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硕贤,赵越哲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2041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声学量1
第一节 声波的概念3
第二节 声信号4
第三节 傅里叶变换6
一、傅里叶变换6
二、傅里叶变换的若干特性7
第四节 声的波动方程9
一、运动方程10
二、连续性方程11
三、物态方程11
四、波动方程12
五、波动方程的解13
六、速度势14
第五节 平面波15
一、亥姆霍兹方程15
二、平面波15
第六节 球面波16
第七节 声场中的能量关系18
一、声能量与声能密度18
二、声阻抗率19
三、平面波声场中的声能量19
四、声功率与声强19
五、球面波声场中的声强与声功率20
第八节 声压级、声强级及声功率级21
参考文献22
第二章 室内声场的波动理论23
第一节 作为线性系统的室内声场25
一、线性系统25
二、脉冲响应和传输函数25
第二节 声波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26
一、边界条件26
二、声反射27
三、边界前的驻波场28
第三节 用波动声学处理室内声场29
一、室内简正振动方式29
二、简正频率分布31
三、室内驻波的衰变32
四、有源波动方程的形式解36
五、室内稳态声场的混响时间37
六、附录39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室内几何声学与统计声学45
第一节 用几何声学处理室内声场47
一、声线与虚声源的概念47
二、虚声源链和镜像房间48
三、由几何声学导出的脉冲响应与混响时间50
第二节 用统计声学处理室内声场51
一、扩散声场51
二、平均自由程52
三、扩散声场的稳态声能密度53
四、总稳态声压级55
五、混响时间计算公式56
参考文献57
第四章 基于几何声学的室内声场计算机仿真方法59
第一节 声线跟踪法61
一、声线的产生61
二、声线与界面交点的计算和交点的判别65
三、声线的反射与散射67
四、声线跟踪的截止75
五、跟踪结果的记录76
六、基于概率分析的室内声场三维声线随机跟踪模拟的基本流程77
第二节 虚声源法78
参考文献79
第五章 应用声有限元素法模拟室内声场81
第一节 室内声场有限元基本方程83
一、用加权残数法建立室内声场有限元基本方程83
二、刚性及小阻尼界面条件下室内声场有限元基本方程85
第二节 室内声传输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87
一、刚性房间声传输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87
二、小阻尼界面房间声传输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88
第三节 室内声脉冲响应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90
一、刚性房间声脉冲响应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90
二、小阻尼界面房间声脉冲响应函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91
第四节 刚性房间的简正频率和简正模式92
第五节 耦合房间声场的简正特性分析94
参考文献98
第六章 厅堂音质可听化技术与仿真软件99
第一节 厅堂音质可听化模拟的基本原理101
第二节 实现厅堂音质可听化的基本方法103
第三节 声信号的重发105
第四节 可听化中的技术问题107
一、ODEON可听化软件简介109
第五节 ODEON可听化软件简介及应用109
二、人民大会堂音质改造三维计算机仿真111
参考文献113
第七章 相关法测量界面声能扩散系数115
第一节 相关法测量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原理117
第二节 相关法测量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理论推导118
参考文献124
第八章 厅堂音质评价125
第一节 概述127
一、混响时间和早期衰变时间128
第二节 音质评价物理指标128
二、清晰度与语言传输函数129
三、侧向声能因子与双耳互相关系数130
四、混响时间或早期衰变时间的频率特性131
五、强度指数及齐奏强音标志乐段的平均声压级131
第三节 音质主观评价及其与物理指标的关系134
一、丰满度与清晰度134
三、空间感135
二、响度135
四、音色136
第四节 厅堂音质综合评价136
一、音质主观综合评价136
二、音质客观综合评价137
参考文献142
第九章 统计能量分析及墙板隔声量计算143
第二节 双耦合系统145
一、功率流平衡方程式145
第一节 概述145
二、板的辐射阻146
三、板与混响室的耦合因子147
第三节 单墙隔声的SEA模型148
一、功率流平衡方程式148
二、嵌于两室之间的板的辐射阳148
三、嵌于两室之间的板的耦合因子149
四、声传输和板的响应149
一、推广的墙隔声SEA方程组152
第四节 一般化的墙隔声SEA模型152
二、SEA参数的赋值153
参考文献155
第十章 声波在户外的传播157
第一节 球面波和柱面波的几何衰减159
第二节 地面声效应160
一、平面声波从地面的反射160
二、非平面声波从地面的反射161
三、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干涉162
四、底波(ground wave)163
五、地面声阻抗164
六、声表面波166
第三节 微气象和地形对声传播的影响167
一、大气条件引起的声折射167
二、由不平坦的地面引起的声折射168
参考文献169
第十一章 交通噪声预报理论171
第一节 线声源模型173
第二节 同车种等间距模型174
一、单车种单车道随机车流模型176
第三节 随机车流模型176
二、多车道多车种场合的考虑179
第四节 混响场车流噪声模型180
一、虚边界原理与虚墙概念180
二、混响场等间距车流噪声模型180
第五节 交通噪声的计算机仿真182
第六节 考虑声散射的街道交通噪声预报模型183
参考文献187
附图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