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骐骥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2749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财政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1
第一节 财政一般概念和内涵特征1
一、财政一般概念与本质1
二、财政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
三、社会公共需要与政府活动范围4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6
一、公共产品特征及其分类6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0
第三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16
一、财政的产生16
二、财政的历史发展17
第四节 财政学的创建20
一、我国古代精辟的财政思想20
二、资本主义财政学的创始22
三、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建立27
第五节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33
一、财政学研究对象33
二、财政学研究方法35
第二章 财政的职能39
第一节 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内容39
一、财政职能界说39
二、财政职能的内容40
第二节 财政三大基本职能42
一、资源配置职能42
二、收入分配职能45
三、经济稳定职能47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49
一、公平与效率及二者关系49
二、我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及解决措施53
第三章 我国财政的特征、对社会产品分配及体系59
第一节 我国财政赖以建立的基础59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59
二、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经济制度6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5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特征69
一、财政矛盾具有人民内部性69
二、财政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71
三、财政分配关系具有双元性76
第三节 我国财政对社会产品的分配77
一、直接指导财政分配社会产品的原理77
二、对社会产品形成三项基金的分配调节78
三、提供公共产品和支持重点建设80
一、财政体系含义及构成环节82
第四节 我国财政体系与预算外资金82
二、预算外资金性质、问题及治理85
三、财政被肢解原因及其健全措施89
第四章 财政收入形式、结构、规模与质量94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念与形式94
一、财政收入概念94
二、财政收入形式94
第二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97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内涵97
二、财政收入经济结构分析97
三、财政收入价值结构分析101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真实性104
一、财政收入规模含义及制约因素104
二、财政收入的质108
一、税收概念与税收本质111
第五章 税收概论111
第一节 税收及其性质111
二、税收产生与税收性质112
三、税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14
四、税收与财政收入其他形式比较116
第二节 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118
一、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118
二、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121
第三节 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129
一、财政原则130
二、经济原则130
三、公平原则131
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132
一、税收负担132
四、行政原则132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135
第六章 我国税制和主要税种140
第一节 我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140
一、利改税以前税制的建立和发展140
二、利改税和工商税制全面改革142
三、1994年的税制改革143
第二节 流转税系146
一、流转课税的特点和功能146
二、流转税系的主要税收146
第三节 所得税系157
一、所得课税的特点和功能157
二、所得税系的主要税收158
第四节 财产税系与资源税系165
一、财产税系的主要税种165
二、资源税系的主要税种168
一、行为税系的概念与特征171
第五节 行为税系171
二、行为税系的主要税种172
第七章 国际税收178
第一节 国际税收起源和含义178
一、国际税收起源178
二、国际税收概念179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课税180
一、税收管辖权180
二、国际重复征税181
第三节 双重征税减除与税收饶让182
一、双重征税减除及方法182
二、税收饶让184
一、国际避税、逃税和避税区概念186
第四节 国际避税、逃税与避税区186
二、减少跨国所得征税的手段187
三、防止逃税、避税的措施189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192
一、国际税收协定概念和两个范本192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193
第八章 国有资产管理与税利分流195
第一节 国有资产与现代企业制度195
一、国有资产含义195
二、国有资产分类195
三、现代企业制度197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201
一、政府层次管理组织201
二、中介层次管理组织203
三、企业层次管理组织205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206
一、国有企业中的财政关系206
二、利润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沿革208
三、税利分流与利润分配制度改革211
第九章 财政支出形式、原则、结构与效益215
第一节 财政支出形式与财政补贴215
一、财政支出的形式215
二、财政补贴的机制与功能216
第二节 财政支出原则220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辩证统一220
二、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221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及影响因素223
一、财政支出结构223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228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232
一、财政支出效益内涵232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233
第十章 积累性支出239
第一节 积累性支出的内涵239
一、固定资产再生产支出239
二、流动资金和国家储备支出242
第二节 第一次产业的投资244
一、需要政府投资第一次产业原因244
二、对第一次产业投资情况246
三、现阶段农业增长主要靠资金投人251
四、农业发展资金来源与政府投资重点253
第三节 第二次产业的投资255
一、影响政府对第二次产业投资比重的因素255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258
第四节 第三次产业的投资260
一、三次产业及其划分260
二、我国第三次产业发展滞后与投资不足263
三、改革后我国第三次产业增加投资与发展265
第十一章 社会消费支出268
第一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268
一、文教科学卫生费支出的意义268
二、文教科学卫生费支出的内容270
三、文教科学卫生费支出性质与资金来源271
四、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的管理273
第二节 行政和国防费支出275
一、行政与国防费支出内容和性质275
二、行政与国防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276
一、历史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278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支出278
二、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279
三、社会保障的作用281
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283
五、社会保障的类型和内容285
六、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制度287
第十二章 财政收支规律与财政主要矛盾293
第一节 财政分配过程293
一、财政分配过程含义293
二、财政分配分为两个过程的原因294
三、研究财政分配过程的意义296
第二节 财政收支运动的重要规律297
一、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98
二、财政支出呈扩张趋势302
三、财政调节经济职能呈增强趋势305
四、预算呈灵活执行和一个时期平衡趋势308
第三节 财政分配的主要矛盾309
一、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309
二、收支平衡有助于解决财政矛盾312
三、联系财政收支规律实现财政平衡314
第十三章 国家信用320
第一节 国家信用的特征、产生和功能320
一、国家信用特点与优点320
二、国家信用的产生过程和条件321
三、国家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及功能324
第二节 国债及其管理329
一、国债概念与分类329
二、国债发行和偿还331
第三节 国债负担与外债结构336
一、国债负担与限度336
二、外债限度与结构340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343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和类型343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343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344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345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346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选择和演变348
一、财政管理体制选择的依据348
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349
三、“分级包干”体制的性质和矛盾356
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61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361
二、分税制模式的构造362
三、实行分税制意义和分税制的完善365
一、国家预算概念和地位372
第十五章 国家预算372
第一节 国家预算及原则与分类372
二、国家预算原则和预算法373
三、国家预算分类和组织形式375
第二节 预算工作程序377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378
二、国家预算的执行380
三、国家决算的编制和审批381
第三节 复式预算及其在我国的实行382
一、复式预算与单式预算的比较382
二、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原因385
三、实行复式预算的条件386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控及其指导理论387
一、国民经济需要调控387
第十六章 财政对国民经济的调控387
二、宏观调控的指导理论389
第二节 社会总供求与财政收支390
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概念390
二、财政平衡状态与总供需平衡391
第三节 财政在客观调控中的地位及体系393
一、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393
二、财政调控体系及环节398
第四节 财政政策及调控经济的机理401
一、财政政策及经济机制的特点401
二、财政政策调控的载体和传导机制403
第五节 财政同货币的政策配合与财政赤字411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比较411
二、弥补财政赤字与财政和信贷的配合调节414
三、为实现宏观目标财政与信贷的政策配合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