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简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刚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051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简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论3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4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4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7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分析10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空间上的全面性11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指向上的针对性11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力量上的群众性12
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的灵活性13
第三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13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自然延伸13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强化学生管理的重要基础15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必要途径16
第四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18
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8
二、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20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关键期23
第二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29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成30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30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34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体36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38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的主体性39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的主体性44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体的主体性48
第三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55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5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56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57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58
一、学习观与学习方法教育59
二、成才观与成才途径教育61
三、就业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63
四、人际观与人际交往教育65
五、日常心理健康教育67
六、网络行为规范教育68
第三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71
一、爱国主义教育72
二、公民道德教育75
第四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83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分类84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语文字载体84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活动载体86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事务载体87
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88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选择89
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90
二、功能与需要相适应的原则91
三、方案与操作相支持的原则93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93
第三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发95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96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园区载体98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载体99
第五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05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106
一、基本原则方法107
二、现代原则方法115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118
一、调查研究方法118
二、系统分析方法119
三、科学决策方法120
第三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121
一、思想教育方法122
二、行为引导方法125
三、心理疏导方法129
第四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方法131
一、定性评估方法132
二、定量评估方法133
第六章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37
第一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过程137
一、把握行为实际138
二、制订教育方案140
三、实施教育方案142
四、教育活动评估144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145
一、起点:入学教育146
二、深入:学中教育148
三、升华:毕业教育151
第三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153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差距张力规律154
二、教育主体支配规律155
三、受教育者需求驱动规律156
四、教育与环境的互动共进规律157
参考文献159
后记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