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53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法国大革命(1789~1794)-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本文化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吸收外来文化的特征1
一、日本双重文化形成的原因1
(一)多人种混血而成的民族2
(二)岛国的特殊地理环境4
(三)同质与单一的文化5
(四)危机意识与勤勉好学精神6
(五)日本统治者对外来文化有意识地吸收7
二、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特征7
(一)积极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8
(二)选择性地摄取、兼容外来文化8
(三)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9
(四)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10
第二章 大陆文化给日本列岛带来文明的曙光12
一、远古的绳纹文化12
二、稻作及金属文化的传播与弥生文化的诞生14
(一)水稻的传播14
(二)金属文化的传播16
三、古坟时代的文化源流18
第三章 对中国隋唐文化的吸收与选择22
一、圣德太子与中日交往22
二、大化革新前后以唐朝为楷模的变革25
(一)政治方面25
(二)经济方面26
(三)法制建设方面27
(四)教育方面28
(五)文学艺术方面29
(六)史学方面31
(七)科学技术方面32
三、对唐朝文化的取舍与选择33
第四章 和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36
一、西方文化初传日本及其影响36
二、兰学的吸收与发展39
三、明治维新对西洋文化的吸收41
(一)幕府统治的灭亡41
(二)确立近代天皇制43
(三)以西方文明为模本的三大改革政策44
四、日本近代化初期的“和魂洋才”思想52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美国文化的吸收55
(一)政治体制改革57
(二)经济领域改革60
(三)教育制度改革62
(四)美国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64
第五章 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65
一、日本人宗教信仰的特点65
二、日本民族的本土宗教:神道66
三、佛教文化的兴起与兴盛72
(一)佛教文化初传日本72
(二)奈良时期佛教的兴盛74
(三)平安时期天台、真言宗开启日本佛教文化新风76
(四)镰仓时代的新兴佛教78
四、神道教与佛教的摩擦融合82
五、基督教与神道思想的碰撞86
第六章 日本化的儒家思想90
一、儒学初传日本及早期日本儒学90
二、江户时代儒学的兴盛及儒学日本化96
(一)新儒学与禅宗96
(二)儒学脱离禅宗与日本的朱子学派98
(三)儒学与日本神道的关系102
三、儒家思想对日本道德观的影响107
(一)日本人的忠孝观107
(二)儒学理念与日本的经营之道111
(三)儒学道德与日本“纵式”社会结构115
第七章 日本文字的形成与演变122
一、汉字传入日本及其传播122
二、汉字向假名转变及日本文字的形成125
(一)直接使用汉字、汉文阶段125
(二)假借汉字音、训标示日语阶段127
(三)使用平假名、片假名创造日本民族文字阶段128
三、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131
四、日语中外来词汇的介入132
(一)汉语词汇对日语的影响133
(二)西方语言词汇对日本语言的影响134
(三)外来词汇介入日语的模式136
第八章 具有东方特色的日本节日文化138
一、与中国一脉相承的传统节日138
(一)元旦139
(二)七草节140
(三)成人节140
(四)女儿节141
(五)端午节142
(六)七夕节143
(七)盂兰盆节145
(八)重阳节145
二、日本民间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元素147
(一)关于祗园祭148
(二)祗园祭中的中国题材150
(三)祗园祭中经过日本人改造的中国文化153
第九章 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日本传统艺术154
一、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154
(一)日本茶道的源流:中国茶文化154
(二)保持至今的日本茶道161
(三)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163
二、日本书道的形成与中国书法168
(一)汉字的传入是日本书法的基础和载体168
(二)从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8世纪初至12世纪末)169
(三)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12世纪末至19世纪60年代)171
(四)明治维新时代(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174
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庭园艺术175
参考文献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