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域水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流域水文学
  • 杨大文,杨汉波,雷慧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06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流域-水文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域水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1.2 水文学的发展历程2

1.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3

参考文献4

习题4

第2章 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循环5

2.1 地球上水的分布与循环5

2.1.1 地球上水的分布5

2.1.2 全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5

2.2 全球能量平衡9

2.2.1 太阳辐射传输9

2.2.2 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9

2.3 流域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10

2.3.1 流域水量平衡10

2.3.2 流域水文气候特征11

参考文献11

习题12

第3章 降水13

3.1 大气的基本特征13

3.1.1 大气的垂直结构13

3.1.2 主要气象要素15

3.1.3 大气状态方程17

3.1.4 大气稳定性18

3.2 降水形成及分类20

3.2.1 降水形成机理20

3.2.2 降水类型21

3.3 影响降水的天气系统22

3.3.1 高纬度气旋和锋面22

3.3.2 高纬度对流天气系统24

3.3.3 季节性的热带天气系统25

3.3.4 大尺度热带对流天气系统25

3.3.5 降水的地形效应25

3.4 降雨观测26

3.4.1 雨量筒26

3.4.2 天气雷达27

3.4.3 卫星遥感27

3.5 流域降雨特性分析27

3.5.1 降雨的时空特征27

3.5.2 流域面平均雨量29

参考文献31

习题31

第4章 积雪与融雪32

4.1 雪的物理性质及分布32

4.1.1 雪的成分32

4.1.2 雪的相变33

4.1.3 积雪分布34

4.2 融雪过程及融雪量计算35

4.2.1 融雪的物理过程35

4.2.2 融雪水分下渗及径流36

4.2.3 融雪水量计算36

4.3 降雪、积雪与融雪观测38

4.3.1 降雪观测38

4.3.2 积雪观测39

4.3.3 融雪观测40

参考文献40

习题41

第5章 蒸发42

5.1 蒸发的物理过程42

5.1.1 地表能量平衡42

5.1.2 紊流扩散与湍流通量43

5.1.3 蒸发与土壤水分43

5.1.4 蒸腾与植被生长44

5.2 蒸发能力44

5.2.1 蒸发能力概念44

5.2.2 蒸发能力测量45

5.2.3 蒸发能力估算46

5.3 流域实际蒸发47

5.3.1 实际蒸发的组成47

5.3.2 实际蒸发的观测48

5.3.3 流域实际蒸发估算48

5.4 气候变化对蒸发的影响49

参考文献50

习题50

第6章 降雨下渗及土壤中的水分运动51

6.1 降雨下渗51

6.1.1 下渗过程及其定量描述51

6.1.2 土壤下渗能力52

6.1.3 实际降雨下渗过程53

6.2 土壤包气带的调蓄作用54

6.2.1 包气带对降雨下渗的影响54

6.2.2 包气带对下渗水量的再分配54

6.3 土壤水分运动过程55

6.3.1 土壤水形态55

6.3.2 土壤水分常数55

6.3.3 土壤水分运动57

6.4 地下水补给与排泄58

6.4.1 潜水补给与排泄58

6.4.2 承压水补给与排泄59

参考文献59

习题60

第7章 河川径流61

7.1 流域的基本概念61

7.2 河网结构及其描述62

7.3 流域地貌与水文特性64

7.4 河川径流过程66

7.4.1 产流过程66

7.4.2 汇流过程67

7.5 河川径流基本特征68

7.5.1 河川径流的度量68

7.5.2 河川径流特征69

7.6 河川径流测量70

7.6.1 水文站布设70

7.6.2 水位观测72

7.6.3 流量观测73

7.6.4 水位-流量关系75

参考文献77

习题77

第8章 流域产汇流分析及水文模型78

8.1 概述78

8.2 流域产流机制79

8.2.1 蓄满产流79

8.2.2 超渗产流80

8.3 流域产流计算80

8.3.1 蓄满产流计算80

8.3.2 超渗产流计算85

8.4 流域汇流计算88

8.4.1 等流时线法88

8.4.2 经验单位线法91

8.4.3 纳西单位线法96

8.4.4 地下径流的汇流计算101

8.5 流域水文模型102

8.5.1 经验性水文模型102

8.5.2 概念性水文模型103

8.5.3 分布式水文模型105

参考文献109

习题109

第9章 流域水文预报110

9.1 概述110

9.1.1 水文预报的用途110

9.1.2 水文预报方法分类111

9.2 短期洪水预报111

9.2.1 上下游相关关系法112

9.2.2 河道洪水演进法113

9.2.3 基于实测降雨的洪水预报117

9.3 中长期径流预报117

9.3.1 中长期枯水预报118

9.3.2 中长期径流预报119

参考文献119

习题120

第10章 水文统计分析方法121

10.1 水文序列及其统计特征121

10.1.1 水文序列的概念121

10.1.2 概率与频率121

10.1.3 水文序列的统计特征122

10.2 水文学常用概率分布125

10.2.1 正态分布125

10.2.2 皮尔逊Ⅲ型分布125

10.3 水文频率分析127

10.3.1 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127

10.3.2 水文频率分析129

10.4 水文时间序列分析135

10.4.1 趋势分析136

10.4.2 突变分析136

10.4.3 周期分析137

10.5 水文相关分析139

10.5.1 基本概念139

10.5.2 线性相关140

10.5.3 曲线相关145

参考文献146

习题146

第11章 设计年径流147

11.1 概述147

11.1.1 年径流变化特性147

11.1.2 年径流量的影响因素148

11.2 根据长期实测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149

11.2.1 资料审查150

11.2.2 设计年、月径流量系列151

11.2.3 设计代表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152

11.3 根据短期实测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154

11.3.1 根据径流资料的插补与延长155

11.3.2 根据降雨资料的插补与延长156

11.4 缺乏实测资料情况下的设计年径流计算156

11.4.1 水文比拟法156

11.4.2 参数等值线图法157

参考文献157

习题158

第12章 设计洪水159

12.1 概述159

12.1.1 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159

12.1.2 设计洪水的三要素161

12.2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61

12.2.1 资料审查162

12.2.2 样本选取162

12.2.3 特大洪水的频率计算163

12.2.4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166

12.2.5 设计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167

12.2.6 误差分析及合理性检查174

12.3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74

12.3.1 设计面暴雨量174

12.3.2 设计净雨计算180

12.3.3 由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180

12.4 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183

12.4.1 可能最大降水量估算183

12.4.2 流域可能最大降水184

12.4.3 流域可能最大洪水189

12.5 小流域设计洪水190

12.5.1 小流域设计暴雨190

12.5.2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理公式192

12.5.3 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195

参考文献196

习题196

附录A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离均系数φ值表198

附录B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202

附录C 瞬时单位线S曲线查用表209

附录D 1000 hPa地面到指定高度(用气压表示)间饱和假绝热大气中的可降水量与1000 hPa露点函数关系表214

附录E 1000 hPa地面到指定高度(距地面的高度)间饱和假绝热大气中的可降水量与1000 hPa露点函数关系表216

各章主要名词中英文对照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