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有制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共有制论
  • 共有制课题研究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382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有制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共有制的由来6

一、历史的必然6

二、理论的指引13

三、执着的实践24

(一)转变观念25

(二)迈出一步26

(三)初结硕果27

(四)继续扩展30

(五)创“共有制”32

第二篇 共有制的最初构想37

一、共有制的十个主要点37

(一)“淡化模式,强化理论”的思路37

(二)共有制的十个要点38

二、共有制的基本构想40

(一)共有制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现今公有制模式的最佳选择40

(二)共有制的特点和主要经济组织形式45

(三)关于共有制的地位和作用49

(一)理论界对共有制的评价53

三、理论界对共有制的评价和关于共有制的界定问题53

(二)关于共有制概念的界定问题58

第三篇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所有制60

一、问题的提出和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60

(一)问题的提出60

(二)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和研究方法62

二、“社会所有制”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66

(一)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制”究竟是指什么66

(二)为什么实现社会所有制也就是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69

(三)“社会所有制”的前提条件72

三、“过渡时期”及其所有制形式75

(一)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问题75

(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和这个时期的国家问题77

(三)过渡时期的所有制形式79

四、几个简短结论84

第四篇 共有制是现阶段对“两种公有制”的积极“扬弃”87

一、“两种公有制”模式及其形成87

(一)何为“两种公有制”模式87

(二)“两种公有制”模式的形成88

(三)关于“全民所有制”的提法与“国有”、“公有”和“私有”的问题99

二、共有制及其与传统公有制模式的关系107

(一)“共有”一词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概念107

(二)共有制的含义和特点111

(三)共有制的定位问题116

第五篇 共有制与市场经济118

一、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是共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点118

(一)世界潮流的大转折昭示了共有制的降生118

(二)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确立了共有制的发展方向120

二、共有制为市场经济培育了微观主体123

(一)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123

(二)人人为股东是万丰市场主体的独创性特征之一126

(三)村社两级集体股互相渗透、联合运作、层层控股、是万丰市场主体的独创性特征之二127

(四)共有制市场主体的运营效益喜人后劲可观130

三、“股为基础,合作经营”是共有制经济的灵魂133

(一)“股为基础,合作经营”使合作经济得到新的发展133

(二)“股为基础,合作经营”使劳动者个人股金所有权得到确认134

四、共有制经济在体制上的突破与创新138

(一)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跻身国际市场139

(二)重新构筑产权主体,突破集体经济*的制度创新140

五、共有制经济在分配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141

(一)人均纯收入对三项指数的突破142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共同富裕的创新143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145

第六篇 共有制的哲学思考150

一、从实际出发:“名实观”·“模式观”·“水位观”150

二、汇入历史的辩证进程:多样性与不平衡159

三、对两极对立的超越:兼容与互补167

四、探索主体性的实践道路173

五、尊重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开发社会生产的动力源184

结束语:社会主义共有制在实践中194

附件:195

附件一万丰村经济联社章程195

附件二深圳宝安万丰(集团)股份公司机构图199

附件三“三来一补”简释200

附件四万丰(集团)股份公司企业一览表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