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理论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理论及应用
  • 赵祥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28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高速公路-监测系统:控制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理论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高速公路交通监控1

系统概述第一节高速公路交通监控1

系统的背景第二节高速公路交通监控2

系统的意义和目标第三节监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6

一、监控系统的功能6

二、监控系统的组织结构8

第四节高速公路交通监控11

系统涉及的技术第二章高速公路交通监控13

与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高速公路的特征13

第二节交通监控与管理基本15

概念第三节交通流基本参数模型19

一、交通流基本参数模型的20

三、交通量与密度模型21

概念二、车速与密度模型21

四、交通量与车速模型22

五、交通流基本参数的其他22

模型第四节微观交通模型23

(跟车模型)第五节宏观稳态交通模型24

一、递推模型25

二、起始—到达模型25

三、起始一终点模型25

第六节宏观动态交通模型26

一、动态密度模型27

二、动态流量模型27

三、动态速度模型28

第三章高速公路交通事件31

与对策第一节交通事件概述31

第二节交通事故36

第三节交通拥挤40

第四节交通事件对策46

一、交通拥挤对策46

二、交通事故对策47

第四章交通监控计算机50

网络基础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50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50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51

三、网络的拓扑结构53

四、以太网技术55

五、子网划分及IP管理56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60

一、网络接口卡60

二、集线器64

三、网络交换机68

四、路由器74

第三节网络资源设备81

一、网络服务器81

二、网络存储系统91

第四节网络操作系统102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102

二、操作系统的组成103

三、操作系统的结构103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106

五、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107

六、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108

一、通信模块112

产品第五节监控系统应用软件112

二、交通监控模块113

第五章道路条件检测系统115

第一节气象条件检测115

一、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115

二、气象条件检测设备117

第二节道路状态检测119

一、路面状态对交通流119

的影响二、路面状态检测仪器121

第三节道路环境检测124

第四节道路条件检测系统125

一、道路条件检测系统的125

构成二、道路条件数据采集站126

四、道路条件检测系统的128

三、通信计算机128

工作环境第六章交通事件检测系统130

第一节交通事件检测方法130

一、事件检测方法的评价130

指标二、基于区间平均速度的131

拥挤检测三、基于占有率的拥挤132

检测算法四、基于检测器的脉冲数据的拥挤133

检测算法五、加利福尼亚算法和算法7135

六、Mc Master算法136

七、标准正常偏差法140

八、平滑法140

第二节检测设备及工作原理146

一、环形线圈146

二、超声检测器149

三、红外检测器150

四、微波交通检测器152

五、视频车辆检测器153

六、车辆磁映像检测器155

七、车重检测器156

第七章交通视频监视系统159

第一节视频监视概述159

第二节视频摄像子系统160

一、摄像机与镜头162

二、云台与防护罩164

三、一体化摄像机166

四、摄像机立柱166

第三节图像传输子系统167

一、近距离传输168

二、远距离传输168

第四节视频显示和输出169

一、视频分配放大器170

二、监视器和电视墙170

三、长延时录像机171

四、硬盘录像机172

第五节控制子系统173

一、主控制台(总控制台)174

二、副控制台175

三、视频矩阵切换器176

四、控制键盘177

五、终端解码箱(解码控制器)178

六、画面分割器179

七、字符叠加器182

第六节系统安装和调试182

一、干扰与抗干扰问题182

二、调试184

第八章交通控制系统186

第一节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86

第二节入口匝道控制190

一、入口匝道控制概述190

二、简单匝道控制191

三、入口匝道交通感应(动态)控制197

四、汇合控制203

五、入口匝道整体定时控制206

第三节主线控制210

一、可变速度控制211

二、可逆车道控制215

三、主线调节控制216

第四节通道控制216

一、高速公路通道控制的概念216

二、通道控制战略218

三、城市与高速公路结合点控制219

第五节高速公路交通的多层分散控制220

系统第九章交通诱导信息显示系统225

第一节概述225

一、诱导信息的内容225

二、驾驶员的交通信息需求226

三、诱导信息的一般准则227

第二节诱导系统的信息组成228

五、诱导信息的作用228

四、诱导信息的可靠性228

一、诱导标志信息组成部分及说明229

二、诱导信息的设计230

三、引导标志信息组成部分233

四、预告标志组成部分233

五、公路诱导无线电的预告标志233

第三节可视诱导标志的用途、分类及234

特征一、可视信息标志的用途234

二、单一信息标志234

三、可变信息标志235

四、可移动信息标志239

第四节信息显示与信息提供装置设置240

方法一、信息显示时机240

三、信息的分割241

二、信息显示格式241

四、信息冗余242

五、信息提供装置设置准则242

六、信息提供装置243

第五节交通信息显示终端246

一、模拟地图板246

二、大屏幕投影247

三、视频打印机248

四、CRT显示器248

五、参数显示设备248

四、编制设计文件249

三、建设地点的选择249

二、计划任务书249

一、可行性研究249

第十章监控系统工程实施及质量249

控制第一节监控系统实施程序249

五、建设准备250

六、计划安排250

七、工程实施250

八、生产准备251

九、竣工验收251

第二节监控系统的设备采购及监造251

一、设备采购251

二、主要设备的监造和验收251

四、设备的运输252

五、设备的开箱验收和仓储252

三、设备交运前质量检查252

第三节工艺要求和技术措施253

一、定制电子设备的工艺要求253

二、设备机箱、电视柜、操作台的工艺253

要求三、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254

四、设备安装254

五、线缆槽、桥架的安装254

六、机房内盘、箱、柜、桌的安装255

七、电缆施工工艺256

八、光缆施工工艺258

九、环形检测线圈的施工工艺和要求259

十、外场摄像机的安装工艺259

十一、接地和固定259

一、质量管理的手段260

第四节监控系统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260

二、质量控制261

三、质量改进262

四、质量控制的基本思路263

五、进度控制264

六、施工安全265

第十一章监控系统新技术266

第一节GPS卫星定位技术266

一、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266

二、GPS定位系统的组成267

三、GPS接收机及其基本工作原理271

第二节GIS地理信息系统280

一、GIS的组成280

三、GIS的功能281

二、GIS的工作原理281

第三节GSM和GPRS282

一、GSM系统历史背景282

二、GSM系统技术规范284

三、GSM通信系统284

四、GPRS技术286

第四节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288

一、道路指示信息288

二、交通监视服务289

三、交通控制中心290

第五节先进的车辆系统294

一、汽车黑匣子294

二、车载信息设备294

三、自动行驶系统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