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心理学
  • 戴秀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33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医学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概念1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范围1

三、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

四、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

五、医学心理学分支和相关学科4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5

一、生物医学模式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

三、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6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6

一、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6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7

一、医学心理学的产生7

二、医学心理学发展趋势与展望9

第五节 主要的心理学理论9

一、精神分析理论9

二、行为学习理论11

三、人本主义理论12

四、认知理论13

五、心理生理学理论13

第二章 人的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15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15

一、心理现象15

二、心理的实质16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16

一、认知过程与认知过程障碍16

二、情感过程与情感过程障碍24

三、意志过程与意志行为障碍27

四、人格与人格障碍28

第三章 心理测验与心理评估36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36

一、心理测验的概念与发展简史36

二、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37

三、标准化心理测验38

四、心理测验选用原则39

第二节 智力测验40

一、智商和智力分类40

二、常用智力测验41

第三节 人格测验44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44

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47

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49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51

一、神经心理筛选测验51

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51

第五节 临床评定量表51

一、症状评定量表52

二、抑郁自评量表56

三、焦虑自评量表57

四、生活事件量表57

第六节 心理评估59

一、心理评估的概述59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60

三、心理评估的程序61

第四章 心理咨询62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概述62

一、基本概念62

二、医学心理咨询的适用范围63

三、医学心理咨询的方式63

四、医学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必备条件64

第二节 医学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模式65

一、医学心理咨询的原则65

二、医学心理咨询的模式66

第三节 医学心理咨询程序与技巧66

一、医学心理咨询程序66

二、医学心理咨询技巧67

第四节 临床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71

一、儿童不良行为71

二、环境适应不良73

三、学习问题73

四、人际交往问题74

五、恋爱婚姻问题76

第五章 心理治疗79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概述79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79

二、心理治疗简史80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80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80

五、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82

六、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82

第二节 支持疗法84

一、基本理论84

二、基本方法84

三、言语疏导疗法85

第三节 精神分析疗法86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特点86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一般内容86

第四节 认识领悟疗法87

一、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87

二、治疗方法与步骤88

第五节 认知疗法89

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89

二、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91

第六节 行为疗法92

一、行为主义理论92

二、治疗方法93

三、顺势从欲疗法96

第七节 暗示疗法97

一、概述97

二、基本方法97

第八节 患者中心疗法98

一、人本主义理论98

二、治疗过程和方法99

第九节 团体咨询疗法101

一、基本理论101

二、基本方法102

第十节 家庭治疗技术104

一、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104

二、家庭治疗的基本方法104

第十一节 其他心理治疗105

一、森田疗法105

二、催眠疗法107

三、生物反馈疗法109

四、移情易性疗法109

五、音乐疗法110

第六章 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112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112

一、应激理论112

二、应激源113

第二节 应激反应与中介机制115

一、应激的反应115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及中介影响因素117

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118

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119

二、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19

第四节 心理危机概述120

一、基本概念120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适用范围120

三、心理危机的评估121

第五节 常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及危机干预步骤121

一、常用危机干预技术121

二、心理危机的干预步骤122

第六节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123

一、灾难123

二、急性应激障碍124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125

四、抑郁126

五、自杀127

六、突然死亡/事故死亡(居丧反应)128

七、暴力129

第七章 心身疾病131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131

一、基本概念131

二、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131

三、心身疾病的分类132

四、心身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32

五、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134

第二节 临床常见的心身疾病135

一、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135

二、消化系统心身疾病138

三、呼吸系统心身疾病139

四、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139

五、内分泌及代谢疾病140

六、其他常见心身疾病141

第八章 心理障碍144

第一节 概述144

一、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144

二、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145

三、心理障碍的分类146

第二节 神经症148

一、神经症的概述148

二、神经症的常见类型150

第三节 癔症154

一、癔症的概述154

二、癔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54

三、癔症的临床表现155

四、癔症的诊断156

五、癔症的治疗156

第四节 人格障碍156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156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157

三、人格障碍的防治159

第五节 性心理障碍159

一、性心理障碍的概念159

二、性心理障碍的类型160

三、性心理障碍的治疗161

第六节 精神疾病162

一、精神分裂症162

二、心境障碍164

第七节 不良行为166

一、神经性厌食166

二、神经性贪食167

三、药物依赖167

四、网络成瘾168

第九章 心理护理170

第一节 概述170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170

二、心理护理的对象、任务及目的170

三、心理护理的原则171

第二节 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172

一、心理护理的程序172

二、心理护理的方法173

第三节 临床各类患者的心理护理175

一、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175

二、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护理176

三、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78

第四节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与培养184

一、护理人员角色184

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84

三、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185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187

第一节 概述187

一、基本概念18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87

三、心理健康的工作内容188

第二节 个体心理健康188

一、孕期心理健康188

二、婴儿期心理健康189

三、幼儿期心理健康190

四、儿童期心理健康190

五、青少年期心理健康191

六、青年期心理健康192

七、中年期心理健康193

八、老年期心理健康194

第三节 群体心理健康194

一、家庭心理健康195

二、学校心理健康195

三、职场心理健康196

第四节 心理保健197

一、心理保健的原则197

二、心理保健的对象和范围198

三、心理保健与心理治疗的区别198

四、心理保健的方法199

第十一章 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201

第一节 患者角色与求医行为201

一、患者角色201

二、患者的角色转变201

三、患者的求医行为202

第二节 患者的需要203

一、患者的一般需要203

二、门诊患者的需要205

三、急诊患者的需要205

四、住院患者的需要205

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特征206

一、患者的认知特征206

二、患者的情绪变化特征206

三、患者的意志行为反应特征208

四、患者的人格变化特征208

第四节 各类患者的心理与调适209

一、患者心理问题的基本调适方法209

二、各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调适210

第五节 医患关系214

一、医患关系概述214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215

三、医患关系的模式216

四、医患交往技巧216

第六节 医疗纠纷防范220

一、医疗纠纷定义220

二、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220

三、医疗纠纷的防范221

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