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悬榻斋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明)陈履撰;陈建光,陈树培,陈梓英补辑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5963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54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834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明代;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悬榻斋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悬榻斋诗集11
卷一11
赋11
幻酒赋(有序)11
卷二15
四言诗15
夏杪,将赴吴门,有怀张幻于,和《停云》四章寄以见意15
其二16
其三16
其四16
齐地久旱,途有迁民,膏雨既沾,草木欣畅,和《时运》四章,以谕迁者17
其二17
其三18
其四18
贰吴再期忧,在鳏旷,今践故秩,兢惕中怀,和《荣木》四章,庸自策励云尔18
其二19
其三19
其四19
何氏弟衷远宦滇南,矢言送之,爰念祖德,和《赠长沙公族祖》四章20
其二20
其三20
其四21
和《酬丁柴桑》二首,赠临清周贰守干。周名家子也,以贡入仕,而为卑官。余欲广其志,和是诗赠之21
其二22
和《答庞参军》六首,寄赠刘楚相子敦22
其二22
其三23
其四23
其五23
其六24
和《劝农》六章(有序)24
其二25
其三26
其四26
其五26
其六27
寂居蓟门,岁聿云暮,爰睹栖鸟,怅然兴怀,和《归鸟》四首27
其二27
其三28
其四28
卷三29
五言古诗29
古意29
夏日忆家园30
屋漏30
登端门楼31
病起赋赠万医士民钦32
过严陵钓台34
读《由拳集》34
《肇祀重光卷》为陈冠儒题(四首)35
和冯生汝金二十五韵37
送黄公补之任缙云,和陶韵38
和怨诗楚调39
行水海虞部中,怀王百谷,次陶韵40
除舍41
种竹41
春日偕刘郡丞过徐藩参园亭,遂辱留酌42
出都怀黎伯华选部43
读张左虞《伐檀集》44
胡杭州尔潜邀泛西湖,遂历三竺,次陶《游斜川》韵44
寄怀郑民部思成,兼以订约,次陶韵45
寄怀陈喻二使君,次陶韵46
道场山纪游47
读彦吉《羼提斋稿》有赋47
舟之盐官阻风,怀邹彦吉却寄49
盐官杂诗50
其二51
其三51
其四51
登吴城望湖亭52
舟中望匡庐52
秋日江行,怀祁羡仲53
怀项涤川文学元沧53
其二54
春日过寒山寺,赠旭上人54
题鲁藩三瑞诗(代作)55
卷四59
七言古诗59
燕台春草,赋赠袁仲子归香山59
送梅德涵令缙一云60
送尹昆润之漳州62
紫骝马,赋赠艾汝会秀才63
再酬艾汝会秀才64
送司朝武都尉归惠州66
老仆行68
玉堂恩褒,为王太史69
杨白花71
风雨行71
金陵行,送詹东图孝廉游南雍72
齐云山中别万伯武74
祝同寅刘子敦母詹孺人75
九日舟中独酌,醉后放歌怀海内诸子76
赠同年冯学宪元敏79
春夜集张幼于宅观灯,醉后放歌80
灵岩篇81
黄河篇(有序)83
黄河后篇84
舟中鼠86
双节诗87
清浦行,贻屠长卿明府88
嘉禾道中90
寿高汝调明府91
送潘侍御去华赴谪岭南92
春日邀彦吉集烟雨楼漫赋94
鹡鸰图为成观察惟谦题95
卷五99
五言律诗99
代简邓思豫表兄99
过十八滩和关曼贞韵99
除夕金陵道中100
江都道中和答潘伯登100
岁甲子,叛兵犯广,舟师大溃,将失律也,慨然赋之,以纪其事101
其二101
其三102
其四102
答梁二丈四首103
其二103
其三103
其四104
陪袁省元饮彭都宪祠,因谢纫甫104
莞中有七子者,泛舟游浴日亭,晤李子春叔侄,为河朔饮,宾主欢洽,从而赋诗,余病不之与也,爰有此作105
至日集陈诚甫宅105
冬日重过忠甫106
允传丛兰馆宴集106
江上阻风,贻同舟诸子107
途次,怀梁二丈107
送杨明府陟秋官郎九首108
其二108
其三109
其四109
其五109
其六110
其七110
其八111
其九111
过飞来寺112
别何进伯表兄112
别弟德本113
病113
病中得周式时书114
送王钦父之历城114
灵济宫夜坐114
喜刘懋一选馆二首115
其二115
苦雨116
迎春,用汪大学禹乂《元日》见贻韵116
其二117
其三117
其四118
陆华父山人将游岭南,赋此为别118
赠毛应奎秀才118
送王学博之石屏119
赠詹山人119
寄怀杜临清端叔120
冬夜宿崇觉寺120
过夏镇,怀王水部奎章121
过高邮,吊泰少游121
读《刘侍御集》122
乾宁道中夜泛,怀张幼于122
寄汪禹又123
春日过徐氏园亭观梅123
舟过沧州,李若临使君邀饮南川楼上124
其二124
郑思成邀同胡尔潜、刘介征、陈诚甫游真觉寺得「迎」字124
又游张氏园,得「西」字125
寒食偕郑思成、洪天章、张献可游西山,憩曾金吾子聘别墅,得「城」字125
送郑思成督饷昌蓟,便道过家126
德清署中,喜三广文过论126
宋明府邀游慈相寺127
半月泉127
喜郭生元孚、元实见过128
郑氏百可园128
周叔宗访余槜李,遽尔回舟,怅然寄此129
五云道中,和答徐潮州宗鲁二首129
其二130
蔡节妇诗130
道遇郑思成民部,遂与联舟入淮130
偕思成游焦山有作131
思成邀集海云堂共赋131
水晶庵同思成听琴132
卷六133
七言律诗133
寄怀欧桢伯133
寄怀谭一丈迁居省中133
其二134
送庞侍御还京135
清远峡中,寄潘伯登135
小金山谒东坡祠136
凭虚阁晚眺136
中秋鸡鸣寺独坐137
送欧桢伯赴江都137
怀谭祁李三山人138
谭永明归自白云,讯之138
和答黎君华139
送王殷良、张于皋入闽访李明府140
尘外楼宴集得﹁微」字140
闻笛141
怀梁白楼141
得欧桢伯书142
送梁舍人持伯奉使便道归省142
送梁彦国谳狱江南143
送康彦锡还蜀143
陈司徒洛南先生召赏杏花,得「东」字144
早朝145
新悬朝钟145
送潘光禄少承归省146
送钟继文之阳朔146
送袁茂文之左州147
寿郭翁(同年郭舜举乃翁也)147
怀祁在德148
送王调元舍人奉使金陵148
穆皇帝哀挽一首149
端午述怀150
雨后汉江大涨,放舟东下,怅然赋此150
将之休宁,谕别蒲圻父老子弟151
留别蒲圻缙绅先生151
春日,过何侍御园亭152
游齐云山,登天门小憩152
登紫霄峰绝顶153
雪中登渔梁坝之观澜亭153
秋夜集见娟台,次刘子敦韵154
病中子敦以菊树酒肴见惠,因怀乡思赋此155
将至凌江,寄刘子敦明府二首155
其二156
夏日郭司马招集吕园156
闻祁羡仲、崔子玉下第,诗以迟之157
将之姑苏,吕心源国宾邀饯北园赋此157
别孙服周秀才158
送郭舜举之京159
秋日怀赵内翰汝师159
送杜大中之京160
次韵答皇甫司勋子循160
漳河道中,怀梅禹金161
九日舟中,怀郭舜举司马161
渡淮,怀杨肖韩明府162
留别马水部德征162
怀劳比部惟敏163
怀丁观察见心164
怀顾给谏惟睿164
怀姚太守熙载165
怀万伯武,兼简沈君典165
读马水部德征泰山诸诗,感赋四首,次李季宣韵(有序)166
其二167
其三168
其四168
登太白酒楼,怀袁茂文学宪四首169
其二169
其三170
其四170
和答梅禹金171
西湖吊岳武穆172
饮王观察元德天津署中172
王观察元德、石汝重民部邀泛天津173
和答张景宜孝廉173
寄寿蔡姊丈日省174
送熊观察茂初之闽174
送郭生钦华人粤省勤175
送王克从别驾董献上服,因讯都下旧游诸子175
视师吴淞,遂从海艘趋刘家河176
送黄博士公绍奔母丧归五羊177
挽曹仲宣祠部177
挽程仲木178
挽皇甫司勋178
唐氏青门别墅179
哭祁羡仲179
梁思立、谭永明、梁公益偕宗弟忠甫出饯林氏水楼赋别,得「中」字180
望九华山,怀卢青阳君叙181
寄寿黎惟敬先生182
人日张道修司理过集徐园,得「开」字182
将趋练祁观河,闻直指使至,中道而返183
过吴郡守园亭183
春夜集孝廉文三楚宅,得「堪」字184
和别王凤洲先生184
和别徐太室先生185
和别汪生尧卿二首186
其二186
郑思成宅夜集,得「家」字187
送张民部汝健送潞王之国187
送胡尔潜出守杭州188
送黎伯华参政江右188
赠黄博士公绍189
送张希夔出守凤翔189
得王百谷书190
送张孟奇下第南还191
送吴瑞谷博士之官应天191
送郭舜举学宪参藩山西192
春雪192
落花193
偕胡尔潜游天竺寺,得「深」字193
秋日,陪曾孝廉明吾泛舟西湖,晚过净寺,得「栖」字194
湖上送曾明吾之武夷195
昆山纪游,因奉怀印川先生195
其二196
其三196
其四197
哭弟德本三首197
其二198
其三198
卧病良乡弥月,递运大使姑苏陆一鲸念余尝仕其郡,数来问讯,余心嘉其谊也,病起赋四韵示之199
怀袁京兆文谷200
周公化过集渔阳署中,适红药盛开,共酌花下,得「重」字200
闻边报有感201
送成中丞惟谦开府范阳202
渔阳署中旅怀202
寄寿黎表兄叔量203
送成参藩君迪之京203
春日怀高博士正甫204
送吴山人允兆还吴兴204
吴允兆过集渔阳署中,得「涯」字205
又得﹁悬」字205
午日呈杨观察尔立206
怀林开先内翰207
卷七209
五言排律209
舟中赠梁彦国209
和答潘伯登210
赠庞少南中丞211
广陵访欧博士桢伯211
送祁在德读书西樵212
送章检吾归豫章213
将至徐州阻风,迟羡仲、子玉214
送司空陈洛南先生之任留都215
送李臣忱司理之云南215
过东林寺访惠远,招渊明结社故迹216
齐云山中简蹇使君217
豫章姜公克荣视师南韶,遂以部兵扫大庙峡,群盗悉平,盖百年奇功也。露布捷告,余为作诗纪之218
留别黎伯华铨部219
过淮,赠张德征水部220
忆郡斋双桂221
怀云间莫是龙222
留别吕心文明府223
别郭舜举司马224
寿年伯顾蠡湖翁八十225
寿年伯顾栗如先生十四韵226
秣陵寄隐为张仲宜题227
赠顾道行学宪228
赋别郭宪学舜举229
次韵答吴孝甫230
哭同年张子荩230
林太史开先母夫人诞日宴集,赋此为寿231
贺胡尔潜举仲子十韵232
赠张比部士隆请告归养233
赠邹彦吉观察234
元日,彦吉邀集飞霞阁235
答和傅侍御伯俊236
七言排律237
哭汪禹又237
甘露园,为宫詹何仁仲题239
三洲园,为前人240
卷八243
五言绝句243
羽士白忻为治舍馆,置花木盘鱼为玩,遂赋六绝243
茹菜四首244
友芳园杂诗(二十七首)246
玄览楼246
振藻斋247
素心居247
阳和洞247
蔷薇曲248
总芳径248
有待轩248
大雅山居249
晚香径249
搴芳亭249
松月台250
香玉丛250
桃李园250
香雪亭251
长林石丈251
听溜石251
长林石几亭252
湘云径252
凌霄石252
心远处253
清修草阁253
友芳桥253
长生池254
山矾障254
青林丛桂254
柳竹巷255
绿水缃荷255
对菊四首255
其二256
其三256
其四256
怀屠赤水长卿257
其二257
其三257
其四258
六言诗259
玄览往籍,有怀昔贤,漫赋四绝259
其二259
其三259
其四260
七言绝句261
《高梧翔凤卷》题赠戴仪周261
送邵参戎应魁261
送周国雍赴宁波司理261
其二262
其三262
其四262
其五263
其六263
其七263
送沈文衡归钱塘四首264
其二264
其三264
其四265
村居杂诗(十首)265
光裕表弟惠小儿燕毛马,赋四绝267
其二268
其三268
其四268
吊陈孝廉仲鱼四首269
其二269
其三269
其四270
湖中夜泊,怀戴赣州270
水部马君惠菊志感四首(有序)270
其二271
其三271
其四272
再入姑苏口占,贻王百谷272
画菊,为萡尔章题272
胡尔潜署中桃花盛开,为赋二绝273
其二273
初入署中,和刘介征口号四首273
其二274
其三274
其四274
送王主政龙坞督榷清源四首275
其二275
其三275
其四276
陪杨给谏观山夕酌六首276
其二276
其三277
其四277
其五277
其六278
春夜独酌漫成278
真如寺杂诗四首279
右槐龙279
右石梅279
右雪井279
右长水禅师墓280
送彦吉督学楚中八首280
其二280
其三281
其四281
其五281
其六282
其七282
其八282
蓟门怀梅禹金四首次韵283
其二283
其三283
其四284
悬榻斋文集285
卷一285
序285
送绍兰王君荣擢大理节推序285
送罗大夫擢南太仆卿序289
赠大中丞益斋成公序293
赠大中丞益斋成公予告还长垣序299
送思江戴公守眉州序305
贺健庵杨公参藩中州序309
送同年安、文二君之官序315
送林大夫奉使归省序319
贺燕溪陈翁七十有一序325
寿叶隐君序329
寿祁翁八十有一序333
寿见堂濮翁七十又一序337
寿程金吾七十序343
寿慕蘧先生七十有一序347
寿钟母太孺人九十有一序351
寿许母刘孺人八十有一序355
寿慕居先生六十有一序359
寿李翁序363
寿竹亭骆翁九十有一序367
寿慎翁何叔祖序371
寿潘母江孺人八十有一序375
贺濮母张老孺人八十有一叙379
卷二383
序383
《续刘向列女传》序383
崇德县志书序387
《汪禹又诗集》序391
《文起堂续集》序395
都阃云台潘君疏刻序399
《荔新政绩》序403
《海阳题名记》序407
《桥门志别诗》序409
《凤台歌颂》序413
《高梧翔凤卷》序417
《宝安赠别诗》序421
《律己声歌》序423
《宪邦遗韵卷》序425
《凯奏欢声》序429
《颐斋先生行录》序433
贺沧洲林君膺奖序435
贺念溪安君袭职序439
贺玉阿刘君膺奖序443
贺王君文石膺奖序447
贺詹尉膺奖序451
贺博士龙门徐先生荣膺二奖序455
贺邑尉王君膺奖序459
别内弟方希尹序463
卷三465
书465
与休宁邑诸生书465
与程仲木书466
与但牧书468
上浙江候计、藩宪二司书472
上按院书474
与沈君典书476
贻张孝廉书478
与仪真河道张惺庵年丈481
与屠长卿书487
与吕雅山书489
与莫是龙书491
上华亭徐阁下书492
与崇德乡宦书493
与邓常熟书493
上三阁下言水灾494
与周大韶上舍498
与崇德吕心源仪宾499
与休宁汪懋孝500
又502
与吴军门504
与梅云岳507
与崇德令尹黄镜宇509
与王百谷山人511
与黄公绍郡丞512
与成中丞同年513
又514
与许甸南给谏515
答天津兵宪梁霖宇516
与中翰曾洞庭乡丈517
与林定宇侍御518
又520
与郭青螺521
又522
复叶龙塘总制523
复陈如冈军门524
与陈莱峰525
上弦江叔父526
答士珍舍弟528
上司鹾陈公祖书529
卷四535
行状墓表墓志铭535
明故宪副乐华钟公行状535
乡进士古潭彭君行状551
曾祖南园府君、孺人张氏墓表559
明故处士蔡公墓表563
宋助教蔡公暨配安人李氏墓表569
明故孝节蔡姑墓表573
明处士西川王公暨配孺人陈氏墓表577
明处士肖斋邓公墓表581
宋处士升卿蔡公、孺人吴氏墓志铭587
明处士瞻素邓公、孺人张氏、顾氏墓志铭591
明故处士古愚邓公、孺人林氏墓志铭595
明故义士养原钟公墓志铭603
明故处士半醒钟公暨配孺人刘氏墓志铭611
明处士潜川卢公墓志铭619
明处士蓝田何公墓志铭623
明处士柏俦蔡公、孺人王氏墓志铭627
明故庠士少贞陈公墓志铭631
明故太学生翠楼陈公暨配孺人邓氏墓志铭635
明故处士狮江何公墓志铭641
明故贞节孺人何氏墓志铭645
明寿官淡泉李公墓志铭649
明孺人黎氏墓志铭657
明故处士靖江陈公墓志铭663
《悬榻斋集》诗文辑轶669
诗669
季夏,德裕弟谂蓟州669
文670
议670
方田议670
记672
五山记672
种德坊记674
仁泉亭记675
修复邑城北河渠记677
高州太守胜峰俞公生祠记678
休宁县儒学重修名宦祠记681
说681
五湖钓叟图说682
墓表 墓志铭684
明承事郎琴乐公暨何孺人墓表684
祭文686
祭朱文公祠文686
祭宋奉使公文687
祭成中丞益斋公文688
祭游中丞文689
祭梧州太守太夫人文691
祭罗浮祁姻家文693
祭德裕弟文695
赞696
题方宗射公像赞696
题外舅古风方公像赞697
附录701
附录一传记701
(崇祯)《东莞县志》陈履传701
明中宪大夫广西按察使司副使陈定庵老先生行述702
附录二赠答709
罢船役,谢定庵公祖书709
陈郡丞履人为户部郎,君凡两丞吾郡矣710
元夕年丈陈德基署中宴集,赋谢711
送陈德基宰蒲圻序711
生日答定庵陈副宪启714
附录三祭文715
祭姻家宪副陈定庵文715
附录四《悬榻斋集》序跋717
《聚德堂丛书》本《悬榻斋集》前序717
《聚德堂丛书》本《悬榻斋集》后序718
《聚德堂丛书》本《悬榻斋集》跋719
附录五721
《悬榻斋集》回归摭萃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