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纪云曜著 著
  • 出版社: 沧海书局
  • ISBN:986618472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1

0.1 自然灾害1

0.1.1 地震灾害1

0.1.2 台风灾害3

0.1.3 山崩灾害3

0.1.4 地层下陷6

0.1.5 土石流灾害6

0.2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7

0.3 本书范围及内容8

第1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估13

1.1 前言13

1.2 机率、不确定性、风险与灾害14

1.3 不确定性与发生机率14

1.3.1 工址调查及土层参数15

1.3.2 发生机率的评估16

1.4 容许的灾害风险19

第2章 强烈地震灾害特性21

2.1 前言21

2.2 921地震灾害资料22

2.2.1 建筑物损害程度22

2.2.2 液化灾害23

2.2.3 坡地灾害23

2.3 模糊分群分析方法24

2.4 地震测站代表范围26

2.4.1 专家问卷及最大最小值方法26

2.4.2 问卷调查27

2.5 实际地震灾害分级28

2.6 震害推估模式之建立29

2.6.1 地震参数29

2.6.2 分群结果比较30

2.6.3 地震震害推估模式33

2.7 结论与建议35

第3章 雨型特征与土砂灾害关系37

3.1 前言37

3.2 雨型特征38

3.3 结果与讨论41

3.4 结论45

第4章 土层设计参数之不确定性47

4.1 前言47

4.2 土层参数不确定49

4.3 地质统计法50

4.3.1 共变异数与半变差函数51

4.3.2 实验半变差图52

4.3.3 交叉验证53

4.4 分析步骤54

4.5 案例研究56

4.5.1 钻探点位分布56

4.5.2 基本统计56

4.5.3 趋势函数分析59

4.6 结果与讨论59

4.6.1 标准贯入试验参数SPT-N60

4.6.2 细粒含量参数FC61

4.6.3 土壤含水量参数Wt62

4.6.4 荷式圆锥贯入试验参数CPT-qc63

4.6.5 荷式圆锥贯入试验参数CPT-fs63

4.6.6 结果讨论64

4.7 结论与建议65

第5章 应用微分法于土壤液化机率67

5.1 前言67

5.2 机率理论公式69

5.3 土壤液化评估方法71

5.3.1 简易经验法71

5.3.2 Seed简易法73

5.3.3 RW法76

5.3.4 液化潜能指数78

5.4 液化机率评估79

5.4.1 参数不确定性79

5.4.2 液化机率分析程序79

5.4.3 粘土层液化机率82

5.5 初始液化机率与敏感度分析82

5.5.1 初始液化之液化机率门槛值82

5.5.2 敏感度分析85

5.6 921液化区分析与讨论89

5.6.1 危害度指数计算89

5.6.2 危害度分级90

5.6.3 921液化区液化危害度分布图91

5.7 结论93

第6章 应用能量法于液化机率评估95

6.1 前言95

6.2 液化能量消散模式96

6.3 液化能量消散97

6.4 模式之参数100

6.5 年液化机率评估步骤102

6.6 案例分析104

6.6.1 员林地区的砂土层分布特性104

6.6.2 能量消散模式之年液化机率108

6.6.3 不同模式之年液化机率比较110

6.6.4 年液化机率分布图110

6.7 结论113

第7章 应用巢状分割法于液化机率评估115

7.1 前言115

7.2 Hasofer-Lind可靠度指标116

7.3 认知巢状分割法(KNPM)118

7.4 蒙地卡罗模拟法121

7.5 KNPM模式建立与验证121

7.5.1 KNPM模式建立121

7.5.2 KNPM模式验证125

7.6 案例分析130

7.6.1 液化机率130

7.6.2 偏差系数的影响133

7.7 结论与建议134

第8章 液化简易评估模式之不确定性137

8.1 前言137

8.2 可靠度指标139

8.3 Juang方法求模式不确定性139

8.4 极限状态面定义与假设141

8.5 方法步骤及流程142

8.6 液化案例资料说明146

8.6.1 SPT资料及Seed模式成功率146

8.6.2 CPT资料及RW模式成功率146

8.7 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150

8.7.1 参数变异对c1的影响150

8.7.2 样本组合总次数152

8.7.3 模式参数c1分析结果152

8.8 结论160

第9章 应用基因演算法于液化机率评估161

9.1 前言161

9.2 随机参数设定162

9.3 基因演算法基本概念162

9.4 基因演算流程163

9.5 分析结果与讨论165

9.5.1 案例说明165

9.5.2 分析结果与讨论166

9.6 结论与建议170

第10章 年液化机率之评估173

10.1 前言173

10.2 地震危害度与年液化机率174

10.3 CL1年液化机率评估模式176

10.4 CL1与CL2年液化机率评估模式比较178

10.5 员林地区区域概述179

10.5.1 区域地质概述179

10.5.2 员林地区土层说明179

10.5.3 921地震员林地区液化灾情183

10.6 评估结果与比较184

10.7 年液化机率分析结果185

10.8 SPT资料及CPT资料结果比较189

10.9 液化重现期分布图绘制201

10.10 结论203

第11章 土层液化后下陷量之评估205

11.1 前言205

11.2 基础之沉陷量207

11.2.1 容许沉陷量208

11.2.2 沉陷量与液化损害程度关系208

11.3 液化分析流程208

11.4 液化后下陷量简易评估模式(EPLS)211

11.5 EPLS评估结果验证215

11.6 921地震员林地区案例分析218

11.6.1 员林地区案例资料218

11.6.2 PL与EPLS下陷量之比较219

11.6.3 液化下陷潜势图220

11.7 结论222

第12章 应用切片法于山崩机率评估223

12.1 前言223

12.2 分析方法225

12.2.1 Hasofer and Lind可靠度指标225

12.2.2 CSS与MPSS226

12.2.3 Chen and Morgenstern(1983)切片法226

12.2.4 切片数及滑动面设定228

12.2.5 分析步骤229

12.3 案例分析231

12.4 CSS与MPSS之变化特性233

12.4.1 CSS与MPSS之关系233

12.4.2 土层参数变异对MPSS的影响235

12.5 阿里山五弯仔山崩案例之机率评估239

12.5.1 分析剖面基本资料说明239

12.5.2 土层参数变异设定240

12.5.3 分析结果与讨论240

12.6 结论与建议244

第13章 山崩崩滑距离之评估247

13.1 前言247

13.2 运动能量消减模式248

13.3 研究方法249

13.4 结果与讨论251

13.5 结论253

第14章 无限边坡之破坏机率评估255

14.1 前言255

14.2 无限边坡破坏机率模式255

14.3 案例分析与讨论257

14.3.1 模式方法验证257

14.3.2 土石流发生坡度与破坏机率258

14.3.3 待解决课题260

14.4 结论260

第15章 岩石楔型破坏机率评估263

15.1 前言263

15.2 岩层参数的变异264

15.3 楔型破坏分析公式266

15.4 Hasofer-Lind可靠度指标269

15.5 方法流程270

15.6 方法验证271

15.7 结果与讨论272

15.7.1 强度平均值降低对总机率之影响272

15.7.2 地下水压改变对总机率之影响273

15.7.3 强度参数变异对破坏机率的影响274

15.8 结论276

第16章 庐山温泉区山崩风险评估277

16.1 前言277

16.2 可靠度指标278

16.3 风险值估算279

16.4 灾害损失279

16.5 山崩机率分析流程280

16.6 研究区概述281

16.6.1 研究区状况281

16.6.2 土地与建物价值282

16.7 山崩机率285

16.8 山崩风险285

16.9 结论与建议287

第17章 河道溢堤机率之评估289

17.1 前言289

17.2 Hasofer and Lind可靠度指标290

17.3 降雨迳流模式291

17.4 方法模式流程292

17.5 模式结果比较293

17.6 案例说明294

17.6.1 环境与位置294

17.6.2 随机参数设定295

17.7 结果与讨论297

17.7.1 堤顶高与出水高297

17.7.2 T100二日暴雨量298

17.7.3 安全系数299

17.7.4 评估应用299

17.8 结论301

第18章 平原区土地利用潜力评估303

18.1 前言303

18.2 文献回顾306

18.2.1 土地评估方法306

18.2.2 公共设施服务/影响范围308

18.3 评估方法309

18.3.1 灾害的评估309

18.3.2 问卷调查方法310

18.3.3 层级分析法311

18.4 高铁台南特定区案例312

18.4.1 问卷调查与分析312

18.4.2 评估准则及指标315

18.4.3 土地利用潜力指标值316

18.4.4 因子准则及标准化指标316

18.5 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322

18.5.1 基本假设322

18.5.2 分析结果323

18.5.3 讨论324

18.6 结论与建议326

第19章 自然灾害调查基础329

19.1 前言329

19.1.1 前提条件329

19.1.2 整理纪录要点329

19.1.3 调查项目330

19.1.4 灾害分类330

19.2 灾害现地调查330

19.2.1 事前准备331

19.2.2 现地调查332

19.2.3 调查报告内容333

19.3 基础的调查方法335

19.3.1 文献蒐集335

19.3.2 地图335

19.3.3 航空照片及卫星影像337

19.3.4 问卷调查337

19.4 气象灾害调查338

19.4.1 气象灾害调查的特色338

19.4.2 外力条件339

19.4.3 素因条件339

19.4.4 河川洪水341

19.4.5 坡面崩坏、地滑、土石流343

19.4.6 暴潮346

19.4.7 强风引起的灾害347

19.4.8 民间、社会对应348

19.4.9 被害、社会的影响350

19.4.10 异常气候灾害351

19.5 地震灾害调查352

19.5.1 地震灾害调查特色353

19.5.2 外力条件353

19.5.3 素因条件355

19.5.4 地震动357

19.5.5 地盘液化359

19.5.6 海啸360

19.5.7 地震地滑及岩屑流361

19.5.8 地震火灾362

19.5.9 民间、社会对应363

19.5.10 被害、社会的影响364

19.6 灾害危险度评估367

参考文献369

索引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