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质加工和转化中的绿色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海波,(英)迦泽古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871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生物能源-能源利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质加工和转化中的绿色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物质和生物炼制导论1
1.1 简介1
1.2 生物炼制技术和生物炼制系统3
1.2.1 背景3
1.2.2 LCF的生物炼制3
1.2.3 全作物生物炼制5
1.2.4 绿色生物炼制7
1.2.5 双平台生物炼制概念9
1.3 平台化合物10
1.3.1 背景10
1.3.2 生物技术在生产平台化合物中担当的角色11
1.3.3 绿色生物质分离和能源方面12
1.3.4 绿色生物炼制的质量和能量流动14
1.3.5 绿色作物分离过程的评估16
1.4 绿色生物炼制:经济和生态层面17
1.5 展望:以GJ为原料生产L-赖氨酸-L-乳酸18
1.6 小结19
参考文献19
第2章 绿色化学的最新进展25
2.1 简介25
2.2 绿色化学25
2.2.1 绿色化学的十二项原则25
2.3 绿色化学的十二项原则案例26
2.3.1 预防26
2.3.2 原子经济性29
2.3.3 低毒害的化学合成31
2.3.4 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35
2.3.5 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36
2.3.6 有节能效益的设计38
2.3.7 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39
2.3.8 减少运用衍生物40
2.3.9 催化42
2.3.10 可降解设计46
2.3.11 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48
2.3.12 采用本身安全且能够防止意外发生的化学方法49
2.4 小结51
2.5 展望52
2.5.1 由可再生的5-氯甲基糠醛合成雷尼替丁52
2.5.2 一锅法有机催化53
缩略语58
致谢59
参考文献59
第3章 基于IL的生物炼制66
3.1 简介66
3.2 IL及其绿色所通向的可持续的生物炼制66
3.3 用于生物质加工和转化的IL68
3.3.1 IL溶解生物聚合物的机制68
3.3.2 基于IL的生物炼制的概念69
3.3.3 IL中的木材化学69
3.3.4 源于IL中生物质的可持续材料71
3.3.5 源于IL中生物质的增值化学品73
3.3.6 通过IL生产生物柴油89
3.4 用于生物炼制的IL的毒性和生态毒性93
3.4.1 概述93
3.4.2 毒性研究94
3.4.3 用于生物炼制的IL的毒性104
3.4.4 用于生物炼制的IL的生物降解性105
3.4.5 关于IL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结论106
3.5 小结与展望107
3.6 相关的IL:全称和缩略语108
致谢110
参考文献110
第4章 基于水的生物炼制119
4.1 简介119
4.2 基于水的生物炼制的基本原理119
4.2.1 在SCW中处理生物质的能源效率120
4.2.2 水在SCW状态下独特的可调谐属性121
4.2.3 适用于生物质提炼、预处理、分离和转化的介质121
4.3 利用水预处理LC以生产生物燃料/生物化学品/生物材料122
4.4 利用水提炼增值化学品126
4.4.1 热水提取硬木127
4.4.2 热水提取中溶解的非碳水化合物来源的材料127
4.4.3 不溶组分127
4.4.4 可溶组分129
4.4.5 热水提取中溶解的非碳水化合物来源材料的潜在应用130
4.4.6 胶粘剂130
4.4.7 木质素基聚合物共混物130
4.4.8 生产氧化芳香族化合物131
4.4.9 可溶组分的分离和潜在用途131
4.5 生物质在水中的热解和气化132
4.5.1 生物质在水中的热解132
4.5.2 生物质在水中的气化135
4.6 生物质在SCW中的化学转化139
4.6.1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140
4.6.2 单糖142
4.6.3 木质素144
4.6.4 甘油三酯和脂肪酸148
4.6.5 甘油149
4.6.6 蛋白质和氨基酸150
4.7 机遇、挑战与展望151
参考文献152
第5章 用于生物炼制的良性介质——超临界CO2160
5.1 简介160
5.2 CO2的性质160
5.3 生物炼制中CO2的使用163
5.4 利用CO2的提取166
5.5 脂类的提取167
5.6 从LCF中提取二次代谢产物168
5.6.1 角质层蜡的潜在应用172
5.6.2 利用scCO2提取的经济考虑173
5.6.3 生物质致密化175
5.7 scCO2中的反应175
5.8 小结与展望177
参考文献177
第6章 纤维素在NaOH/尿素水溶液中的溶解和应用182
6.1 简介182
6.2 低温下纤维素在NaOH/尿素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机理183
6.3 溶液性质190
6.4 新型溶剂系统中制备的新型纤维素材料191
6.4.1 新型纤维素纤维192
6.4.2 新型纤维素膜196
6.4.3 新型纤维素凝胶201
6.4.4 用于合成纤维素衍生物的新介质205
6.5 小结与展望209
致谢210
参考文献210
第7章 由LC生产化学品、燃料和材料的有机溶剂生物炼制平台215
7.1 简介215
7.2 有机溶剂乙醇法216
7.3 有机溶剂乙醇法中的化学216
7.3.1 木质素的反应216
7.3.2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反应218
7.4 有机溶剂乙醇法作为生物炼制平台219
7.4.1 有机溶剂乙醇法生物炼制平台219
7.4.2 有机溶剂乙醇法预处理的质量平衡221
7.5 有机溶剂乙醇法底物的酶解223
7.6 有机溶剂乙醇法木质素的特性和应用224
7.6.1 有机溶剂乙醇法木质素的特性224
7.6.2 基于有机溶剂乙醇法木质素的聚合物材料226
7.7 来自有机溶剂型木质素的碳纤维226
7.8 有机溶剂型木质素的抗氧化能力227
7.9 有机溶剂乙醇法中可回收的化学品229
7.10 小结230
参考文献231
第8章 生物质热解油及其产品升级234
8.1 简介234
8.2 生物油的制备234
8.3 生物油237
8.3.1 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237
8.3.2 生物油的组成238
8.4 生物油的升级239
8.4.1 氢化239
8.4.2 催化裂化241
8.4.3 蒸汽重整241
8.4.4 乳化242
8.4.5 转化成稳定的含氧化合物243
8.4.6 从生物油中提取的化学品245
8.4.7 其他生物油升级方法246
8.5 小结247
参考文献248
第9章 用于LC生物炼制的微波技术250
9.1 简介250
9.2 微波加热的原理和特性250
9.3 微波吸收功率和穿透深度251
9.4 用于木质生物质预处理的微波辐射系统252
9.4.1 LC生物炼制的微波辅助反应253
9.4.2 利用钼酸铵和过氧化氢的酶解糖化LC的微波辅助反应254
9.4.3 顽拗型软木的微波辅助甘油解反应254
9.5 小结与未来展望257
参考文献257
第10章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炼制259
10.1 关于生物转化的简介259
10.2 微生物转化的绿色环保性259
10.3 生物质向生物燃料的生物转化260
10.3.1 生物质作为原料260
10.3.2 生物乙醇263
10.3.3 生物丁醇265
10.3.4 生物柴油及相关产品265
10.4 生物质向大宗化学品的生物转化267
10.5 机遇与挑战269
10.6 展望271
参考文献272
第11章 用于生物质转化的非均相催化剂276
11.1 关于非均相催化的绿色环保性的简介276
11.2 设计和选择非均相催化剂276
11.2.1 固体酸和固体碱催化剂277
11.2.2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281
11.3 关于新的非均相催化系统最新进展的简介283
11.3.1 利用非均相催化剂由生物质生产5-羟甲基糠醛283
11.3.2 利用非均相催化剂将纤维素转化为多元醇288
11.3.3 利用非均相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293
11.4 机遇与挑战298
11.5 展望299
参考文献300
第12章 甘油的催化转化306
12.1 简介306
12.2 甘油催化氢解制备二元醇308
12.2.1 生产1,2-丙二醇309
12.2.2 生产1,3-丙二醇312
12.2.3 乙二醇的选择性形成314
12.3 甘油催化氧化制备有价值的化学品314
12.3.1 伯羟基氧化生产甘油酸315
12.3.2 仲羟基氧化生产二羟基丙酮316
12.4 甘油脱水制备有价值的中间体316
12.4.1 丙酮醇的生产317
12.4.2 丙烯醛的生产317
12.4.3 甘油氧化脱水生产丙烯酸和丙烯醛319
12.5 甘油生产燃料和燃料添加剂320
12.5.1 甘油通过醚化反应生产燃料添加剂321
12.5.2 甘油重整生产氢气或合成气322
12.6 关于甘油的其他最新应用322
12.7 展望324
致谢324
参考文献324
第13章 用于提高液体生物燃料生产的超声技术328
13.1 简介328
13.2 超声学328
13.2.1 功率329
13.3 近场和远场331
13.3.1 频率332
13.3.2 超声的形成332
13.3.3 液体中的作用334
13.4 生物燃料原料和加工339
13.4.1 化学路径综述340
13.4.2 目前这一代、下一代和先进燃料340
13.5 超声学和生物燃料341
13.5.1 预处理341
13.5.2 发酵346
13.5.3 酯交换反应347
13.5.4 油的提取349
13.5.5 消泡349
13.5.6 分离349
13.5.7 乳液349
13.5.8 能量平衡349
13.5.9 成本分析350
13.6 工业系统350
13.7 小结352
参考文献353
第14章 用于生物炼制中产品分离的先进膜技术356
14.1 简介356
14.2 膜分离技术358
14.3 关于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生物制品分离的最新进展综述361
14.3.1 微滤过程361
14.3.2 超滤过程361
14.3.3 微滤和超滤的膜污染361
14.3.4 用于渗透汽化回收醇的膜材料364
14.4 小结与展望372
参考文献373
第15章 对于生物炼制的生态毒性和环境影响的评估379
15.1 简介379
15.2 背景382
15.2.1 生物燃料的生态毒理学概述382
15.2.2 生物质预处理383
15.2.3 稀酸预处理样品的生态毒理学调查387
15.3 结果与讨论394
15.3.1 细胞毒性394
15.3.2 二恶英类活性395
15.3.3 致突变性396
15.3.4 鱼类胚胎毒性398
15.3.5 内分泌活性399
15.3.6 对于可持续生产和使用生物燃料的启示403
15.4 小结403
致谢404
参考文献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