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竞合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柯耀程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 ISBN:957744334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竞合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竞合论概说7
第一章 竞合论基本结构8
第一节 结构型态12
第二节 行为数与罪数14
第三节 真、假竞合17
第二章 竞合论定位18
第一节 定位于犯罪行为论20
第二节 定位于法律效果论22
第三节 定位于刑罚裁量论25
第四节 定位问题评析27
第三章 竞合论法律效果处理方法29
第一节 前提概念30
第二节 制度差异32
第三节 法律效果区分原则33
第一项累罚原则33
第二项并罚原则34
第三项吸收原则36
第四项限制加重原则37
第五项结合刑原则38
第四节 单一刑原则40
第五节 结语42
第四章 竞合论的本质43
第一节 规范实现的复数关系45
第二节 方法论之基础47
第一项规范形成关系48
第二项 存在与当为的关联性50
第三项 行为与构成要件关系51
第二编 竞合论前提之确认61
第一章 行为单复数与犯罪单复数62
第二章 犯罪单复数的确认及作用65
第一节 犯罪单复数的认定标准67
第二节 犯罪单复数在竞合论之作用75
第三章 行为单复数概念的定位76
第四章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78
第一节 竞合论之行为单数概念79
第二节 行为单数类型80
第一项自然意义下的一行为80
第二项自然的行为单数80
第三项构成要件的行为单数84
第四项法的行为单数86
第五项小结87
第三节 行为复数88
第五章 评释91
第一节 行为单数概念的重新界定92
第一项确认评价客体与客体评价关系93
第二项行为单数与行为概念之分析95
第二节 法的行为单数之矛盾98
第一项行为复数与犯罪复数的本质98
第二项法律效果的拟制单—处理100
第三节 统一刑法之行为概念101
第一项存在与规范的厘清101
第二项行为单数概念的重新认定102
第三项整合一致性的行为概念103
第三编假性竞合与真实竞合105
第一章 概说106
第二章 假性竞合108
第一节 假性竞合的概念109
第二节 规范结构关系111
第一项存在与当为分析114
第二项行为与构成要件关系115
第三节 构成要件体系之结构123
第一项异质关系127
第二项交集关系128
第三项内含关系130
第四项简评132
第四节 假性竞合之基本性质分析134
第一项基本前提分析139
第二项假性竞合的结构148
第三项规范适用问题155
第五节 形成假性竞合关系160
第一项通说见解与批判161
一、特别关系163
二、补充关系167
三、吸收关系171
四、与罚行为174
第二项小结182
第六节 假性竞合之重新思维184
第七节 假性竞合的法律效果186
第一项单一构成要件法律效果189
第二项采结合刑模式之谬误191
第三章 误用假性竞合概念问题192
第一节 特别法与普通法之适用194
第一项特别法与普通法关系之形成194
第二项规范同一性关系196
第二节 不生法律竞合问题197
第四章 真实竞合199
第一节 基本前提200
第二节 真实竞合的本体问题202
第三节 复数规范形成与评价同一性203
第四编 真实竞合型态207
第一章 概说208
第二章 想像竞合210
第一节 想像竞合的本质争议212
第一项单数理论212
第二项复数理论215
第三项评析218
第二节 想像竞合的前提要件220
第一项单一行为221
第二项复数构成要件实现225
第三节 想像竞合之法律效果229
第三章 牵连关系231
第一节 基本概念232
第一项牵连关系之结构233
第二项牵连关系之基础233
第二节 牵连关系之形成239
第一项目的—手段结构239
第二项判断标准之争议241
一、客观说241
二、主观说242
三、主、客观说244
四、评述244
第三节 牵连关系的重新思考247
第一项牵连关系正当性之思考248
第二项规范保留之认定250
第四节 牵连关系型态之重新建构252
第一项从主观认定的牵连型态252
第二项从客观判断的牵连型态253
一、继续犯的牵连关系254
二、行为手段所形成的牵连关系255
三、不一致结果加重类型的牵连关系257
第五节 结论259
第一项牵连关系重新架构259
第二项牵连关系之基本型态260
第三项必然结果的适用问题261
第六节 涵摄效应问题264
第一项涵摄效应概念可能存在范围267
第二项涵摄效应形成的演变269
第三项除摄之趋势271
第四项评释273
第四章 实质竞合277
第一节 实质竞合前提要件280
第一项行为复数281
第二项犯罪复数283
第三项裁判同一性285
第二节 整体刑形成287
第一项整体刑的样态289
一、强制整体生命刑289
二、强制整体自由刑290
三、强制整体罚金刑291
四、选择性整体刑292
第二项整体刑形成方法293
一、同类刑罚之形成原则294
二、不同刑罚之形成原则296
第五章 事后竞合296
第一节 概说297
第二节 事后整体刑形成之条件298
第三节 已执行刑问题之处理300
第五编 连续关系303
第一章 概说304
第二章 连续关系概念305
第一节 连续关系意义306
第二节 连续关系存在理由307
第三节 连续关系判断标准312
第三章 认定连续关系的理论争议315
第一节 主观理论315
第二节 主、客观理论317
第三节 客观理论318
第四节 评述323
第四章 连续关系成立要件324
第一节 客观要件325
第一项行为形式同类性325
第二项行为连续性328
第三项法益侵害同类性329
第二节 主观要件330
第五章 连续关系主观要件之争议330
第一节 整体故意330
第二节 概括犯意332
第三节 连续故意333
第四节 评述334
第六章 连续关系存废之争议335
第一节 连续关系存废根本问题337
第二节 否定连续关系之见解340
第一项立法的恣意341
第二项行为刑法与罪责原则之违反342
第三项背离平等原则343
第四项不合理的判决确定力效应344
第三节 肯定连续关系之见解346
第一项诉讼经济考量346
第二项行为人人格的一致性348
第三项罪刑政策上的考量350
第四节 评述352
第七章 过失连续关系评析353
第一节 罪责的考量354
第二节 法律适用一致性考量356
第八章 连续关系适用之限制357
第一节 主观要件之限制358
第二节 客观要件之限制359
第一项行为形式之限制359
第二项一身专属性法益侵害之限制361
第三节 评释363
第九章 结语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