口思想、人口政策和户籍80
(二)田制97
(三)赋役100
第三章 隋唐时期浙江的社会经济116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17
(一)水利建设117
(二)耕作技术128
(三)粮食生产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33
(四)蔬果种植和禽畜饲养136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39
(一)金属矿产采冶业139
(二)制瓷业140
(三)丝织业、麻织业144
(四)造船业149
(五)煮盐业和蔗糖业151
(六)制茶业和酿酒业153
(七)造纸业(附制笔业)与雕版印刷术157
三、渔业生产的发展161
(一)捕捞和加工162
(二)淡水养殖和资源保护163
四、江南运河与水陆交通道路的建设164
(一)江南运河的开凿165
(二)浙东运河及其他航道的治理168
(三)陆路和桥梁建设170
(四)各州(郡)间的交通里程173
(五)馆驿176
五、商业的发展177
(一)海内贸易177
(二)海外贸易180
(三)城市的经济职能186
(四)商税187
第四章 隋唐时期浙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189
一、隋朝的社会矛盾与刘元进等农民起义189
二、唐朝的浙江农民起义192
(一)唐朝前期的社会矛盾和陈硕真起义192
(二)唐朝中期的社会矛盾和袁晁起义193
(三)唐朝后期的社会矛盾和裘甫、王郢起义196
(四)黄巢起义军在浙江的活动及其影响200
第五章 隋唐时期浙江的教育、科技与文化201
一、教育的发展201
(一)隋朝的教育201
(二)唐朝的教育203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及其在浙江的影响207
(一)科举制度的确立207
(二)科举制度在浙江的影响209
三、地理学、生物学和医学211
(一)地理学212
(二)生物学和医学214
四、儒学及浙江儒生216
(一)儒学概说216
(二)浙江的儒学人士218
五、政治学和经济学221
(一)陆贽及其政治思想221
(二)陆贽的经济思想223
六、史学228
(一)隋唐史学概况228
(二)浙江的史家及其史学著作229
七、文学234
(一)人物荟萃234
(二)繁荣的诗歌创作园地249
(三)浙江籍诗人在隋唐诗坛中的地位和作用252
(四)传奇的产生与发展264
(五)“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及罗隐的小品267
八、绘画和书法268
(一)绘画268
(二)书法270
第六章 吴越国的建立及其兴衰277
一、钱镠弃农从戎及其初建功业278
二、钱镠统一两浙暨吴越国疆域的形成280
(一)东征刘汉宏而独据浙西280
(二)击退孙儒南下,与杨行密分领浙西282
(三)平定董昌,统一浙东283
(四)平定徐绾、陈璋之变,巩固在两浙的统治287
(五)福州之战与吴越国晚期疆域的扩展289
三、吴越国的建立290
(一)受封吴越国王,吴越国的建立290
(二)军政合一的王国体制292
(三)吴越国的地方政区制度294
四、吴越国的治国方略300
(一)立足两浙、尊奉中原300
(二)远交近攻、对抗淮南305
(三)发展生产、保障国用308
(四)广建城池、加强防御311
五、钱弘俶玉成宋朝统一中国312
(一)遵从宋朝,助宋翦灭南唐等国312
(二)“纳土”归宋314
第七章 吴越国的社会经济317
一、人口的恢复和发展318
(一)钱镠的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318
(二)吴越国人口的恢复和发展320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21
(一)募民垦荒321
(二)发展圩田、营田(屯田)322
(三)大兴水利325
(四)粮食生产状况328
三、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29
(一)矿产采冶和制作329
(二)制瓷业331
(三)丝织业334
(四)造船业335
(五)煮盐业、制茶业和酿酒业336
(六)雕版印刷业337
四、渔业生产的发展338
五、水陆交通道路的恢复和发展339
六、商业的恢复和发展341
(一)海内贸易的发展341
(二)海外贸易的发展355
七、杭州城市的发展与西湖风景区的形成359
(一)杭州城市的发展359
(二)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形成363
第八章 吴越国的教育、科技与文化367
一、教育367
二、天文学369
三、建筑技术371
(一)宫室台馆的兴建372
(二)佛塔373
四、其他科学技术成就376
五、儒学、史学和文学378
(一)儒学378
(二)史学379
(三)文学380
六、绘画、书法、石窟造像及石刻388
(一)绘画388
(二)书法390
(三)石窟造像391
(四)石刻396
七、语言399
(一)吴语方言399
(二)避讳词和吉利词402
第九章 隋唐五代时期浙江的社会生活404
一、社会等级404
(一)特权等级405
(二)庶民等级408
(三)贱民等级411
(四)特殊的社会人群414
二、家庭、宗族和社区417
(一)家庭417
(二)宗族419
(三)社区422
三、婚丧习俗425
(一)婚姻习俗425
(二)丧葬习俗431
四、衣食住行435
(一)衣冠服饰435
(二)饮食439
(三)居住446
(四)出行448
五、节日与娱乐450
(一)节日450
(二)娱乐454
(三)音乐、舞蹈和戏曲、杂技456
六、宗教463
(一)隋唐时期浙江道教的兴盛463
(二)隋唐时期浙江佛教的兴盛472
(三)隋唐时期“夷教”的传播516
(四)吴越国的道教和佛教518
附录549
一、大事记549
二、主要参考文献561
后记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