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学校德育思想流派与德育论著选读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573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学校德育思想流派与德育论著选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当代学校德育主要思想流派1
德育的本质和国外主要道德教育学说1
(一)德育(moral education)1
(二)德育过程(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4
(三)德育论(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8
(四)德育原则(principle of moral education)11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13
(一)赫尔巴特论教学与训练的关系13
(二)赫尔巴特德育学派15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17
(一)新教育中的教学与训育的关系17
(二)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18
(三)学校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要件20
(四)学校必须是生活教育的场所23
马卡连柯的道德教育理论24
(一)马卡连柯论教学与教育的关系24
(二)纪律的意义与形成纪律的原理27
(三)把纪律提高到自觉纪律的高度29
涂尔干的德育模式30
威尔逊的德育模式34
科尔伯格的德育模式38
科尔伯格学校道德教育实践44
(一)新苏格拉底模式46
(二)新柏拉图模式47
科尔伯格儿童道德的发展过程与教育51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61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63
(二)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68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学校德育71
(一)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72
(二)改善道德教育的策略,增强道德教育的内化力73
遵循道德发展规律,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74
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模式76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82
(一)行为的起源82
(二)行为的先行决定因素84
(三)行为的继起决定因素86
(四)行为的认知决定因素89
(五)相互决定论90
(六)对《社会学习论》的简评92
斯蒂芬斯的社会行为导向学习94
(一)学生社会行为及课程对策94
(二)社会行为导向教学的三种策略96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及其在体育上的应用101
(一)阿德勒关于社会兴趣的理论101
(二)社会兴趣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105
瑞安的五种新道德教育和学习模式107
瑞安首先简述了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108
瑞安提出了新的道德教育的五个“E”112
英国自由教育思想流派的道德教育理论115
(一)自由教育思想家的道德教育理论116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121
克里夫·贝克道德教育的价值模式124
(一)贝克的道德发展观点概说125
(二)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意味着对环境的适应126
(三)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128
(四)成人在儿童和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29
美国CEP及其有效的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131
A.班杜拉德育活动和著作139
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141
(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141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144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历史性质147
附:《社会学习理论》导读149
《社会学习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150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观153
(一)班杜拉对认知的看法154
(二)认知因素的作用155
(三)对班杜拉认知观的评价158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特征159
(一)强化与认知的结合159
(二)行为主义的建构论160
(三)交互决定论162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历史地位164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方式及其意义168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177
(一)自我效能的概念及其实验依据178
(二)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179
(三)简单的评价183
对道德和自我调节的认知性社会学习的探讨184
(一)道德能力186
(二)道德行为和自我调节的一些决定因素192
(三)道德行为的组织和自我调节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