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存根主编;朱金富,张丽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7738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医学心理学1
二、精神病学2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相关学科3
一、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3
二、精神病学相关学科5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5
一、生物医学模式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6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方法7
一、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7
二、精神病学研究方法11
第五节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12
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13
二、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15
三、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7
第二章 人的心理、精神活动及其异常表现19
第一节 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概述19
一、心理现象及其实质19
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21
三、心理的社会学基础24
四、脑与精神活动25
第二节 认知过程28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28
二、记忆及其障碍31
三、思维及其障碍32
四、注意及其障碍36
五、智能及其障碍37
六、定向力及其障碍38
七、自知力38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39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39
二、情绪理论42
三、情绪与心身健康43
四、情感障碍44
第四节 意志过程45
一、意志概述45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46
三、意志品质47
四、意志行为障碍47
第五节 意识49
一、意识的概念49
二、觉醒与睡眠50
三、意识障碍51
第六节 人格53
一、人格概述53
二、需要55
三、动机和挫折58
四、气质59
五、性格60
六、自我意识61
第三章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63
第一节 概念63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63
二、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64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67
一、孕期及婴儿期68
二、幼儿期68
三、儿童期69
四、少年期70
五、青年期71
六、中年期73
七、老年期75
第四章 心理评估与精神障碍的诊断方法79
第一节 心理评估总论79
一、心理评估概述79
二、标准化心理测验81
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84
四、心理测验的选择原则与合理利用84
第二节 智力测验85
一、概述85
二、常用的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86
第三节 人格测验89
一、概述89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89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90
四、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91
五、洛夏测验91
第四节 神经心理学测验92
一、概述92
二、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验92
第五节 评定量表94
一、概述94
二、常用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94
第六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98
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述98
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断99
第七节 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101
一、病史采集101
二、精神状况检查104
三、体格检查与特殊检查105
四、精神科的诊断过程和注意事项106
五、病历书写108
第五章 主要理论流派111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111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111
二、精神分析理论评述115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116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116
二、行为学习理论评述119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120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120
二、人本主义理论评述122
第四节 认知理论122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122
二、认知理论评述125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126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126
二、心理生物学理论评述126
第六节 其他有关理论127
一、社会学理论127
二、中医学理论127
第六章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29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129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129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131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32
四、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133
第二节 医患关系134
一、医患关系概念及意义134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135
三、医患关系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36
第三节 医患沟通137
一、沟通的概念和基本要素137
二、医患沟通的分类138
三、医患沟通的途径140
四、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140
第四节 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141
一、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141
二、医生的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143
第七章 患者心理147
第一节 概述147
一、基本概念147
二、患者角色149
第二节 患者角色变化与角色行为151
一、患者角色的转变、适应和偏差151
二、角色行为153
第三节 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159
一、患者的需要159
二、患者的心理冲突161
三、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61
第四节 两类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调适165
一、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调适165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与调适168
第八章 心理应激172
第一节 概述172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172
二、心理应激理论173
三、心理应激与临床医学175
第二节 生活事件176
一、生活事件的概念176
二、生活事件的分类176
三、生活事件的研究177
第三节 应激反应179
一、应激反应的概念179
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179
三、应激的生理反应180
第四节 认知评价182
一、认知评价的概念182
二、认知评价的研究183
第五节 应对方式183
一、应对的概念183
二、应对的分类184
三、应对的研究185
第六节 社会支持187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187
二、社会支持的研究188
第七节 人格与应激188
一、人格与应激因素的关系188
二、人格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189
第九章 心身疾病及临床心身相关问题191
第一节 心身疾病191
一、概述191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193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195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196
一、冠心病196
二、原发性高血压200
三、消化性溃疡202
四、支气管哮喘204
五、癌症205
六、糖尿病208
第三节 其他临床心身问题210
一、慢性疼痛210
二、药物心理212
三、康复心理215
第十章 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分类218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218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218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220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222
一、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222
二、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23
第十一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228
第一节 常见临床综合征228
一、谵妄228
二、痴呆230
三、遗忘综合征232
四、人格改变232
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33
一、概述233
二、阿尔茨海默病233
三、血管性痴呆237
四、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239
五、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239
六、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240
七、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241
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43
一、概述243
二、躯体感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44
三、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45
四、风湿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47
五、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48
第十二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基本概念251
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相关因素252
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检查与诊断253
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滥用254
一、代谢与药理作用254
二、戒断反应254
三、治疗与预防255
第三节 酒精256
一、乙醇的吸收与代谢256
二、临床表现25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58
四、治疗与预防258
第四节 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260
一、苯二氮?类药物260
二、巴比妥类药物260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261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61
二、临床表现262
三、治疗与预防262
第六节 烟草263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和危害263
二、吸烟问题的处理263
第七节 其他264
一、大麻滥用264
二、氯胺酮264
第十三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66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266
一、概述266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67
三、临床表现270
四、临床分型27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74
六、治疗276
七、病程和预后278
第二节 偏执性精神障碍278
一、病因学279
二、临床表现27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80
四、治疗和预后280
第三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281
一、病因学281
二、临床表现28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82
四、治疗和预后283
第十四章 心境障碍285
第一节 概述285
一、分类及发病率285
二、发病的危险因素286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287
一、神经生化研究287
二、神经内分泌研究288
三、遗传学研究289
四、神经电生理研究290
五、神经影像研究290
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290
第三节 临床表现290
一、躁狂发作290
二、抑郁发作292
三、双相障碍294
四、环性心境障碍294
五、恶劣心境29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95
一、诊断要点296
二、诊断标准296
三、鉴别诊断298
第五节 治疗和预后300
一、双相障碍的治疗300
二、抑郁症的治疗303
三、预后306
第十五章 神经症308
第一节 概述308
一、共性问题309
二、治疗原则309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310
一、病因310
二、发病机制311
第三节 临床表现312
一、脑功能失调症状312
二、情绪症状313
三、强迫症状314
四、疑病症状314
五、躯体不适症状314
六、睡眠症状315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31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15
二、治疗316
第五节 常见类型317
一、焦虑症317
二、强迫症319
三、恐惧症321
四、躯体形式障碍323
五、神经衰弱324
六、癔症326
第十六章 应激相关障碍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329
第一节 应激相关障碍329
一、概述329
二、急性应激障碍330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331
四、适应障碍332
五、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334
第二节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334
一、进食障碍334
二、睡眠障碍337
三、性功能障碍339
第十七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342
第一节 人格障碍342
一、概述342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343
三、共同特征343
四、临床表现344
五、诊断350
六、治疗351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352
一、概述352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353
三、临床表现354
四、诊断358
五、治疗358
第十八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360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360
一、概述360
二、临床表现360
三、特殊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36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63
五、治疗与预防363
第二节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364
一、特定性发育障碍364
二、儿童孤独症367
三、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370
第三节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372
一、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372
二、品行障碍375
三、抽动障碍377
四、情绪障碍380
第十九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382
第一节 心理咨询382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382
二、心理咨询的特征383
三、心理咨询的内容和形式383
第二节 心理治疗概述384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和历史384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385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386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387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原则和适应证390
一、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条件390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391
三、心理治疗的适应证391
第四节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392
一、精神分析法392
二、行为疗法394
三、认知治疗396
四、咨客中心疗法399
五、森田疗法401
六、放松与催眠疗法402
七、系统家庭治疗403
八、团体心理治疗404
第二十章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406
第一节 药物治疗概述406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407
一、定义与分类407
二、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特征410
三、临床应用410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412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415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416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417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417
四、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物419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420
一、锂盐420
二、抗癫痫药物421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422
一、苯二氮?类药物422
二、阿扎哌隆类424
第六节 精神障碍的物理治疗424
一、电休克治疗424
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426
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426
四、电针治疗427
第二十一章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429
第一节 自杀行为429
一、自杀的相关因素430
二、自杀的动机432
三、自杀预测432
四、自杀防治433
第二节 危机与危机干预435
一、危机435
二、危机干预437
第二十二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和精神康复442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442
一、一级预防442
二、二级预防443
三、三级预防444
第二节 精神康复445
一、精神康复概述445
二、精神康复的任务445
三、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446
第三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449
一、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449
二、社区康复的重要性450
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方式451
第四节 工娱治疗和护理453
一、工娱治疗453
二、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455
第二十三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456
第一节 概述456
一、服务内容456
二、服务模式457
三、工作类型457
第二节 基本工作458
一、基本职能划分458
二、医生的基本工作技能459
第三节 临床应用460
一、识别和处理精神症状460
二、其他需要服务的情形462
第二十四章 精神障碍相关法律问题466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及各类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466
一、司法精神病学概述466
二、精神障碍的相关法律能力466
三、各类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468
第二节 精神卫生立法及临床相关法律问题472
一、我国精神卫生法现状472
二、精神卫生的临床相关法律问题474
参考文献476
中英文名词、外国人名对照479