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 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 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孙小菡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642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光纤通信-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 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会特邀1

基于光网的江苏电信发展实践与思考&边延风1

新一代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刘铁根2

企业报告3

“一带一路”战略下亨通集团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张功会3

互联网+时代的南京普天——企业布局与光通信产品&魏然5

集俊致知,合作发展&代康7

感知光网,提升体验&曾大庆9

分会1 光纤与传输物理学11

T1-1 特种光纤产品和技术发展(特邀)&汪洪海11

T1-2 基于混合导光光子晶体光纤的器件研究(特邀)&汪井源,李建华,刘颖12

T1-3 四元数偏振光学及在光纤P-OTDR应用(特邀)&吴重庆15

S1-1 柔性漏缆技术应用于室内覆盖共建共享&蓝燕锐,徐宗铭,赵瑞静,黄德兵25

S1-2 二阶拉曼放大器及其对OTN超长距光传输链路性能改善的研究&迟荣华,周文婷,崔力民,张玮,李现勤,孙小菡33

S1-3 色散控制展宽光脉冲对接收端转换效率的影响&刘桢卓,梁小东,戴一堂,易圣杰38

S1-4 A novel polarization splitter based on octagonal dual-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Yong Ma,Hui Zou,Xiao Shen,Liaolin Zhang,Wei Wei42

分会2 光纤、波导器件和传感器50

T2-1 用于信号调制、滤波及模拟处理的硅基波导器件(特邀)&苏翼凯,邱辞源,张永,刘瑞丽50

T2-2 基于绝缘硅集成光波导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特邀)&李明宇,刘勇,陈阳晴,江先鑫,何建军53

T2-3 分布式时域光纤传感技术新进展(特邀)&邵理阳,李宗雷,何海军,张云鹏,闫连山56

T2-4 拉锥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及其在传感技术领域的应用(特邀)&王鹏飞,Gerald Farrell,Gilberto Brambilla,苑立波58

T2-5 集成热光和电光调节功能的硅基16x16无阻塞光交换芯片(特邀)&周林杰,陆梁军,赵硕义,李祖湘,李东,陈建平60

T2-6 多模硅光子学研究(特邀)&戴道锌63

T2-8 基于?-OTDR的光纤分布式宽频振动传感技术研究(特邀)&朱涛,何茜65

S2-1 基于保偏光纤的无源温度传感器&赵俊,阎嫦玲,许立国,须雷69

S2-2 相位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外界振动响应分析&朱辉,潘超,单雪康,孙小菡75

S2-3 实用化的柔性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阎嫦玲,王耀,赵俊,李广宇,罗苏南,许立国,须雷80

S2-4 光纤-PIC芯片耦合场景三维图像重构信号预处理算法&刘旭,胡红梅,孙小菡89

S2-5 C形纳米小孔用于纳米光刻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丁立,王亮96

S2-6 聚合物光波导制备及性能测试&徐晓,马麟,杜江兵,何祖源102

S2-7 硅基悬臂型耦合结构的研究&张广博,马卫东106

S2-8 一种新颖的广角束传播法研究&吴胜保,肖金标111

S2-9 基于短脉冲激光干涉技术制备光子晶体LED的研究&陈源源,蒋卫锋,董纳,潘超,柏宁丰,刘旭,孙小菡116

S2-10 光漂白法制备波导型SPR折射率传感器研究&姬兰婷,何国冰,刘通,孙小强,张大明121

S2-11 一种基于DFB激光器腔内XGM效应阈值器件研究&陈大雷,项鹏,郭皓,张翼鹏,陈寅芳,王荣,蒲涛127

S2-12 基于回音壁模混合介质微球腔的窄带光滤波器研究&万洪丹,杨超麟,王瑾,许吉133

S2-13 化学腐蚀硅表面结构反射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陈程,洪玮139

S2-14 基于槽式波导的片上紧凑型TE模起偏器&徐银,肖金标145

S2-15 基于RBF神经网络温度补偿的非色散红外SF6气体传感器&薛宇,常建华,徐曦150

S2-16 基于波导模式选择的光遗传探头技术&董纳,蒋卫锋,柏宁丰,刘旭,孙小菡155

分会3 无源、有源光器件和光子集成回路160

T3-1 Single-frequency fiber laser at 1950 nm based on Thulium-doped silica fiber(特邀)&Shijie Fu,Wei Shi,Qiang Fang,Haiwei Zhang,Quan Sheng,Jianquan Yao160

T3-2 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介电晶体光波导的研究进展(特邀)&陈峰163

T3-3 光锁相环及其应用(特邀)&董毅,谢玮霖,秦杰,周潜,石宏宵,周海军,祝尊振164

T3-4 新型光纤脉冲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邀)&刘雪明165

T3-5 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技术及前沿应用(特邀)&胡明列166

T3-6 单纵模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特邀)&毛庆和167

T3-7 高精度的光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特邀)&王云才169

T3-8 光纤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研究及应用(特邀)&裴丽,刘超,王一群,李晶,宁提纲170

T3-10 微纳光学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特邀)&张彤,张晓阳,李若舟,钱广,唐杰,吴静远171

S3-1 内径分布有部分光栅的圆环微腔激光器&金鑫,黄永箴173

S3-2 低波长间隔误差的多波长DFB激光器阵列&刘胜平,陆骏,陈向飞180

S3-3 用做1.55μm光纤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InP/InGaAsP微柱型谐振腔&郑焱真,张磊,任智磊,高若尧,王志明,宋海智184

S3-4 基于水平多槽波导的多模干涉型偏振分束器&王嘉源,肖金标189

S3-5 Robust Optical Frequency Comb Generation Based on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 in a High-index Micro-ring Resonator&Weiqiang Wang,Sai T.Chu,Brent E.Little,Yishan Wang,Yuanshan Liu,Wenfu Zhang,Wei Zhao194

分会4 光学与光子子系统195

T4-2 基于微光纤的微腔器件(特邀)&徐飞,陆延青,罗炜,陈锦辉,严少城,郑必才195

T4-4 中红外硅基集成器件在化学传感中的应用(特邀)&邹毅198

T4-6 高灵敏度光纤声传感技术(特邀)&鲁平,王顺,张亮,刘理,廖浩200

S4-1 基于阶梯啁啾采样光栅的可调谐激光器&陈婷,钱亚娟,施跃春,陈向飞202

S4-2 基于微光学结构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光学多波束合成系统&丁志丹,杨飞,蔡海文,王书楠,余胜武208

S4-3 基于交错取样光栅的研究&郝丽君,施跃春,肖如磊,钱亚娟,陈向飞215

S4-4 2×2模式分集复用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胡贵军,韩悅羽,侯丹,常玉鑫220

S4-5 基于等效切趾光栅的窄线宽DFB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研究&田响,张云山,施跃春,郑吉林,陈向飞225

S4-6 基于含结构缺陷周期极化铌酸锂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宋靖,邵光灏,崔国新,陆延青230

S4-7 六角形自聚焦微透镜研究&蒋小平,刁润,缪雪丽,刘德森235

S4-8 基于素数跳频码的光学CDMA系统安全性分析&谭业腾,蒲涛,郑吉林,武为江,李元栋,焦海松242

S4-9 基于REC技术的DFB激光器与MZM集成的数值研究&郭仁甲,施跃春,肖如磊,陈向飞248

分会5 射频光纤、微波光子学、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模拟应用系统技术等253

T5-1 单片集成双模激光器及其在光生微波和时钟提取中的应用(特邀)&赵玲娟,陆丹,潘碧玮,余力强,王圩,邱吉芳253

T5-2 光纤时频传递技术进展和展望(特邀)&蔡海文255

T5-3 微波光子集成芯片(特邀)&恽斌峰,胡国华,崔一平259

T5-5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宽带超低相位噪声测量技术(特邀)&潘时龙,张方正,朱登建,刘世锋262

S5-1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器&唐震宙,潘时龙264

S5-2 基于保偏光纤光栅上非线性效应的光延时线&孙明明,陈翰,孙小菡271

S5-3 高精度光纤时频同步技术与应用&陈炜,刘琴,杨飞,程楠,桂有珍,蔡海文276

S5-4 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偏振转换器&吴鲁刚,黄梦昊,李思敏,牛斌,潘时龙286

S5-5 光纤阵列空间滤波测速技术研究&余荣伟,陈文建,李武森,迟泽英291

S5-6 联动双全保偏飞秒光纤光频梳系统的研究&徐昕,冯野,刘元山,吴冠豪,王屹山296

分会6 数字和电子子系统、数字传输系统303

T6-2 40Gb/s激光驱动器与光接收机前端放大器芯片设计(特邀)&陈莹梅,张玉楠,王鹏霞303

T6-3 高频高速高密度光电芯片封装集成技术(特邀)&李宝霞,薛海韵,刘丰满,张文奇309

T6-4 光纤通信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特邀)&胡庆生312

S6-1 基于DSP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研究&李喜314

S6-3 滤波参数对光阈值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朱华涛,王荣,方涛,项鹏,苏国瑞,武为江,朱慧慧318

分会7 SDN、网络架构、技术经济和设计权衡323

T7-1 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调度架构与算法设计(特邀)&虞红芳323

T7-2 数据中心混合交换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机制(特邀)&冯张潇,孙卫强,胡卫生325

T7-3 基于预置光路的光网络单链路故障快速检测与保护(特邀)&吴斌328

T7-4 低功耗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研究(特邀)&陈佳佳330

T7-5 IP over WDM网络拓扑、波长资源和能耗的关系(特邀)&陈彬,何春林,Sanjay Kumar Bose332

T7-6 面向高可靠性三维片上光网络的IP核映射算法(特邀)&侯维刚,蔡晴,郭磊334

T7-7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网络资源虚拟化方法(特邀)&陈伯文336

T7-9 软件定义移动核心网(特邀)&张杰,赵永利338

S7-1 面向数据中心的光/电混合分组交换节点研究&郑宇,毛子荐,马士杰,孙小菡341

S7-2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灵活相干无源光网络&李功明,朱瑞,胡荣,黎偲,杨奇347

S7-3 综合传感网业务层流量模型建立与性能分析&戈志群,王颖,张晓露,邱俊华,郑宇,孙小菡354

S7-4  CDC-ROADM收发机模块资源配置及光网络性能的研究&王东鹏,朱敏,孙小菡360

S7-5 电力通信网络过程层网络性能仿真分析&胡威漪,樊鹤红,朱敏,孙小菡,吴鹏365

分会8 光接入网、固网与移动的融合371

T8-1 固移融合的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特邀)&胡卫生371

T8-2 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特邀)&陈章渊,陈远祥,李巨浩,任芳,朱哌坤,吴忠英,田宇,葛大伟,何永琪372

T8-6 基于电光调制的光频梳的产生及其在全光任意波形生成方面的应用(特邀)&闫娟娟,郑铮374

T8-7 5G时代的光网络:机遇与挑战(特邀)&华楠,郑小平377

S8-1 基于白光LED和智能终端的正交频分复用音频可见光通信系统&陈思源,王智鑫,赵嘉琦,王一光,迟楠379

S8-2 一种用于无源光网络监测系统中提升脉冲信号幅度的改进型周期编码器&张旋,陈斯,陆凤军,孙小菡383

S8-3 基于sinc型光脉冲序列的Nyquist OTDM-WDM性能研究&秦超逸,陶理,肖江南,迟楠388

S8-4 光数据中心网络中时间感知服务降级算法&宗悦,郭磊,侯维刚393

S8-5 基于二维光预编码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最优判决性能分析&张教,王东鹏,张旋,孙小菡398

S8-6 异步光分组交换接入网安全传输性能研究&张福鼎403

分会9 可实施光元部件、光纤光缆、子系统、系统、网络与应用最新进展408

T9-5 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循环参数自动化测量研究(特邀)&王钰,赵兴群,夏翎,吕菲408

S9-2 在聚合物光波导中混合集成的偏振分束器的设计与实现&翟羽萌,王瑾,陆云清,许吉,付旭413

S9-3 100G光模块热设计研究&蔡媛媛,刘旭,孙小菡419

S9-4 基于光学辅助欠采样的瞬时测频技术研究&侯英杰,李建强,徐坤427

S9-5 核辐射环境下的图像降噪&张梁燕,李武森,陈文建,迟泽英432

S9-6 几种特定波长LED在穿戴式生理信号检测中应用的研究&王月成,赵兴群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