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母青松,陈作雨主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冰熊制冷工业集团企业发展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2619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18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201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发展(学科: 研究) 经济发展-企业(学科: 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企业与现代化——发展与竞争的焦点1
第一章 社会加速发展的强大推进器——企业概述3
一、理解企业的出发点——从企业的定义出发3
二、把企业置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背景中——走出定义的视野9
三、威武雄壮的交响曲——企业大系统运作素描19
第二章 艰难曲折中的辉煌道路——企业历程26
一、企业溯源27
二、企业的勃兴——资本主义大机器轰鸣35
三、中国企业的艰难历程50
四、新中国成立后企业发展的新阶段70
第三章 独具风采的企业形态——社会主义企业96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96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源泉111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机制123
四、社会主义企业的社会环境141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运作155
一、企业经营管理概念15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160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178
第五章 把我国企业送入现代化轨道——企业改革208
一、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208
二、企业领导制度建设225
第六章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企业社会化与社会企业化242
一、企业社会化是企业发展的显著趋势242
二、社会企业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52
三、转变全社会的企业观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258
四、企业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与竞争的焦点263
第二篇 充实精神动力——当代企业家的追求271
第一章 精神与精神动力273
一、精神——“人的桂冠”273
二、最活跃的能动力量275
三、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力279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动力的基本观点281
五、企业发展与精神动力287
六、精神动力与物质利益动力的整合效应299
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301
第二章 精神生产312
一、精神生产是精神动力的直接源泉312
二、精神生产过程320
三、精神产品及其特点330
四、精神产品生产的最高标准337
五、企业精神生产343
第三章 精神动力要素354
一、精神现象与构成精神动力的要素354
二、精神动力系统361
三、精神动力的基本要素368
第四章 精神动力规律380
一、驱动律380
二、受制律391
三、交互律403
第五章 精神动力效应415
一、精神动力效应及其特点415
二、企业精神及其效应422
三、强化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内部活力438
第六章 精神激励449
一、精神激励及其过程449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454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激励机制465
第三篇 企业运行与法律保障——创造企业的法律环境469
第一章 企业及企业立法概述471
一、企业的概念471
二、企业的社会地位与功能483
三、我国的企业立法概况491
第二章 企业的外部法律关系502
一、企业与国家法律关系概述502
二、国家调整企业的法律制度504
三、企业与地方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法律关系511
四、企业与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513
一、企业的内部领导机制——厂长负责制515
第三章 企业的内部法律关系515
二、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的保证监督519
三、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521
第四章 企业发展的自身法律素质528
一、企业法律素质概述528
二、提高企业法律素质,增强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的能力534
第五章 经济合同的法律制度542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542
二、经济合同的订立546
三、无效经济合同550
四、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552
五、经济合同的履行555
六、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557
七、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560
第六章 企业联合的法律规定563
一、企业联合的概念和意义563
二、企业联合的原则和形式566
三、联合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特征568
四、企业联营合同571
五、联合企业的管理577
第七章 企业竞争的法律规定579
一、企业竞争的概念和作用579
二、企业竞争的法律原则583
三、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590
第八章 企业税收的法律规定594
一、税收及税法律规定594
二、税收管理体制和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600
三、企业流转税的法律规定603
四、企业收益税的法律规定615
五、企业资源使用税、财产和行为税的法律规定622
六、涉外企业税收的法律规定633
第九章 企业工业产权的法律规定643
一、工业产权概述643
二、专利法律制度646
三、商标法律制度659
第十章 企业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671
一、对外贸易法概述671
二、对外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680
三、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规定689
第十一章 企业技术引进的法律规定701
一、技术引进概述701
二、技术引进的方式和技术引进合同的审批制度708
三、技术引进合同的主要内容716
第十二章 企业利用外资的法律规定731
一、概述731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制度739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制度756
四、外资企业的法律制度764
第四篇 企业财力运行——畅通资金运动773
第一章 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779
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内容780
二、从资金构成看财力运行中的经济关系787
三、企业财力运行决策的重要作用792
四、财力运行中的经济效益与企业活力796
五、从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看如何培植财源800
第二章 企业资金的筹措805
一、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分析805
二、企业资金的筹措原则811
三、如何筹措固定资金816
四、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的筹措820
五、企业发行债券及其它形式的集资824
六、股份公司和股票发行830
第三章 企业资金投入的(预测)决策837
一、企业资金投入(预测)决策及其分析原则837
二、资金投入成本及决策分析步骤843
三、进行长期投资的财务决策850
四、短期资金的财务决策866
第四章 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876
一、流动资金的性质和特点876
二、有效管理流动资金的原则和形式880
三、流动资金需用量的预测884
四、企业流动资金计划和银行借款计划890
五、加强流动资金日常管理901
六、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果907
第五章 提高企业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917
一、企业固定资金的性质及其运动特点917
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与企业扩大再生产923
三、企业固定资金需用量计划的编制与执行929
四、认真抓好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修理946
五、固定资金管理体系和折旧基金使用951
六、不断提高企业固定资金使用效果957
一、管好成本是企业理财的中心环节967
第六章 企业的资金耗费和成本管理967
二、成本控制下的资金耗费分类972
三、固定资金耗费的计算方法980
四、材料耗费的设价及其它物耗的摊销997
五、职工劳动报酬的计算和工资分配1006
六、其它耗费的归集和分配方法1014
七、耗费控制条件下的诸成本计算法1020
第七章 全面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1029
一、新形势下的全面成本管理1029
二、决定效益的产品成本设计和预测1036
三、实现设计产品“成本与功能”的最优结合1044
四、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的有机结合1054
五、扩大生产与成本控制的定量分析1057
六、经营管理成本和降低成本途径1062
第八章 企业资金的收回和缴税1070
一、取得销售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1070
二、影响销售收入多少的价格因素1076
三、工业企业产品售价的确定方法1083
四、产品销售预测和销售收入计划的确定1091
五、销售收入的组织与银行结算方式1099
六、销售收入的日常控制与考核1106
七、资金收回时的税金缴纳1111
第九章 企业盈利分配和专用基金控制1117
一、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1118
二、利润总额之构成和利润总额的确定1122
三、企业盈利分配制度和分配方法1128
四、如何组织利润管理和扩大企业盈利1140
五、企业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的形成1146
六、企业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的使用1152
第十章 企业财力运行中的经济指标1157
一、资金筹措和供应中的经济指标1158
二、资金投入和占用中的经济指标1163
三、耗费和增殖中的经济指标1167
四、资金收回和分配的经济指标1174
五、分析资金效益的综合指标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