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374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艾灸基础2

第一节 艾灸的起源与发展2

一、艾灸的起源2

二、艾灸的形成与发展3

三、艾灸在中医学上的地位6

第二节 艾灸的功效与机制10

一、艾灸的指导理论10

二、艾灸的作用机制10

三、艾灸的具体功效11

四、艾灸的益处13

五、现代医学对艾灸的认识14

第三节 艾灸材料15

一、艾叶15

二、艾绒17

三、艾炷17

四、艾条18

五、艾叶的其他应用18

六、其他灸材19

第四节 艾灸器具21

一、艾灸器及其发展21

二、艾灸器的种类21

三、艾灸器的选择23

第五节 灸材的选购与保存24

一、艾绒的选购24

二、艾条的选购24

三、灸材的保存26

第六节 艾灸操作规范与流程27

一、艾灸操作基础知识27

二、艾灸的时间选择30

三、灸前准备的基本要求31

四、艾灸的操作技巧33

五、艾灸的操作要求36

六、艾灸的注意事项38

第七节 常用灸法种类41

一、艾炷灸法41

二、艾条灸法47

三、其他灸法50

四、灸法中的补泻53

第八节 艾灸适应证与禁忌证55

一、适宜艾灸的疾病55

二、艾灸的禁忌56

第二章 经络腧穴学基础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60

一、阴阳五行理论60

二、脏腑65

三、气、血、津液、精、神78

四、致病因素83

五、四诊与八纲86

六、预防与治疗93

第二节 经络和腧穴总论95

一、经络学说95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98

三、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107

四、经络的作用及其应用110

五、腧穴总论113

六、腧穴定位方法120

七、艾灸取穴123

第三节 经络腧穴各论130

第三章 艾灸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保健灸与配穴处方212

一、保健灸概况212

二、保健灸的原则214

三、常用保健穴位216

四、常用保健灸法220

五、不同人群常用保健灸法226

六、节气灸228

第二节 常见病灸疗法与配穴230

一、呼吸系统疾病230

二、循环系统疾病232

三、血液系统疾病233

四、消化系统疾病234

五、神经系统疾病238

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42

七、内分泌系统疾病244

八、运动系统疾病245

九、外科及皮肤科疾病246

十、五官科疾病250

十一、妇科疾病253

十二、儿科疾病256

十三、其他杂症258

第三节 艾灸反应和应急处理261

一、灸感与感传261

二、晕灸262

三、灸疗中意外烫伤的处理264

第四节 灸后调理与调养265

一、瘢痕灸的灸后处理265

二、灸后的排病反应266

三、灸后反应的应对268

四、灸后调养269

第四章 艾材制作工艺与艾灸理论第一节 灸材制作与药物配伍273

一、艾叶的选择与采集273

二、艾绒的制作275

三、艾炷的制作275

四、艾条的制作277

五、间隔物的制作278

六、简易艾灸器的制作279

七、药艾条的药物配伍及制作280

第二节 历代医家灸法理论与特色灸法281

一、《黄帝内经》灸法理论282

二、张仲景灸法理论284

三、皇甫谧灸法理论286

四、葛洪灸法理论287

五、陈延之灸法理论289

六、孙思邈灸法理论290

七、杨上善灸法理论292

八、王焘灸法理论292

九、巢元方灸法理论294

十、刘完素灸法理论294

十一、朱震亨灸法理论295

十二、张介宾灸法理论296

十三、承淡安灸法理论296

十四、谢锡亮灸法理论297

十五、日本代田文志灸法298

十六、少数民族灸法299

第三节 艾灸养生与艾灸的文化内涵301

一、艾灸与养生301

二、艾灸的文化内涵304

三、艾灸在世界上的发展与影响305

第四节 灸法的现代研究与临床进展307

一、现代医学对灸法作用原理的认识307

二、灸法治疗作用的现代解析308

三、灸法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影响310

四、灸法对细胞的影响312

五、灸量、灸时及补泻手法与疗效的现代研究312

附录A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314

附录B 名灸医案选录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